ZEALOUS STUDIO
2019 · 专访系列
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是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下设分委员会,是由教育部聘请并领导的指导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最高专家组织。
2019中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教育年会城市设计课程作业主题为:“共享与活力”,由专指委评选的竞赛可以说是国内最具权威、最高水准的规划专业竞赛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在西建大城乡规划系选送的三份优秀作业中,有两份都来自拙方学员。因此,我们联系了获奖团队进行专访,一起来学习一份优秀的城市设计作业是怎样炼成的。
01
竞赛要求一、设计主题
各学校应围绕 “共享与活力”这一主题,制定教学任务书和《教学大纲》,自行选定规划基地并确立设计作业主题,进行基地和主题的解读,开展课程设计。要求参赛者以独特、新颖的视角解析主题的内涵,以全面、系统的专业素质进行城市设计。
二、成果要求
1. 用地规模:15—30公顷;
2. 设计要求:1)城市中心城区;2)设计范围:15-30公顷;3)现状应包括多种功能、多种建筑类型以及采用多种更新方式的可能性;4)成果要求中应强调城乡规划专业中城市设计的特点,突出空间管制的要素。
02
团队介绍
马悦
-拙方2019寒假班优秀学员-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在读本科生
免试研究生
段俊池
-拙方2019暑假班优秀学员-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在读本科生
免试研究生
03
作品展示
2019中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教育年会
城市设计课程作业
二等奖
《焕文融新·书厅共睦》
设计说明
场地现状地段位于西安市明城区永宁门旁,明城墙脚下,西安城市主轴线之上,拥有宝庆寺塔、关中书院、碑林博物馆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各处挂牌传统院落,联系着周边文化、社区、商业、娱乐、旅游等各类功能。地段内主要经营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存有大量窄院形式的传统民居。
问题聚焦问题主要表现在文化产业同质泛滥引起的活力衰退;社区被外向功能所围困,失去在地氛围与场所感;历史与文化氛围受抑,无法有效传达与表现;以及公共空间缺乏所导致的不同人群需求冲突、活动受限等方面。
设计策略
我们希望通过以节点嵌入更新的方式,重构整个地段的功能体系,将传统的按片区划分功能,变为以网络联结功能。更新主要针对上述产业、生活、文化、人需四方面的问题进行空间的调整布局。契合共享的理念,以空间容纳产业、容纳人需、提升生活,以人群的活动、交互的扩展塑造活力。
具体操作设计削减了原有溢出的文化零售、制作及上下游产业,将所余空间更新为学堂、文化讲堂、研学旅社、手工艺坊、戏楼、艺术家工作室等场所,并加入相关的文创及特色饮食等新业态,丰富产业结构;将民居区进行改造,恢复传统肌理布局,并将民宿、传统餐饮、茶社、社区博物馆等功能植入生活,提升人居环境的同时,使住民有效的成为地段活力的参与者,而非从前“被遗忘”的状态;在横向与纵向扩展各级公共空间,开拓古塔、书院与碑林前区空间,加强文化要素的输出与感知,丰富游线、维护与强化原有良好的人群交互状态。将文化与空间交还于大众,任何人都可以在这些空间里自发地表达自己所需要与希望的活动。
地段作为西安重要的文化与旅游名片,我们所希望的即为在保护与提升在地人群的需求与生活环境前提下,尽可能地挖潜与焕活地段,形成独特展示历史文化与传统生活、古韵新色两者皆具的「长安书厅」。文化与生活的更新不仅是为了表达,更是为了保护其底蕴与内涵。
04
采访内容
设计构思
Q:本次竞赛的主题是“共享与活力”,同时课程还提出了“选取西安旧城区书院门及周边历史地段为研究对象,对城市历史文脉的挖掘,发现历史地段的现代问题”的要求,你们是如何进行破题的呢?
A:前期当然是对基地进行多次的系统的调研之后,去发现我们书院门三学街片区内部有什么特别的故事。因为做竞赛一定是能够挖掘出与其他人不同的东西才能够脱颖而出。
在多次调研的过程中发现了该片区的历史文化价值远比它现在所呈现出来的要重要的多。不仅是有文庙和书院的存在,更是因为在片区内的“人”的行为的价值。所以我们先对调研的情况进行了总结。
首先是对场地基础条件的梳理,从物质空间层面出发;然后是对内部最重要的历史文化要素的梳理;其次是对场地内“人”的行为的挖掘,因为调研的次数足够多的,发现的有趣的现象也很多。例如傍晚时分在书院前会有很多人围观“书画人”进行创作,整个街道都很有文化气息;最后是对场地内的业态进行梳理,找出书院门步行街的业态问题,并且思考对策。
因为针对于四个方面进行了总结,所以在破题方面,就相应的针对问题提出策略。这也是最 “熬人”的一个阶段。
讨论无数次问题及策略的梳理过程
在提出策略前我们经过了无数次的讨论与思考,去找出书院门历史片区目前活力较低的真正原因。为什么书院门这个片区有着国家级的碑林博物馆及关中书院,但是却常常被人忽略又印象模糊呢?我们认为书院门这个片区其实对于不同的人群有不一样的“场所感”。一个历史片区的存在意义不仅是它有历史价值的物质实体,更要有真实的历史环境与生活场景的存在。
过程草图 · 关于小场景的构想
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刚来这里的陌生人,在场地里一次次的“游走”,发现该片区的历史记忆节点都很破碎,没有系统性。最大的问题是文化现象流于表面,仅仅是大量的书画文玩贩卖,人们没有参与感;其次是大量的居住空间与文化空间的隔离性较强。传统生活院落本身也是一种在地文化要素,但是却与场地发生割裂;多种在地文化行为没有承载其活动的空间,例如很多画画书法等都是在街道空间展开,还要躲避城管、很多手艺人都是在街角或者门店前进行展示;而且内部业态过于单一,都是同样的书画文玩贩卖,同质化严重。
所以最终找到问题点之后就是针对问题找策略——策略最终都指向一个“共”字。提出策略后才出了竞赛题目,所以也就和竞赛的“共享与活力”不谋而合。
Q:对于作品的主题“焕文融新 · 书厅共睦”是如何确立的呢?
A:题目是交图前一晚才想好的,想题目这个环节贯穿了我们整个城市设计的过程。老师说竞赛题目很关键,把整个设计、要表达的逻辑概念缩写成4个字、8个字,其实是挺折磨人的一件事。
其实就是针对于问题所确定的主要策略——焕文是指挖掘场地内的文化要素,将其文化价值得以显露,并且创造出一系列能够传承文脉的空间。使文化真正的“活”起来。融新则是主要针对于业态方面,进行业态的更新及更替。植入创意产业,增强游客参与感,提高参与度。书厅共睦则是我们的目标与定位。
从开始解题到最后出图,思考题目这个过程一直在持续,有空就会想一下,但始终都没什么头绪。所有图出完过了一遍内容之后,感觉就突然来了。
Q:场地的情况十分复杂,既有酒吧街又有孔庙、碑林博物馆,是现代生活与历史文化的一个“冲突地”,你们是如何梳理设计逻辑的?
A:其实说它冲突也不冲突。正是这样一个包含各种人生活的地方,才能够有重新焕活的可能。我们的逻辑就是先去统计不同的业态分布情况,然后调研,去发现该片区仍然存在重要意义的但没有被发掘的节点,然后将它们形成网络,进行不同策略的改造。
其实通过我们的题目就可以看出来一些我们的理念和逻辑,书院门一部分是“文”,一部分是“新”,现状是日渐式微的“文”、活力乏善的“新”,我们是首先去构想如何重塑与焕发它们原本存在的活力点,再去平衡与融合两者的交互关系,达到“共睦”的目标。而设计过程中我们发现“文”“新”也并不是绝对冲突和矛盾的,“文”是气质,“新”是装潢,两者其实是在共同塑造地段,相辅相成。
设计过程
Q:从解题到图纸完成,分为哪几个阶段呢?时间是如何安排的?
A:就解题、概念、具体设计、出图大概四个阶段吧,具体来说是:
调研阶段-发现问题-深入解析问题-再次调研-提出策略-设计总平面-整理前期分析-中期答辩-修改总平面-三维空间设计-反推总平面-准备图纸所需基本内容-绘图
时间一共2个月,在设计阶段因为要落实理念和逻辑,把比较抽象的概念具象化、空间化,会比较费时间,出图一共花了两周多一点。
过程草图 · 三次总平的推导
Q:你们在设计过程中是如何合作、分工的?
A:没有太详细的分工,我们基本是一起在推进设计。
设计部分:大家一大组共同按内容分工进行,两个人共同讨论出策略后,分片区进行总平面设计,然后进行整合。一人负责最终的总平面整合及修改,一人负责整理前期基础资料,进行第一张图的绘制。后期也是将整个基地分两个片区进行三维空间设计,然后进行整合,与老师沟通,进行模型的修改。有想法或者有分歧会统一意见后一起改。
表达部分:完成了总平面及三维空间设计后,就是图纸的内容。因为前期第一张图纸的内容基本完成,设计周开始时我们主要画后期三张图。总平与效果图是两张较重要的大图,所以一人画一个,画完之后由表达能力较强的同学负责调整与修改。策略部分比较重要由一个同学主要负责,其他街巷、小场景、过程图由一个同学来负责。所以主要是根据两个人的特质与时间,进行一个动态的控制。
设计表达
Q:很多同学在画图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前期分析和提出的概念没办法落到空间设计上的问题,你们的前期分析和概念是如何在设计中体现的呢?
A:具体其实很难描述,将概念具象化是个很艰难同时又是最能迸发想法的过程,期间会产生很多有趣的关于空间设计的点子,重要的是在于怎么去把这些一闪而过的东西有条理地深化并落在设计中。我们的理念提到“文化共赏-场所共融-人群共生-业态共新”这四个环节,在设计中我们就安排了相应的空间网络,将四个环节融合并交织形成很多个不同的公共节点,去表述、体现我们希望提出的观念。
Q: 对于作品排版的逻辑是?
A:前期分析-规划理念与策略-空间设计示意-效果呈现,就很经典的竞赛排版。
第一张是前期分析板块:从宏观到微观,从外部到内部,从物质空间到人群需求。第二张是策略板块:首先有一个理念生成的逻辑梳理,其次才是四个策略板块,然后最后有街巷展示图进行一个版面提升效果的大图。
第三张是总平面的展示:包含方案生成、各系统分析、天际线展示。第四张是鸟瞰的展示:分大轴测及小透视场景。
Q:我们可以看到你们的图面选用了今年很热门的“古风”表达,非常的清新,也很特别,对于这种风格的表现有什么经验或是心得可以和大家分享吗?
A:选择古风的原因也是因为我们地段本身历史文化氛围浓厚。古风是最能展现文化特质与气息的,复古的插画、人物、配景在效果的表达上也会增添很多意境。比较重要的是要安排好整体的色彩关系以及细部的处理,我比较愿意去花时间琢磨配色,在后面的场景细化中也喜欢做一些有趣的小细节的呈现。
设计总结
Q:对于本次设计最满意的点是?你们认为自己获奖的优势在于什么?
A:最满意的点是最终我们共享场景的展现吧。因为经过多次调研,发现书院门是一个市民、游客、原住民都满怀希望的一个去处。在这里散散步,感受文化的魅力,人真的会沉静下来。所以当为不同的人创造了一些属于他们的空间时,就会觉得很幸福。
优势可能就是我们逻辑和理念贯彻的比较好吧,能够一条线延续下来,能够自圆其说的同时也做了我们觉得能够提升城市和人居质量的一些实验。
最大的优势要归功于我们的两位老师:白宁老师、任云英老师,在设计过程中一直在给予我们很多想法和观念,对我们尚不熟悉的方面为我们传授、纠错,然后白老师是一手带大我们的哈哈哈,从入学到现状一直在指导我们,我们之间蛮有默契感情也特别深,真的很感谢你们。
Q:对于本次参赛有什么体验和收获呢?可以给学弟学妹们一些建议吗?
D学长:体验的话其实还好;收获的话,真的学到了很多,规划的学生其实很容易陷在宏观的视角,高高在上的去安排布置设计,城市设计可能为我们刚刚入门的规划学生提供了更多视角与视野去解决城市问题,从细节、从精神、从文化、从关怀的角度用更多元多样的方法进行设计。建议的话可能就是多多学习、多多理解吧,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M学姐:要做自己喜欢的设计,要发现感动自己的故事,要关注到“人”的需求。参加竞赛是一个想法与表达都要出彩,才会有机会与他人竞争。所以大家要多留心多思考多爱这个世界。
编辑 | 拙方设计
图/文 | 拙方设计
更多干货分享可点击“拙方设计课堂”订阅公众号
养成大拙方为巧 学到如愚始见奇
咨询QQ:1479481609
咨询微信:ZEALOUSSTUDIO
拙方景观考研群 939318394
除注明外,所有图文版权均为拙方规划所有,未经授权,任何组织或他人不得抄袭或节选摘录
往期回顾:
拙方公益课程 · 21天,教你如何用活案例拙方设计 · 景观萃英护航计划拙方设计·2020秋季陪跑课程企划拙方暑期规划快题集训营——心之所向,拙方十二时辰全记录
拙方规划 · 西建大2020规划考研数据
考研资讯01 | 2020城乡规划考研,我该如何准备?
一张好的城市规划快题(上)|结构
一张好的城市规划快题(下)|交通&景观
公开课回顾 | 真题剖析&评图
公开课回顾 | 西建大历年真题总结
干货系列 | Vol.01规划快题配色
干货系列 | Vol.02 30分钟鸟瞰养成记
干货系列 | Vol.03 策划——补齐规划快题最后的短板
干货系列 | Vol.04 规划快题中建筑如何切割与组合
干货系列 | Vol.05 锦上添花——规划快题中的景观营造与表达
干货系列 | Vol.06 商业建筑与规划
干货系列 | Vol.07 广场与入口空间设计
干货系列 | Vol.08 居住区规划设计
干货系列 | Vol.09 城市中心区设计(一)
干货系列 | Vol.10 城市中心区设计(二)
2020寒假班开始招生!
10月31日前报名有最大优惠!
最高减免600元!(客服小姐姐可以帮助组团哦~)
寒假班名额有限!
欲报从速哇!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报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