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诺奖,我们能学到什么?

诺奖,我们能学到什么?

阅读量:3609546 2019-10-20



一百多年来
以诺奖得主为代表的人们转动时代齿轮
帮助人类探索世界
改善生存环境
促进各领域蓬勃发展
在学术尖端熠熠生辉
他们身上所具有的特质
值得我们深入探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吉野彰

现任旭化成名誉研究员
名城大学大学院理工学研究科教授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吉野彰在锂电池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与他从小对科学的兴趣密不可分。“对于我自己来说,好奇是研究锂电池的最大驱动力”。他出生于大阪府吹田市,在小学时就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如一把神奇的钥匙,为他打开了通往科学殿堂的大门。从进入京都大学读书,到参与旭成化的科研工作,再到投身于锂电池的开发并最终荣获诺奖,吉野彰在科学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坚实。
做学术也是如此,选取适合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研究方向的至关重要。正如著名教育学家布卢姆所言:“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只有跟随内心,只有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才能不畏艰险,甘于寂寞,才能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永葆最强烈最持久的热诚与激情。愿所有NNUers都能“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

如果童年的好奇心
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
那么严谨的学术作风
则是成功之路上的通行证

治学严谨
威廉·凯琳

美国医学家
哈佛大学医学教授
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

兴趣与爱好是科研之路上踏出的第一步,严谨的学术作风则是这一步得以延续的基本保障。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威廉·凯林( William G. Kaelin, Jr.),被业内誉为“拼命三郎”。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执行院长、厦门大学医学院教授张国君作为凯林曾经的博士后,提到他最多的一个词就是“严谨”。“Kaelin管理实验室内开展的研究非常严谨,任何一个实验,都要求有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客观严谨地对待实验结果。”正是这种严谨的科研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保证了其科研过程的规范与高效,也促成了其科研成果的丰硕与卓越。
严谨,是做学术最基本的要求。巴甫洛夫曾言:“要学会做科学中的细小工作,要研究事实,对比事实,积累事实”。对于研究生来讲也是如此。无论是平时的一个小实验,还是学位论文的撰写,时刻保持严谨的学术作风是最基本的素养。每一个操作步骤,每一次数据处理,每一处引用,每一个结论的得出,都要严格遵守要求与规范。

严谨的作风是通往成功之路的通行证
坚持的态度则是这条道路的铺路石
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学术之路同样离不开坚持

坚持坚持再坚持
约翰·B·古迪纳夫

美国固体物理学家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今年已经97岁高龄的约翰·B·古迪纳夫可以说是诺奖最高龄获得者了。但比他年龄更传奇的是他充满波折的人生。本科毕业于耶鲁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在美国空军服役。退役后,又去芝加哥大学读物理系,研究固体物理。7年后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57岁,他找到了钴酸锂材料。75岁,他又做出了新的材料磷酸铁锂,在电动工具应用广泛。90岁,他开始研究固态电池,还有如何用更廉价易得的钠来取代锂才转向电池研究,97岁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曾说古迪纳夫的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考上大学后有先天性阅读障碍,大学毕业时赶上了社会动荡,还面临过中年危机。但他从没想过放弃。用他自己的一句话说:“一直像只乌龟,爬得缓慢,但最终会到终点。开始或许有先有后,胜利却没有先后,永远只属于坚持到最后的人。”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学术之路贵在坚持。一个课题,一篇论文,最忌讳的就是半途而废,前期也曾进行过周密的计划,也曾有过雄心壮志。但是由于研究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与阻塞,便消磨了激情与斗志,放弃了最初的理想,前期的努力全部付诸东流。正如马克思所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97岁的老者尚能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坚持探索,作为青年人的我们,何尝不可呢?

南京师范大学
作为一所人才辈出的百年老校
师资雄厚
群英荟萃
也有这样的一群人
他们辛勤耕耘
刻苦钻研
奋战在科研第一线
攀登着人类知识的高峰

李吉均

中国科学院院士
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8年,中科院组织中国第一支高山冰雪利用研究队。刚从兰大读研毕业的他便成为第一批成员,并率领一个小分队承担黑河上游现代冰川的考察工作,这也是他踏遍千山探究冰川的开始。当时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他和他的队友们穿着厚重笨拙的老式棉袄,顶着冰川道路上的刺骨寒风,艰难穿行,足迹遍及青藏高原与横断山区的每个角落。随后,他主编的《西藏冰川》和《横断山冰川》两部专著曾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他的《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等多篇论文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李吉均院士说“科学研究有快乐也有挑战”。

谭桂林

长江学者
教授、博士生导师
谭桂林教授的学术研究集中在现代文学与宗教的关系研究、鲁迅研究、现代中外文学比较研究三个方面,其代表作《20世纪中国文学与佛学》第一次在广阔的思想文化背景上,对现代中国文学与佛教文化的关系作了宏观、整体与系统的研究,《现代中国佛教文学史稿》则是国内第一部现代佛教文学史,对现代中国佛教文学这一特殊文学类型的发展历史进行了梳理与总结,这些具有原创性的系列成果为国内现代文学的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认知领域,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程天君

长江学者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教育社会学、教育基本理论的教学与研究。研究兴趣涉及教育政治社会学、仪式与教育、教育社会学理论与学科发展研究、教育改革的社会学研究及新教育公平研究等领域。先后主持“中国教育社会学百年:历程、经验及前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政策支持研究”“新教育公平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两岸四地教育社会学学科发展研究”等科研项目。

无论是诺奖得主
还是两院院士、长江学者
他们身上都有着共同的特质
那就是时刻保有对工作的热爱
贝弗里奇曾言
“最有成就的科学家都具有狂热者的热情”
愿所有NNUers
都能热爱学术
祝所有NNUers
都能在学术之路上
越走越远
越走越坚实

图片 | 来自网络
文案 | 朱琳 刘佳贝
编辑 | 高阳 蒋倩
责编 | 包丽芬
审核 | 赵晓彤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