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长恨歌》剧照 图片来源于网络
每个作家都有一个精神故乡,不论他出走多久,走到哪里,这个故乡都持续不断的为他们提供灵感和养分,例如老舍的北京,莫言的高密,李娟的阿勒泰……上海,更是以独特的气质和魅力吸引着众多的诗人作家,成为许多人的精神坐标,并形成了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海派文学。在作家们构造出来的世界中,上海究竟是一番怎样的面貌呢?
1
话剧《永远的尹雪艳》剧照 图片来源于网络
白先勇 《永远的尹雪艳》
白先勇笔下的这个经典人物来自他的童年记忆,作者1945年从重庆来到上海,那时只有9岁。“我从9岁到12岁都在上海度过。1945年,我从尘土飞扬的重庆来到上海一看,花花世界。那时我只是个孩子,也不曾进过百乐门,只是路过在门口张望,见一群舞小姐婀娜地款步踏入,那种无与伦比的翩然风姿,真是踏遍全世界都再找不到,怕是只有在大上海,这方百年来浸润于中西文化的灵气之地,才能吸纳、融合、培育出这样精致的美人。”
白先勇先生曾走在上海的繁华街头,望着川流不息的人群和闪烁的霓虹灯,感叹“尹雪艳永远不老,上海永远不老”。这篇小说体现一种“文化乡愁”,能勾起人们对百年上海绝代繁华的旧时记忆。
2
电影《倾城之恋》剧照 图片来源于网络
张爱玲 《倾城之恋》
张爱玲——民国文学史上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虽像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之人,但其作品风格却极尽琐细,将柴米油盐的凡俗生活写得细腻入微。因此张爱玲笔下的上海,一方面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方面又受到西方现代文明的冲击,这种矛盾和戏剧性使得其作品中的上海形象更为立体,也更为真实。
在张爱玲著名的《倾城之恋》中,这种风格在白流苏和范柳原两位主人公的身上体现的很明显,在上海和香港两座城市的对比中也体现的很明显。“上海人为了节省天光,把时钟都拨快了一小时”,白流苏所在的白公馆象征着上海这座城市的传统部分,其时间是滞后于外界的现代时间的,白流苏身上似有一种“世上已千年”的梦幻与虚无之感。相信这是那个时代的上海人才能体味的一种感觉,而我们只能从文学作品中去追寻一二。
3
电影《长恨歌》剧照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王安忆《长恨歌》
上海女儿王安忆最著名的作品就是《长恨歌》了,这是一个关于一座城市和一个女人的故事。作者以主人公王琦瑶的视角出发,描写了她在时代背景下的曲折人生和苍凉爱情,并把上海的独特风情紧密地融合到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中,使得我们阅读的时候感到格外的真实和亲切,王琦瑶的故事仿佛就发生在每个上海人的身边。
王琦瑶和她的女儿薇薇代表着上海的两个时代,王琦瑶的上海繁花似锦、旧梦前尘,而薇薇的上海则是万物更新、生机勃勃。在这两个时代的对比与冲突中,我们得以窥见上海这座城市的传奇历史,而作品中的弄堂建筑、上海小姐、蟹粉小笼、老克勒等意象无非都是时代的注脚。
4
《繁花》封面 图片来源于网络
金宇澄 《繁花》
这本小说与之前几本作品相比,更具上海本土特色,也更具生活气息。金宇澄自己解释道“繁花就像星星点点的生命力特强的一朵朵小花,好比树上闪烁小灯,这个亮起那个暗下,是这种味道。”故事分为两条故事线,以人物对话为主要载体,用话本、说书的形式淡淡的讲述了阿宝、沪生、小毛几个童年好友身上的一段段上海往事。
后来著名导演王家卫决定把这本小说改编为电影,他认为以上海为背景的优质电影还不多,上海这座城市需要更多优质的文艺作品来展示它独特的文化韵味,因此电影还在创作过程中就备受期待。
海派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流派之一,上海这座城市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多元的思想观念影响了几代人的精神世界,即使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也引领着某种生活方式。
本期编辑:崔晓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