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们吉林大学北京校友会成立十周年的日子。回首校友会走过的十年漫漫历程,我和大家一样,为我们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每一个进步,感到由衷的欣慰、激动和感慨……
此刻,我不想和大家分享十年来我们所取得的成绩,只想以创建北京校友会的亲历者、见证者的身份,向校友们汇报一下我们北京校友会创建中走过的非同寻常的曲折历程。
北京校友张罗成立校友会这件事,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了。其中骨干校友都是原东北行政学院毕业的老学长,我知道的有刘鸿儒、李殿勳、李典、于英林等。我刚到北京时还拿到过一本老学长们收集整理的比较详尽的北京校友通讯录。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校友会组织没能成立起来。
1988年夏,吉大校友办主任李贺老师找到当时在国家档案局任局长的王刚学长和我,还有在吉大工作多年后调入北京的靳宝兰、许肇荣老师,让我们牵头筹备北京校友会。我们很快组成了由刘少青、李冶、霍明杰、胡元朝、高晶、路宁、马海泉、安洋、纪少华等为骨干的筹备组,由校友帮助通过市委统战部、市民政局着手申报成立校友会手续。民政局要求我们找一家市级挂靠单位,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的李庭芝学长给出了手续;需要10万元的注册资金,筹备组成员几天内就筹集到10万元。所有申报材料全部准备齐全,正当办理层层审批程序期间,赶上了那场政治风波,审批之事被搁置起来。接下来由于各种因素,审批更加无望。
校友会没能批下来,但校友活动不能停止。于是我们以“北京校友联谊会”的形式,组织北京校友开展各种联谊公益活动。为了解决联谊活动的经费,我们这些骨干校友又自愿筹集了一笔资金,注册了一家公司。由于种种原因,公司未能实现预期目标,不得不草草收场。
2000年,长春五校合并成立了新的吉林大学,不久,解放军农牧大学也合并到新吉大。在吉大校友办的大力支持下,六校在京的校友骨干又聚集在一起,仍以“吉大北京校友联谊会”的名义开展凝聚校友的公益活动,活动地点由原来的吉林省政府驻京办,搬到“吕振羽纪念室”。这些骨干校友除老吉大的一些骨干外,又增加了原白医大的单承仕、高玉民,原吉林工大的宣鸿、薛非,原长地院的何才庆、卢明杰,原长邮的周茂非、古松,原农牧大学的陈振文等核心骨干。值得欣慰的是,我们六校的热心骨干,大家都处的非常和谐,从来没有出现过纷争扯皮的现象。在这段时间里,吉大派驻“吕振羽纪念室”的韩志安老师,为团结、凝聚校友、收集校友信息、开展校友活动,协助我们做了大量工作。许多经济条件较好的校友,一次又一次的慷慨赞助,为我们开展各种活动提供了经费保障。
2009年,在吉大校友工作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4月14日,民政部正式批准吉大注册成立校友会,吉大校友总会是9月27日正式成立的,而我们北京校友会是在总会正式成立前一个月8月29日就宣告成立了,可见我们是多么迫不及待啊!
从1988—2009年,经过了漫长的21年,我们北京校友终于有了自己正式的校友会,怎能不让人感慨万千、兴奋不已啊!21年里,我们这些热心骨干们,各自手头都有繁忙的工作,大都是上有老下有小,他们不仅没有一分钱的报酬,而且要付出许多精力乃至财力。年复一年,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热情不减,为凝聚校友、推动校友工作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所有这一切,都是源自于埋藏在他们心底的那份浓浓的吉大情结!
从左到右:路宁 贾玉亭 展涛 赵登举 桑逢文 陈佳洱 周其凤 陈德文
漫漫来时路,浓浓吉大情。在纪念北京校友会成立十周年的时候,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为北京校友工作孜孜不倦、无怨无悔,辛勤付出他们的心血的许许多多老校友、老学长们。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把我们的校友会办得更好!
在纪念北京校友会成立十周年的日子里,作为一个在首都北京的吉大人,最好的纪念是:“我应该为校友会做点什么?我能为培养我成才的母校做些什么?”不是么??
2009年北京校友会成立时候部分校友题词:
扫一扫
关注我们
欢迎投稿:文体不限,内容可为创业、校友专访、企业风采、美文、旅游、摄影、活动、招聘、房产信息、服务信息、校友动态、校友活动集锦等!
电话&微信:18611782283
邮箱:23530608@qq.com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加入北京校友会录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