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这种不起眼的小草竟是治疗肝病的特效药,很多人家中花盆里就种有,

这种不起眼的小草竟是治疗肝病的特效药,很多人家中花盆里就种有,

阅读量:3626203 2019-10-21



『一个有使命的公众号』
致力于中医尤其是中医民间的成长和传承
每天陪伴中医人成长
第 1249 期

作者 / 见内文 
编辑 / 刘刚 ⊙ 校对 / 钱秀华

垂盆草治疗肝病的特效药
作者 / 陈四清 
江苏省中医院肝病中心
多年前,江苏句容的一位女士因年轻时卖血而不幸感染了丙肝,到我门诊求诊。我为其开了一张不到800元的一个月的处方,却让她发了愁。原来她的家庭经济非常困难,一个月300元钱都承受不了。那天正巧我从家中带了些垂盆草来,就给了她一小把,嘱咐她回家后栽进菜地,待其长大后即取其嫩苗,每天约半斤左右,可煮水喝,亦可凉拌食用,亦可如韭菜、菜秧等直接炒食。我告诉她,垂盆草可保肝降酶,食用一个月后查肝功能,如肝功能好转,可长期食用。

(垂盆草,图片来源网上)
3年后,这位女士来复查,结果肝功能全部正常,B超显示肝脏也正常。她十分感激地告诉我,自从食用垂盆草后,不但肝功能化验正常了,就连多年的便秘、口臭、口腔溃疡也都没有了。
我岳母知道我的患者主要是肝炎病,为此在我家阳台上种了一大盆垂盆草,经常采摘后让我带到门诊,送给那些肝病患者回家栽培。我经常对我的患者说:上帝为肝病患者开了一间药房,垂盆草就是上帝恩赐给大家的“三好草”。
垂盆草是一种“可药、可食、可观赏”的植物。它是景天科植物垂盆草的全草,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极易栽培,对环境要求不严,喜温喜湿,房前屋后均可种植,也可盆栽,通常采用分株繁殖。四季可采,晒干或鲜用。
垂盆草生成后其枝叶下垂于盆沿,外形赏心悦目,通体翠绿,故可作为观赏用盆景。
垂盆草营养价值丰富,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叶、茎纤维少,脆嫩滑润,甘甜爽口,风味鲜美,可以做汤、炒食、凉拌、做馅等。垂盆草味甘、淡,性凉,故食之如青菜类,有淡淡的、清清的味道,性偏凉而不会上火。因此,亦可以做为食疗材料,供体质属于肝胆湿热的人群,或者配合辛辣饮食食用,防其上火之弊。
垂盆草有良好药用价值。垂盆草的药用始载于清代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现被收于《中国药典》,为常用中药材,归肝、胃、大肠经。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凉血止血三大功效。可内服,也可捣敷,或研末调搽,或取汁外涂,或煎水湿敷。
特别提醒要注意垂盆草与佛甲草的鉴别,不能吃错了。佛甲草与垂盆草同为景天科植物,两者均为三叶轮生,十分相似。但两者在形态上仍可区别,一般说来佛甲草叶片较狭小、细长甚至针形,垂盆草叶片较宽大,长椭圆形;佛甲草味甘,而垂盆草微酸。(《老干部之家(健康)》 2015年第11期第27页)
自种垂盆草治肝病
作者 / 陈四清 
江苏省中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

(垂盆草,图片来源网上)
垂盆草能清热解毒
据了解,垂盆草是景天科植物垂盆草的全草,为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其药用始载于清代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垂盆草味甘,性凉,归肝胆、小肠经,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凉血止血等功效,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肝病,包括各种传染性肝炎、脂肪性肝炎、免疫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不但可以促使肝功能好转,而且可使患者的口苦口黏、食欲下降、小便黄赤等湿热症状减轻或消除。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垂盆草含甲基异石榴皮碱等生物碱、景天庚糖、果糖、蔗糖等,对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损害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明显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移换酶(ALT),减轻肝纤维化程度。研究还发现,垂盆草总氨基酸是降低转氨酶的主要活性物质,其生物碱对降低ALT、控制乙肝和丙肝病情发展有效。另外垂盆草还可用于蚊虫叮咬、水火烫伤、痈肿初起、蛇毒等。
哪些人能食用
哪些人适合食用垂盆草呢?从辨证论治的角度而言,垂盆草尤其适用于肝胆湿热证的慢性肝病患者。这类患者往往具有以下症状:右侧胁肋胀痛,性情急躁易怒,面色潮红,面部易发痤疮,皮肤瘙痒,口干、口苦、口黏,口腔溃疡,女性白带量多、阴部潮湿瘙痒,大便便结,小便黄,舌苔黄厚腻等。如果不是湿热体质,偶尔吃一两顿可以,但不可天天吃。中医认为“是药三分毒”。虽然目前没有研究结果表明垂盆草有特殊的毒性,毕竟它是偏凉性的药物,脾胃虚寒的人尤其不适合食用。这类患者往往具有大便溏泄、腹部怕冷,遇寒腹部疼痛等。
种植极易成活
新鲜的垂盆草疗效远远高于晒干的垂盆草,不妨自栽自种,随摘随吃。由于生成后其枝叶下垂于盆沿,外形赏心悦目,一遍片翠绿,故还可作为家庭观赏用盆景。垂盆草可用种子繁殖,也可采用枝条扦插法、分株繁殖法或压条繁殖法,极易成活。
垂盆草忌强光照,蓄水量较大,每半月可少量施一次肥。不择土壤,田园土、中性土、砂壤土均能生长,生命力极强,茎干落地即能生根。在北京和天津地区,选择背风向阳的场所可以安全越冬。在一些大型花卉市场即可买到种苗或种子。
4种食用方法
垂盆草肉质较厚,浆汁丰富,食用口感较好,没有一般中药的苦涩味道。其营养价值丰富,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锌、硒、铜、锗、锰等5种微量元素含量高出日常蔬菜、水果类3~10倍。叶、茎纤维少,脆嫩滑润,甘甜爽口,风味鲜美,采摘一般可从其梢部大约10厘米处直接用手指掐断即可。以下几种食用方法不妨一试:
1.垂盆草代茶饮:准备洗净的垂盆草,5~6枚大枣,冰糖。将10根左右垂盆草放入水壶,再放入5~6枚大枣,冰糖适量,加开水,冲泡代茶饮。适合慢性肝病湿热体质的患者,有解渴消肿的功效,长期饮用可以保肝降酶。要注意的是糖尿病人不要加冰糖、红枣。
2.凉拌垂盆草:将垂盆草300克洗净,用开水焯一下,并将花生米和垂盆草分别切至碎末,拌均匀后,放食盐少许、麻油适量。
3.清炒垂盆草:锅中放适量色拉油,加热后放入垂盆草,炒熟加适量食盐即可,注意不适宜加葱姜蒜这些温热性质的调味料。
4.垂盆草饺子:准备虾仁碎末、猪肉馅、生姜末、食盐、香油,垂盆草烫十几秒,切成碎末,挤掉水分,将上述食材按一个方向搅拌,包入饺子皮。
垂盆草一天的最大食用剂量没有明确记载,本品在临床上大量用于慢性肝病病人,没有发生不良反应的记载。干品的使用剂量一般每日在15克到60克,可以更高。鲜品可用至3倍左右,故每日鲜品在50克至180克左右,可根据自身症状的轻重和食用后的反应选择合适的剂量。每日总量可分两次食用。
需要提醒的是,垂盆草对于改善肝炎症状有明显效果,但如果条件允许,建议最好坚持服药,进行抗病毒治疗,以防止远期出现肝纤维化、肝硬化等。(《饮食保健》2017年第14期第23-24页)
垂盆草本草考证
作者 / 1江涛 2李铁
1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2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
垂盆草原为治疗“疮痈”及毒蛇咬伤的民间常用草药,内服外敷均有较好的疗效,因鲜有名方记载,故临床上较少应用。因垂盆草有抗寒性强、耐干旱、耐高温、抗病虫能力强、绿期长、观赏价值高、繁殖容易等优点,现多人工栽培用于观赏,因其生长特点:生长在山坡岩石,枝条藤蔓,蜿蜒下垂,而常被人误称为吊兰。垂盆草同属植物繁多且相似,民间误用、混用现象较多,故本文对其加以考证。
1 原植物考证
垂盆草在古代本草中没有记载,《中华本草》中认为本品与宋代《履巉岩本草》中记载的山护花为同一植物:“品种考证:本品与宋《履巉岩本草》之山护花较为近似。按山护花一名,当为山护火之音讹,观其附图亦较为接近。”《履巉岩本草》为南宋时期杭州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民间草药书,作者王介,成书于公元1220年,作者按照药材的实物形态生动地绘成彩色图谱,并记述了别名、性味、功效主治及附方。在《南宋珍惜本草三本》中收录了《履巉岩本草》。该书中对山护花的描述:“性凉,无毒。治热毒疮疖肿痛,每用少许,捣烂贴患处。”可惜山护花的附图缺失,从文字记载来看,性味、功效主治与垂盆草“甘、淡、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用于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痈肿疮疡。”较为相似,可见山护花极有可能为垂盆草。
垂盆草又名鼠牙半支、狗牙半支,半支的含义与其植物形态有关,《本草释名考定》:“三叶轮生偏于一侧,犹如半枝有叶,以此而有鼠牙半枝、狗牙半枝诸称。”在清代乾隆年间赵学敏所著《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了各种半支,均为景天科景天属植物,形态较为相似,古人根据其叶子的形态大小分别为其命名:叶子细小似老鼠牙的叫作鼠牙半支,叶子两头尖中间粗似狗牙的叫作狗牙半支,叶片大且一头尖似虎牙的则为虎牙半支,若是叶片扁大丛生,圆如酱中豆瓣似马牙的就叫马牙半支或酱瓣半支。《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鼠牙半支:生高山石壁上,立夏后发苗,叶细如米粒,蔓延络石,其根嵌石罅内,白如鼠牙。”《百草镜》:“鼠牙半支二月发苗,茎白,其叶三瓣一聚,层积蔓生,花后即枯,四月开花黄色,如瓦松。”可见鼠牙半支与《药典》 中描述垂盆草叶子的形态相似,故认为鼠牙半支很可能就是现在的垂盆草。
垂盆草同属植物佛甲草叶子的形态与鼠牙半支亦很相似,但叶与茎却不尽相同,垂盆草叶片3叶轮生,倒披针形至矩圆形,长1.5~2.8cm,宽0.3~0.7cm,茎可长达20cm,多匍匐生长,而佛甲草3叶轮生,少有4叶轮或对生的,叶线形,长2~2.5cm,宽约0.2cm,茎多直立生长,高可达20cm。另外还有同属植物圆叶景天(Sedum sieboldii),叶片扁圆似马牙对应为马牙半支。《本草纲目拾遗》中鼠牙半支内容下还引用了蒋仪的《药镜》:“半枝莲解蛇伤之仙草。……如发背对口冬瓜骑马等痈,初起者消,已成者溃,出脓亦少,鼠牙半支一两,捣汁,陈酒和服,渣敷苗头,取汗而愈。章南闻试效。”可见当时鼠牙半支与半枝莲出现混淆。半枝莲为唇形科植物,茎表面暗紫色或棕绿色;花冠二唇形,棕黄色或浅蓝紫色。显然与《本草纲目拾遗》中对鼠牙半支、狗牙半支等记载“开花黄色,类瓦松”不符合。
《本草纲目拾遗》中鼠牙半支下文引用《百草镜》:“各种半支,有七十二种,此为第一。”可见称为半支的植物种类尚有许多,如唇形科植物半枝莲,为了避免品种混淆,本品以用垂盆草名称为妥,1977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首次收录垂盆草,为景天科植物垂盆草的干燥全草。
2 性味、归经、功效考证
垂盆草药用历史较短,鲜有名方记载且多以民间应用为主,《履巉岩本草》中对山护花描述“性凉,无毒。治热毒疮疖肿痛,每用少许,捣烂贴患处。”《本草纲目拾遗》中对于鼠牙半支功效的描述:“性寒,消痈肿,治湿郁水肿。治诸毒及汤烙伤疔痈等症,虫蛇螫咬。”两者功效主治大致相同,后者对垂盆草的功效描述更加全面且能治疗湿郁水肿。前文所诉“半枝莲饮”,讲的便是鼠牙半支清热解毒的作用,对大毒疮痈有较好的疗效。
建国以来对于垂盆草记载逐渐增多,较早的为1957年《安徽中草药》对其描述:“性凉,味甘、淡、微酸。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作用。主治痈肿疮疖,水火烫伤,毒蛇咬伤,癌肿,急性黄疸性肝炎。”《上海常用中草药》《福建药物志》《新编中药志》《中华本草》等对垂盆草性味的描述与《安徽中草药》一致。但《四川中药志》认为垂盆草性味应该是苦而非甘,能利湿退黄。功效上《上海常用中草药》认为其有利尿作用;《四川中药志》《福建药物志》《中华本草》认为其有利湿的作用;《新编中药志》则记载降低谷丙转氨酶作用。1977年《药典》明确垂盆草有保肝降酶的作用:“性味:甘、淡、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有降低谷丙转氨酶的作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从垂盆草中的提取物垂盆草甙有护肝作用及免疫抑制的作用。《中华本草》认为“垂盆草甙可使肝细胞内糖原和葡萄糖-6磷酸酶、乳酸脱氢酶含量增高,肝细胞内琥珀酸脱氢酶和ATP酶活性增强。还可使小鼠胸腺内胸腺细胞数明显降低,推测其可能有类固醇甾体激素作用,能使外周T细胞转移至骨髓。”因此现代临床将垂盆草提取物做成了垂盆草片、垂盆草糖浆、垂盆草颗粒等中成药制剂,广泛应用于各种急慢性肝病的治疗。

(佛甲草,图片来源网上)
3 结语
从以上考证结果来看,垂盆草为景天科植物,宋代《履巉岩本草》中记载的山护花极有可能为本品。在《本草纲目拾遗》所记载的各种半支中,垂盆草对应为鼠牙半支。易与佛甲草、半枝莲混淆:佛甲草与垂盆草很相似,但佛甲草多直立层覆生长,叶形较垂盆草更为细长,垂盆草多匍匐生长;与半枝莲则为完全不同的两种植物,因名称混用而出现的混淆。垂盆草在古代是一味民间治疗蛇虫咬伤的常用中草药,近代以来人们发现其有降低谷丙转氨酶的作用后,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各种急慢性肝炎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亚太传统医药》 2018年第1期第100-101页)
I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见内文。○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与我们联系,立即删除。I 投稿邮箱:445288908@qq.comI 咨询合作:微信号:lianshangpuying
I 注意警示:本文内容仅为普及中医知识,仅供参考,不做为处方,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推荐阅读
“国学髓”公众号文章选摘:很多人都有太乙救苦天尊信仰,或许你就是其中一个
“涨知识涨学问”公众号文章选摘:“九一三”后毛泽东借哪三首诗排遣心中郁闷
更多内容请在历史文章里查看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