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地导师
在这里,创造中国营地教育未来!
你是参与者和见证者!中国营地教育大事将发生在五星长江邮轮上
10月19日,是一个寻常的周末,而变化往往就发生在这看似寻常中。
上午10点,一位高校的朋友给我转发了一条消息: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中,决定了2019年增补专业共9个,其中在64旅游大类中增补了“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
不久前,我还和这位朋友沟通,高校设立“研学旅行”和“营地教育”专业时机是否合适?现在来看,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动作迅速,甚至超过了我们的预期。
我专门查阅了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其中第三条明确指出:高校的高职专业设置要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适应各地、各行业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适应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教育部此时决定将“研学旅行管理和服务”专业增补到64旅游大类中,正是对当前风起云涌研学市场的积极呼应,时机把握非常恰当。
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将研学旅行纳入到中小学教学计划,这被称为行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文件”,在此文件的推动下,国内研学市场出现“井喷”态势。
据2019年3月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学旅行研究所发布的《全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状况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全国中小学校参与率平均为37.62%,其中北上广一线城市参与程度较高,上海达66.2%。
与此同时是行业人才缺口巨大。研学旅行购买主体——学校和家长普遍反映目前的研学导师专业性不够,市面上针对研学导师的培训体系不够系统,与学科教育结合薄弱,已经满足不了学校和家长的需求。
此时在国家高职体系中增补“研学旅行”专业无疑有利于行业人才的培养,从而从根本上提高研学旅行服务质量,促进行业规范化发展,是行业发展一重大利好。
在实际运作中,研学旅行与营地教育业务交融也是当前市场一大特色。
首先研学旅行市场先出台国家政策,而且研学旅行主要在学期中,周一至周五进行,正好解决了营地机构平时生源不足的痛点,因此国内营地教育机构不约而同地把研学旅行作为重要业务方向进行延展。
笔者认为,教育部此次将“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放在旅游类,而没有放在教育类,主要是考虑到研学旅行的“旅行”特性。而实际上,研学旅行要真正获得学校和家长的认可,并发挥其教育作用,还要求从业者具有教育学和心理学背景,以及对学校学科教育保持适当认知,等等。
这对从业者的要求并不低!
无论如何,这次教育部正式将研学旅行列入到高校的专业目录,将大大提升行业工作者信心,帮助行业充实专业化队伍,一大批有志青年将投身其中,行业后继有人,客观上将极大推动研学和营地教育行业的发展。
我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在高校的专业目录中正式增补“营地教育”专业,估计这个日子的到来不会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