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委省政府决定,山西农业大学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合署改革,合署后单位名称为“山西农业大学”,但保留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的牌子,实行一个党委、一套班子的新方案
10月19日下午,山西农业大学和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召开干部大会
根据山西农大官网报道,新的领导班子如下:
党委书记:廖允成
党委副书记、校(院)长:赵春明
党委副书记:马建平、张强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尉安英
副校(院)长:王娟玲
党委常委、副校(院)长:李宏全
副校(院)长:邢国明、杨武德
党委常委、副校(院)长:赵水民、李晋陵
的
下面了解一下这所学校
山西农业大学是非常著名的一所高校,尤其在农业领域的影响颇深,其历史也非常悠久。
早在1907年的时候,孔祥熙创办了私立铭贤学堂,这就是山西农业大学的前身。1916年增设大学预科,1928年开办农科,1931年开办工科。1937年七七事变后,学校被迫南迁,1939年辗转到达四川金堂县。1940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立案,成立铭贤农工专科,1943年改建为铭贤学院,由专科改为本科,学系由3个扩大到8个,即农艺学系、畜牧兽医学系、农业经济学系、机械工程学系、化学工程学系、纺织工程学系、工商管理学系、银行学系。1947年铭贤学院由金堂迁往成都办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铭贤学院于1950年11月迁返山西太谷原铭贤学堂旧址。1951年10月1日,山西省人民政府接管了铭贤学院,改私立为公办,正式成立山西农学院。1971年山西农业劳动大学归并该院。1975年在昔阳、雁北、运城组建了3个分院,分别为大寨、雁北、运城农学院。1979年7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大寨农学院并入山西农学院,同年山西农学院更名为山西农业大学,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此后,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雁北、运城农学院,将其并入山西农业大学。
在112年的办学实践中,山西农大立足山西,面向全国,服务“三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山西乃至全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铸就了“崇学事农、艰苦兴校”的办学精神,积淀了“甘于奉献、敬业乐教”的教风,培育了“勤奋学习、注重实践”的学风, 锤炼了“追梦、实干、吃苦、钻研、坚韧”的大学生创业精神。山西农大先后培养了13万余名各类人才,遍布大江南北,各行各业。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基本情况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是省政府直属的公益型科研事业单位,其业务范围包括:(一)开展农业科学研究、农业应用研究、软科学研究和农业基础性研究。(二)负责开展农业新技术开发、科技成果的示范和重大农业科技工程项目的组织管理和实施。(三)负责组织开展农业技术综合开发和推广服务工作。(四)完成省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全院下设26个专业研究所(研究中心)和3个农业试验站,分布在全省运城、临汾、晋中、长治、吕梁、忻州、朔州、大同和太原9个市,研究范围覆盖种植业、养殖业、农业环境资源与农业经济等专业领域。
全院现有事业编制3196名。截止2016年底,全院在职职工262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887人,占在职职工总数的72%。其中:正高级213人,副高级647人;中级技术职务881人。在职职工中有研究生748人, 其中:博士研究生133人,硕士研究生615人,研究生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40%。全院离退休2235人。
在高级科技人才中,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6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1人,享受政府津贴专家81人 ;何梁何利基金农业科学家1人;省科技功臣11人,省优秀专家28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学术技术带头人省级人选32人;中央组织部联系的高级专家3人,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42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12人。通过“百人计划”引进海外高层次专家15人。
希望未来新的山西农业大学
有更好的明天!
来源: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科院官网 编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薛旭杰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及时删除
原文已经上传到QQ交流群:729213001,如果有需要查阅原文的老师童鞋可以进群下载,也可以寻找更多文献、软件资源
加入学研汇交流群,参与更多的学术讨论,也可添加小编的微信,拉入我们的产学研微信交流群
材料测试、数据分析、计算模拟、绘图设计、论文润色就找学研汇!
科研有困扰,学研有大脑
备注:
1. 由于小编学识有限,如有疏漏与谬误,恳请批评并留言指正!
2. 本文版权归学研加所有,投稿转载请与我们联系!(QQ/微信:3403474166)
3. 本文所涉及图文、视频仅用于科研交流,请勿作为商业用途,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4. 欢迎大家到学研加宣传相关科研成果,投稿邮箱tougao_xueyanhui@163.com或联系小编微信17726011895
往期回顾
1、潘晓晴再发Nature: 4D TEM实现具有亚埃分辨率的真实空间电荷密度成像
2、天津大学Nat Catal: 高HER活性的富堆积缺陷Ag催化剂
3、Nature Chemistry:锂离子电池中固体电解质中间相的组分的验证
4、Science重磅: 超快激光扫一扫,陶瓷马上焊接了
5、Nat Comm:阴极孔隙度是优化锂硫电池能量密度的关键参数
6、Science: 发顶刊也不难,关键时刻加点“油”, 3D打印再获突破
7、Nature重磅:量化锂金属电池中的非活性锂
8、西工大黄维团队Nat. Comm.:聚合物中实现长寿命有机室温磷光
9、Nature Energy:宽间隙非富勒烯受体实现室内高性能有机光伏电池
10、详读Chem综述:基于MOF衍生纳米碳材料的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