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乌海民警公益寻人上百起,央视发来感谢信!

乌海民警公益寻人上百起,央视发来感谢信!

阅读量:3634872 2019-10-21




(视频来源央视网 )
? 今年6月16日,央视综合频道《等着我》栏目播出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寻人故事。
50多年前,在新疆吐鲁番地区托克逊县一个偏远村庄,来自江苏常州的陈建医生,用他精湛的医术和无私的情怀,治愈了这里众多患病的村民,更与一户帮助他抚养女儿成长的维吾尔老乡结下了长达十数载的情缘。

半个世纪后,故人迟暮。满怀感恩之情的维吾尔族老人,一心想寻找当年帮助过他们一家、却因年久通讯不畅而失联的常州亲人。
通过央视《等着我》栏目公益寻人平台,来自我市公安局海勃湾分局的民警陈智慧接下了这个任务。千里之外,他没日没夜的守在电脑旁,利用网络筛选海量信息,又托人再三线下寻访陈建医生在常州的乡邻,几经波折,最终帮助离散多年的两家人情牵一线,缘聚在央视舞台。

“感谢栏目组和民警同志帮助我们圆梦,我的老妈妈此生再无遗憾了。”寻人者动情的话语,再一次坚定了陈智慧做好公益寻人这份事业的决心。
纵然相距甚远,
却扯不断故人之间的思念,
也磨不掉公益寻人志愿者
助人团圆的信念……
陈智慧,1977年出生,中共党员。他1997年从内蒙古人民警察学校毕业后,1998年正式参加公安工作,先后奋战在海区公安分局巡警大队、刑警大队、情报部门。
2015年,陈智慧在工作中接触到公安系统“启东协作论坛"。该论坛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合作栏目《等着我》大型公益节目和“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的指定合作论坛,无偿帮助着成千上万个家庭实现团圆梦。
“在节目和工作中,我们看到过失散亲人团聚的感人场景,了解当事人渴望团圆的心情。我就想,如果我也能加入公益寻人的队伍,应该怎么去做好它。”在陈智慧心里,这项工作不仅是公益,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体现。他立即向分局汇报,经分局同意,他加入论坛开展工作。
2018年,陈智慧在平台得知一位百岁台湾老人暮年寻亲的故事。因家庭变故,老人与远在大陆的弟弟失去联系。几十年来,老人日夜挂念着弟弟,多次托人寻找无果。“找弟弟”成为老人这些年来最大的心愿。
老人迫切的心情让陈智慧倍感责任重大,他认真梳理着每一条可能相关的信息,反反复复查找、对比。寻找过程中,线索一度中断,找人工作陷入困局。一想到百岁老人日夜牵挂的心情,陈智慧便整夜无法入眠。他不断尝试通过其他方式查找,经过大量工作,最终发现兴安盟有一名老人比较符合条件。与当地公安局民警再三核实后,老人身份被确认,然而遗憾的是,老人已经去世。
“公益寻人就是这样,千辛万苦之后,有些结果会让人遗憾,但也算了结了百岁老人多年的心愿。”陈智慧说,每一次的寻找都能让他感受到浓浓的温暖,这温暖来自于亲人之间无法割舍的思念,也来自每一次寻人经历后他自身情感的积淀。暖流在心中不断汇聚,升华为鼓励他不断前行的勇气和信念。

2018年10月22日,海勃湾区公安分局收到了来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等着我》栏目的一封感谢信:“《等着我》栏目自2014年开播以来,已无偿帮助上万个家庭实现团圆梦……在此期间,贵单位陈智慧同志利用业余时间对打拐、寻人公益事业作出突出贡献。你们的无私奉献和大力支持,成就更多人的团圆梦。在此,对贵单位表示诚挚敬意和衷心感谢。”同月,陈智慧接受《等着我》节目组邀请,到央视现场录制节目。

2018年12月,陈智慧所在的海勃湾区公安分局成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着我》栏目海勃湾工作站”。除合作单位江苏启东警务协作平台“启东工作站”外,这在全国是第二家,也是自治区唯一一家。
业余时间的叠加,
努力做好公益寻人事业,
点燃他人心中的希望之火,
将善良的种子埋进孩子心间……
2016年以来,陈智慧利用自己有限的业余时间参与打拐、寻人工作,在3年多的时间中,他与全国各地公安同行共努力,帮助上百个失散家庭重新团聚。凭着执着、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他多次荣获业务标兵、先进工作者称号,并被自治区公安厅授予“网上作战能手”称号。
为了把优势警力资源与为民服务工作相融合,起到“1+1大于2” 的效果,从而帮助更多人找到失联的对象,陈智慧把大量的时间投入公益寻人事业当中。
每天下班后,陈智慧几乎都“泡”在工作室里,面对着电脑中的海量信息和内部平台查询筛选。他深知,仅仅凭着热爱,想做好“为缘寻找”“为爱坚守”的公益事业是远远不够的,凭着一股子钻研劲儿,他琢磨出了“爱、真、查、追、挖、圆”“六字”工作法。
“‘爱’是前提,然后体现一个‘真’字,要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才能始终如一的带着责任、敢于担当,做好这项伟大的爱的工程。‘查’是基础,在海量的人口综合信息中筛选、甄别,将业余时间叠加,才能将‘追’‘查’”到的信息逐一细化分解,最大程度地缩小查找范围,排除不可能,找出可能。‘挖’是攻坚阶段,深入研判分析,从所有可能性中找出唯一可能性。‘圆’就是等待,不能总是想看到成功的结果后再工作,不能带一丝一毫的功利主义,只要有了新的派单,就投身到新的查找工作中。”陈智慧说,每一个找寻的结果对于求助者来说是一个结束,然而对于他来说,只是帮助另外一个求助者的开始。
在经历过许多寻人过程中,有一种情感让陈智慧始终难以释怀,也是他在心中暗下决心要坚持下去的一个重要动力。“平台上有很多寻找老战友的老兵。因为当年共同的浴血奋战,使他们之间有种难以忘怀的情愫。在退伍转业后,由于当时通信条件的限制,大多数没有了联系。将近晚年,白发苍苍的老人总是割舍不下当年的遗憾,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再次见到当年与之共同战斗的战友。”
一次,在帮助寻求者查找某部队战友的过程中,因为全国同名同姓的比较多,不能确定战友最终的归属地。借助公安网的信息,虽然查到很多同名同姓且当过兵的人,但由于节目要求保密性,不能随时让寻找人辨认。陈智慧便从该部队查起,然后对海量的数据信息进行甄别、深挖,对发现的每一个线索力求查到穷尽,经过5个小时综合分析研判深挖才发现,其战友在互联网上的照片及相关情况。
这样的寻人难度很大,需要借助多种资源和方式进行综合查找、分析、深挖,往往寻找、确定一条线索就需要两个小时以上。很多时候,耗时费力之后仍旧没发现有价值的线索。可他从未想过放弃。“坚持,是对那些革命前辈最好的敬礼。”陈智慧说。
说起自己的这份特殊“爱好”,陈智慧大多只是安静地笑一笑,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没有太多的立志和激情。
“家人对我的工作一直很理解、很支持,尤其是我的孩子。他希望自己的爸爸是一个能帮助到别人的‘警察叔叔’,他希望自己也能像我一样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对我来说,已是最大的满足和安慰。”陈智慧说。
◆推荐阅读
冬季去看海!乌海这条航线将恢复
乌海市1个集体、2名个人受到自治区表彰!
创卫进行时丨集贸市场的“华丽变身”
记者:颜   慧  赵   晖  苏如娜
图片来源:央视网、海勃湾公安等
编辑:李   镇  刘思雨
审核:李   刚
监审:尤晓雷
出品:乌海日报社融媒中心
投稿邮箱:3022210396@qq.com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乌海日报官方微信

点一下,给小编加烤串!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