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音乐中如此斑斓的色彩,你看到了吗?

音乐中如此斑斓的色彩,你看到了吗?

阅读量:3635252 2019-10-21


音乐 与 绘画
总有着 千丝万缕 的联系
下面这个充满 想象 的动画配乐
一定让你沉醉在
美妙的浮想 之中~
▼在古典音乐中
特别是 交响作品 中
很容易让人产生
色彩 的联想
今天,我们来 探讨 一下
这些具有色彩感的作品
分别可以对应 哪几种 颜色?

1梦幻的金黄色
-德彪西《牧神午后》-
德彪西是印象派的开山鼻祖,他的作品充满了梦幻缥缈的感觉。最著名的管弦乐作品,非这首《牧神午后》莫属了。
作品描述了烈日当空,半神半兽的牧神躺在树荫下休息。他似睡非睡,胡思乱想,感到自己模模糊糊地进入了埃特纳山仙境。在那里,他见到仙女在舞蹈,并且和爱神维纳斯度过了魂消魄散的时刻。正当他因为亵渎神明要受到惩罚的时候,他又昏昏沉沉睡着了。这慵懒,又幻想般的画面,用金黄色来形容这首作品再恰当不过了。
2缤纷的彩色
-拉威尔 《G大调钢琴协奏曲》-
《G大调钢琴协奏曲》是拉威尔极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拉威尔是古典音乐中的配器大师,擅长用各种音色来调配它的音乐色彩。在这部作品中,拉威尔在乐器音响效果和钢琴弹奏手法上加以创新,同时借鉴了爵士乐和无调性音乐的音乐特点,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自己的音乐功底。
拉威尔非常喜欢在配器上挖掘全新的音响效果。在《G大调钢琴协奏曲》的开头,他用专门做打击乐的一样特殊乐器“鞭子”,给出了一个短促的音效。
3金属色的碰撞
-普朗克 《双钢琴协奏曲》-
普朗克是法国作曲家“六人团”之一,通常法国作曲家都会特别注重音色。普朗克的这首作品是双钢琴作品,钢琴的音色原本就为乐队加入了金属质感,而双钢琴的阵容更是加大了金属系的质感。
普朗克本人曾提到说,这首双钢琴协奏曲对于演奏者的要求极高,知道如何与乐队合作比演奏技巧更重要。传统意义上来说,双钢琴作品需要两位演奏者同时具有技巧和完美的合作感,但这部作品,由于配器上的“不同以往”。
乐团与钢琴之间的配合并不是单纯的“你一言我一语”,而是更多时候,钢琴部分一直在出现,乐队和钢琴的角色互相交织。演奏者要有足够的与乐队合作的经验,才能够把握好这部作品。
4热情奔放的橙色
-格林卡《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
《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序曲》是俄罗斯音乐之父格林卡的交响音乐顶峰之作,为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的序曲,因写作的极其出色,因此直至今日仍然是音乐会上经常演奏的曲目。
序曲以极快的速度拉开帷幕,小提琴动感十足,辉煌昂扬,热情奔放。高潮之时,管乐器的加入,音乐听起来在橙黄色的背景下,加入了一些辉煌灿烂的金色点缀。接着,大提琴低沉地拉奏起低声部的旋律线。整部作品热情洋溢,乐思十分流畅。
5浪漫的朱红色
-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爱之死-
瓦格纳在古典音乐中的地位不言而喻。这部《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首《爱之死》表现的是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在灵魂与精神上的一种超脱,达到一种新的境界,更类似于佛教文化中的“进入极乐”与基督教文化中的“升入天堂”。
这时的伊索尔德是一种沉浸在爱与超脱中的幸福状态,并爆发着内在的精神力量,甚至这种境界超脱了爱的范围,是一种无穷的难以言表的喜悦,“幸福的让人流淌出眼泪”。如此复杂深刻之爱,只能用朱红色来形容了!
6鬼魅的紫色
-肖斯塔科维奇 《第9交响曲》-
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通常以冷峻著称,有的时候会带有些许揶揄与讽刺。这部第9交响曲正是在斯大林的高压政策下创作的,在创作时作曲家内心无疑经过了一番剧烈的针扎。
这部作品的各个乐章的性格反差极大,肖斯塔科维奇这种凝重且深沉但内心极富柔情的作曲家,紫色最适合不过了!
7
麦田的黄色
德沃夏克 《第9交响曲》
德沃夏克的管弦乐作品,虽然没有华丽绚烂的色彩,却显得十分朴实可爱。如同麦田的自然,朴素。1892年9月26日,德沃夏克受美国纽约国家音乐学院创办人珍妮特·瑟伯夫人的邀请,出任纽约音乐学院的院长。一踏上美国的土地,许多新鲜事物接踵而来:不同肤色的人群,快速轰鸣的机器,飞驰的汽车在街道上川流不息,港口的船舶穿梭往来,忙乱、纷繁、紧张……这是一块崭新的大地。之后他便创作了他的《第9交响曲》。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玩乐厦门∣体验不一样的生活
您珍视的,我们看重。
您困惑的,我们解答。
充分的出行体验,寻找我们最美的初衷!
玩乐厦门私人定制,体验不一样的互动!


报名热线:小瑶:15859200114(微信同号)
报名热线:天佑:18106091378(微信同号)
报名电话:晓霓:18965126762(微信同号)
我和自然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