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上海:名人故居游、音乐游、滨江游……这些路线你走过吗?

上海:名人故居游、音乐游、滨江游……这些路线你走过吗?

阅读量:3635272 2019-10-21



在徐汇,有很多中西合璧、海纳百川的景点,可以非常直观的感受到魔都的“海派风情”。你都去过了没?

名人故居之旅
1
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淮海中路1843号)1949年春宋庆龄迁居于此,在这里迎来了上海解放。

2
徐汇老房子艺术中心(武康路393号)
通过徐汇老房子艺术中心的图片、模型、美术、摄影等反映老房子的艺术作品展示,诠释徐汇乃至整个上海老房子的历史底蕴。

3
巴金故居(武康路113号)
巴金先生一生中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正是在这里写出了《随想录》。

4
柯灵故居(复兴西路147号)
柯灵先生是中国电影理论家、剧作家、评论家。
5
衡复风貌馆(复兴西路62号)由原徐汇区湖南路街道办事处所在地改建而成,2019年5月18日正式开馆,作为衡复风貌区优秀历史文化的综合文化展陈空间,专门展现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内的百年建筑、百年人文与城市更新案例。

6
张乐平故居(五原路288弄3号)
著名漫画家“三毛之父”张乐平曾在此居住,张乐平先生创作了大量漫画、国画、年画、速写和彩墨画。

7
田汉雕像(长乐路、富民路口的街心花园内)
田汉是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作词人,他的塑像由著名雕塑家章永浩创作,与国歌作曲者聂耳雕像直线距离不超过800米。
8
武康大楼(淮海中路1836-1858号)武康大楼(东美特公寓、诺曼底公寓),建于1924年。法国文艺复兴式公寓大楼,由邬达克设计。上世纪30年代,许多电影界人士曾经租住在武康大楼里。因一部《渔光曲》而红透中国的电影明星王人美就一直居住在七楼的一个房间。赵丹和夫人黄宗英在50年代也曾经在这里居住,后来才搬到湖南路。在这里住过的,还有秦怡等知名老艺术家。

9
夏衍旧居(乌鲁木齐南路178号2号楼)
以“红色文化”和“海派文化”为主线,梳理、回顾了夏衍在上海的足迹。内容包括他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革命工作,筹建左联,参与中国共产党隐蔽战线工作,创刊《救亡日报》等。

音乐艺术之旅01
聂耳铜像(淮海中路1442号)1992年纪念国歌作曲者聂耳诞生80周年之际,由原上海油画雕塑院院长、一级美术师张充仁设计而成,命名“起来”。
2
徐汇艺术馆(淮海中路1413号)
徐汇艺术馆是一所举办美术展览、开展学术研究、典藏艺术精品、普及审美教育的公益性文化机构。建于1932年,前身为 “鸿英图书馆”。
3
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宝庆路3号)这是国内第一家以交响音乐为主题的音乐博物馆,花园洋房中的“音乐之声”。

4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复兴中路1380号)上海交响乐团是我国乃至亚洲地区历史最为悠久的交响乐团,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879年的上海公共乐队,当时被誉为“远东第一乐队”。

5
上音歌剧院(汾阳路6号)拥有1200座的上音歌剧院歌剧厅,整体采用马蹄形布局,在兼顾观众的听觉视觉感受的同时,营造了古典歌剧院经典的观演氛围。

6
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汾阳路79号)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建于1905年,是法国文艺复兴式建筑的典范,有“海上小白宫”之称,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建筑。

普希金铜像(汾阳路)建于1937年2月,是旅居上海的俄国侨民为纪念普希金逝世100周年而集资建造的。1944-1966年间数次被毁,1987年8月,在普希金逝世150周年的时候,普希金铜像第三次在原址落成。
7
“都市之光”公共艺术空间(永嘉路578号乙)风格简约、造型现代的公共艺术空间,定期展示反映上海城市风貌的艺术作品,将生活美学浸润在城市肌理中,让艺术温暖生活,为人们认知街区历史、感受城市文脉搭建平台。

8
周信芳戏剧空间(天钥桥路1198号)“周信芳戏剧空间”开启了上海京剧新篇章。曾任上海京剧院首任院长的周信芳,作为海派文化的代表人物,对上海的文化和城市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光影徐汇之旅1
衡山电影院(衡山路838号)新中国诞生后,上海新建的第一座电影院。

2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海市徐汇区安福路288号)上海唯一一家国家级专业话剧团体,由原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和上海青年话剧团合并而成。这两个剧团又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分别由著名戏剧家夏衍、黄佐临和熊佛西先生创建的。

3
上海电影博物馆(漕溪北路595号)上海电影博物馆总体面积达1.5万平方米,是一座融展示与互动、参观与体验为一体,涵盖文物收藏、学术研究、社会教育、陈列展示等功能的行业博物馆。呈现了百年上海电影的魅力,生动演绎了电影人、电影事和电影背后的故事。

西岸滨江之旅
01
徐汇滨江日晖港桥(开平路与江滨路交叉口)
南接徐汇滨江公共开放空间,北接黄浦区南园滨江绿地,是一座连接两岸滨江景观带的人行桥。

02
滨江规划展示中心(瑞宁路99号)重点展示徐汇滨江地区总体规划、生态建设、产业项目、文化设施和活动相关模型、动画、视频等内容,是徐汇滨江地区重要的展示窗口和宣传阵地。

03
北票码头旧址之塔吊(龙美术馆前)建造于1984年左右,属于北票码头的卸船机。改造过程中,西岸将外立面重新粉刷成橙红色,具有鲜明的标志性。

04
北票码头旧址之传送带(龙美术馆前)在龙美术馆的外面有一条高架栈道,西岸称之为“海上廊桥”,以前这里的煤炭运输通过塔吊吊装至煤炭传送带。为了让大众能更深切地感受浦江的美景,传送带全部被改建成了观光平台与步道。
05
龙美术馆(龙腾大道3398号)原为北票煤炭码头,是上海第一座水陆联运码头,也是上海装卸煤炭的专用码头。

06
龙华港桥(龙腾大道)设计理念基于生物仿生学原理模拟生物脊柱,具有独特的脊柱造型,故命名为"龙之脊"。因夜景五彩灯光有节奏地变换,被市民亲切地俗称为“彩虹桥”。

07
徐汇滨江海事塔(龙腾大道)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上部为观测区,下部为支持结构,也是西岸公共开放空间的至高点。以上海市花白玉兰、中国传统细口瓷器和稻穗为概念,在保留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将外观进行了装饰性的改造。
08
余德耀美术馆(丰谷路35号)原上海飞机制造厂机库,后改建为艺术馆。

09
上海油罐艺术中心(龙腾大道2380号)曾经是龙华机场的航空储油罐,后创办为上海油罐艺术中心。

来源:每日上海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