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这个国家很特别,在古代史中,也曾引领风骚过,曾经强大的孔雀王朝,在历史上也是有名的存在。在经过一批又一批的入侵者蹂躏之后,印度文明早已被毁灭,同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想要完全了解古代历史,已经不可能的了,断层太严重。
而印度最后的一次被殖民,是在十八世纪中叶,英国入侵印度,1757年,两国爆发了普拉西之战,印度很快就失掉了战争,英国开始逐渐蚕食印度,直到全部占领印度,把印度变成殖民地,东印度公司成了当时英国在远东最高的管理机构。印度陷入了英国的殖民地中,被英国人殖民了190年。不过英国很早就在印度设立了机构,但并没有殖民印度。1818年马拉塔人势力最后覆灭,印度也承认了东印度公司的宗主权。
在英国殖民这190年里,印度的文化又发生了改变,英语成了印度官方语言。许多东西学习英国的,自身的文化又抛弃了(反正也不是第一次)。除了宗教,英国把印度改造成最完美的一个殖民地,印度人却以成为英国人而骄傲。直到二战结束,印度独立起来,英国人临走时,按照宗教信仰,把印度划分成几个国家,最后分成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这种划分,留下了巨大的冲突隐患。印巴爆发了几次大规模战争,给两国人民带来了灾难。
按照这种程度,印度应该仇恨英国才对的,但现实中,印度却对英国没有仇恨,而且还特别喜欢英国,甚是想成为英国人,这又是怎么回事?
和我们相比,印度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五千年来,只有我们蹂躏别人的份,哪有别人欺负我们的?而近代史的耻辱,让中华民族铭记在心,因为我们曾经站在世界之巅,俯瞰世界的一切,我们是有自尊心和辉煌过的民族,朋友来了,我们欢迎,敌人来了,迎接他们的是战争。以历史为鉴,才能让我们重回巅峰,欺负过我们的敌人,我们不会忘记,不然就是好了伤疤忘了疼。而印度之所以没有这些,原因是:
1:南亚次大陆的统一。南亚次大陆在古代是一个代名词,那个地方分裂的多。这里的文明,也曾经辉煌一时,可是并没有完全统一,特别是南边的一小端。当英国人来了之后,帮印度完成了心愿。英国统一了整个印度,如果让印度他们自己去统一,估计现在的印度只会变成更多的国家。
因此,印度人是感谢英国人,没有英国,也没有如今的印度。别小看近代史的发展,因为那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方向和过程。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中国也因此丢掉了几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还有各种耻辱条约。如果印度是多个殖民者占领,而不是只有英国一家,那么印度能否统一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2:英国的影响力。英国人统治印度时,从头到尾帮印度改造了一番,让印度人觉得,英国的就是好的。那时的印度人也觉得英国很好,毕竟能称为日不落帝国的国家,肯定有着自身的荣耀,在给印度人灌输这种辉煌时,印度人也衷心想融入到英国中,甚至成为英国人。
而英国统治印度期间,发现了印度的种姓制度,他们觉得这个制度太好了,完全是为殖民者,殖民一个地方量身定做的,只要控制上层,下层就交给那些贵族去压迫了。而这种方法用在中国则不行,因为中国越压迫,越容易出事,中国也没有种姓制度。英国作为文明的国家,印度却没有从英国学到一些文明,反而在泥潭中越陷越深。
3:没有统一的印度文化。印度最后的一个王朝是莫卧儿帝国,这是突厥化的蒙古人帖木儿的后裔巴布尔,在印度建立的王朝。他们是从中亚进入南亚次大陆的。相当于印度文化又一次被改变,从古代历史来看,印度的文化总是在变化,每一次的入侵,带来的是文化的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种姓制度的存在。
因此,文化在印度身上是一个变数,没有认可自身的文化,也就无法战胜外来的文化。当印度自身文化无法战胜英国的文明时,他们就会崇拜英国的,这种思想在这190年里,逐渐融入到每一个印度人的脑海里。印度没有统一的文化,在文化思想上,已经彻底和英国绑在一起,就这样,他们再也恨不起英国人。
从这些都可以看出,英国彻底绑住了印度,不管从哪一方面,印度都不会仇恨英国的,如果印度仇恨英国,是不是先把英语去掉?毕竟是英语也是英国带来的,既然想要摆脱被英国人殖民过的帽子,总得里里外外的改变一番吧,而印度能做到吗?去掉英语,印度许多邦,连沟通都成问题,好比中国能去掉汉语吗?都不行,英语已经成了印度不可或缺的语言。
有的殖民地愿意被殖民,这又是怎么回事?
首先,他们认为,能被殖民,这个国家一定会比自身强大,不然无法做到。有的地方,更加喜欢被殖民,只因他们穷,然后靠宗主国的援助,生活也过的美滋滋的。在印度人里,英国曾经强大,被英国殖民,那也是正常的。
在殖民时代,一个国家如果让别的国家殖民,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仇恨,一种是崇拜。全看这个国家能不能顶得住,对于文化深厚的国家来说,更多的是仇恨,对于文化薄弱的国家来说,只能任凭宰割,最后也仇恨不起来,这就是被殖民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