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清朝关键的一战,如果鸦片战争清朝获胜,对英国有什么影响?

清朝关键的一战,如果鸦片战争清朝获胜,对英国有什么影响?

阅读量:3639859 2019-10-21


鸦片战争的爆发,东方帝国清朝,开始掉入深渊,在水深火热的深渊中挣扎着。同时也拉开中国进入近代史的帷幕,一段百年耻辱史,让中华民族永远都不能忘记的耻辱。频繁的战乱、到处的饥荒、领土的流失、丧权辱国的条约、赔偿无数的白银,都成了这一百多年里,在中国上演的一幕幕。这一切都是鸦片战争带来的后果,一段痛心疾首的近代史。
1840年,英国的军舰不远万里,来到东方,就是为了打开清朝的通商口岸。早在乾隆年间,1793年,英国就派了使者马戛尔尼来华,马戛尔尼使团,是英国第一个到达中国的外交使团,意义非凡,有着重要的作用。当英国成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时,急需开拓海外市场。而整个世界也只有清朝这边是最好的,人口多,市场庞大,加上欧洲当时有中国热,他们都认为中国是个繁荣富强的国家,都想到中国来,英国人一开始也崇拜中国人,或许和明朝开创的庞大朝贡体系有关,在这种背景下,英国使团就来到了远东。
使团的到来,本想和清朝开通贸易往来的,他们带来许多先进的东西,当乾隆皇帝接见英国使团时,英国人拿出了许多最先进的机器给乾隆看时,当时许多文官都认为这是无用的东西,是奇技淫巧东西而已。最终被乾隆皇帝以天朝“无所不有”给打发了,英国人受到打击太大,只能谈判无果回国。由于此次来华,马戛尔尼使团还有一个目的:搜集大清帝国的情报,英国是否能战胜清帝国。而现在很多人只认为清朝太过闭关锁国,造成失去了接触世界先进科技的时候。
看看当时英国使团,在谈判时所提出的六个条件,其中三个都是关于税收和贸易的问题,这还好说,另外两个还有谈判的余地。但有一个让清朝最不能接受的,英国使臣提出,要清政府:将舟山附近一处海岛,让给英国商人居住和收存货物。这明显是殖民者的思维,像英国殖民印度那样吗?先占领脚跟,然后慢慢蚕食整个中国?虽然英国使臣没写成割让,但已经暴露其野心,如果答应了,中国就是下一个印度。
再者,从来都是清朝向别人要领土的,在乾隆年间,怎么可能会答应这些无理的要求。要知道,天朝上国的思想一直弥漫在清朝上层中,割让领土那就是把自身地位降低,这会打击到清政府高层,所以,乾隆皇帝是不可能答应马戛尔尼使团的要求,乾隆皇帝一怒之下就关闭了和英国使团谈判的窗口。英国人从没受过这样的气,毕竟作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都是高人一等,至少他们是这么认为的。
谈判的破裂,英国使臣耻辱的离开,但英国人出了更狠的招:鸦片输入。大量的鸦片经过英国人手里流入中国,造成全体平民体质虚弱。经过多年的鸦片输入,让英国人赚得大量的白银。原本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成了欧洲的抢手货,当时和英国的贸易中,英国处于贸易逆差中,也就是说英国进口清朝的东西多,出口到清朝的少,加上清朝是以白银作为结算货币的,英国则采用金本位,为了能和清朝贸易,他必须在其他国家购买白银。而鸦片的输入,导致这种局面被打破,英国人获得大量的白银,毕竟鸦片是一种暴利的物品。
直到1839年,林则徐缴获所有的鸦片在虎门销毁,这就是著名的:虎门销烟。8月15日,林则徐下令禁止一切贸易,驱逐英国人出境。1840年1月5日,清朝宣布和英国断绝贸易往来。这就彻底结束了两国的贸易关系,也形成了战争的导火线。最终1840年,爆发了中英鸦片战争,结果清朝惨败,被迫签订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南京条约》。那如果清朝获得战争的胜利,清朝的局势又会怎么发展?
即使清朝赢得胜利,对清朝本身也没有多大的改变。在封建思想的束缚下,赢得一场战争的胜利,也只是保持不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局面。也没有资料显示,清朝会在1840年前后进行改革,既然没有,那即使赢得战争,也不过是保住现状而已。当然,如果清朝能看到英国的枪炮之后,突然转而学习,那就是另外的一个局面。问题早在乾隆年间,来华的英国使团,都没能让清朝学习,衰退这么严重的晚清,更没有可能主动学习的态度。
没有鸦片战争,中国的近代耻辱或许也没有,又或者拖延一段时间。如果英国输了战争,又有什么影响?
当时的英国是日不落帝国,战争的失败,对英国来说也是一个重大的影响,英国将失去了最大的市场,利润就会下降很多,中国是继印度之后,成为英国经济第二大来源。同时也是英国最想获得的商品之地,战争的失败,丝绸、瓷器、茶叶将会断货,这对英国上层来说,是不愿接受的结局。而且还有可能的是,英国会被其他帝国给联合起来打压,日不落帝国的位置可能受到动摇。因此,鸦片战争英国同样输不起,战争一输,会带来连锁反应,造成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从这些来看,这场战争对英国的影响更大,清朝即使赢了,也还是封建社会,但对英国来说,将会失去太多的东西,国力受到动摇,经济利润下降,想要的商品买不到。最后还有可能引发英国上层的矛盾,如果出现反对派,那么他们就能光明正大的指责支持派。两派的互掐,也是自损国力的表现。而鸦片战争只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接下来的是一波又一波的冲击,直到新中国的成立。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