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面试真题】对于给消费节省的学生悄悄进行补贴,你怎么看?

【面试真题】对于给消费节省的学生悄悄进行补贴,你怎么看?

阅读量:3644137 2019-10-21



某高校对一个月在食堂吃饭超过60次、消费不超过240元的学生进行补贴,补贴不用申请,也没有审批流程,直接汇入学生卡里,也没有告知学生,甚至有的学生自己都不知情。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在科技领导小组会讲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指出:“我们讲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指的是人人都有上学的机会。孔子说:“有教无类”,这根本上谈的也是教育公平。现在有更多的学子有机会参与到高等教育当中,一些家境贫困的孩子也可以通过高考进入大学接受高质量的教育,但由于家庭条件比较一般,可能生活费不多,甚至没有生活费,生活条件生活质量就比较差,为此有学学校采取了像题目当中的做法,这样的情况我们的确应该全方位、多角度地看待,深刻地分析,全面理解这一现象。
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补贴其实是好处颇多的,在经济方面的照顾,体现了学校对这些学子的关怀,给这些在学校学习的孩子改善了他们的生活的条件,让他们有更多地精力投入到高校的课业中认真的学习。不仅如此,学校为学子提供了补贴,也减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还展示了学校的形象。而且这些补贴是免申请、免审批直接转入学生卡中,这样一来不但简化了流程,提高了效率,对于一些贫困生也是一种隐私的保护,保护了贫困生的自尊心。
另一方面,为一个月在食堂吃饭超过60次、消费不超过240元的学子发放补贴,这个标准缺乏科学性,不能排除一些非贫困生可能在食堂花费节省,但在旅游或者娱乐消费过程中大手大脚,这样单一的衡量标准可能不但不能起到资助贫困生的作用,还会恶化学生的消费观念。而且缺少审批流程,也给弄虚作假的恶意操作留下了土壤,与此同时,学生因不知情,也不利于他们感受到学校的关怀,失去打造感恩之心的机会。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免俗的,单纯的经济补贴,也可能让一些自主性较差的学生,形成一定的惰性,这些都并非是这一举措的初衷了。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当然要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要让贫困生综合性的获得到一些补贴资助,让这一举措能够落到实处,发挥功效也非一朝一夕之功
第一,高校学子应该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学校给予这样的补贴,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于满足补贴的同学应该要心怀感恩,而不是一味地了解补贴的标准去骗取补贴。关键还要提升能力,让自己能够获得一些经济收入或者经济报酬。
第二,高校以及一些非盈利组织的平台,可以创造图书馆维护员,食堂协助员等服务性的工作岗位让学生能够有机会能够通过自身能力来勤工俭学。同时学校和有资质的非盈利组织平台,提供一些校外的、安全的、实践的勤工俭学的工作资讯,让高校学子自主参与其中。
第三,学校对于评估补贴的标准应该更全面,审批的流程也应当更规范。将学校辅导员,学生家长,舍友都列入评估询问对象,了解预资助学生的家庭及个人的收支情况,让真正需要学校帮扶的同学能够真切的享受到学校的照顾。
第四,政府应该在政策导向当中进行引导,充分利用政策对奖学助学提供更多的实质优惠,加大奖学助学的力度。扩大奖学助学的对象,提升奖学助学的补贴资金,让更多认真学习、品学兼优的同学,能够更好地学习,为开展“科教兴国”政策打造基础。
教育承载着国家的未来、人民的期盼。从家庭到学校、从政府到社会,都要为孩子们的安全健康、成长成才担起责任,共同托起明天的希望。


2020国考课程

国考公告已经发布!
你想在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中上岸吗?
最后两个月拼一把!
学昊名师团队助阵,
精准抓住重点  
增设一期考前冲刺课
听最好的课,考最高的分!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