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QLvCNYokLkyChCaQS1mJxeqKjkGKdknsrppQkV1XGtJgpxVrsC6d7Cuics2UsbmwCKcyicib1IThCHeBickA5HUofQ/640?wx_fmt=gif)
主题展演、特色非遗展、互动体验……10月17日,天公作美,阳光下的南充人民广场,以“传承多彩文化创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南充主题分会场活动正式开幕。此次非遗盛会将展示南充非遗“家底”,64个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集中亮相,让更多的人走近非遗、了解非遗。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7QRTvkK2qC4eqmG84rrqkMQg1HfXRwpxV4JdqVhYlEbKlBjfkuvHTiaJJ4icWEl2qfqfFYiaSAfFjAMdO6LCL6wmA/640?wx_fmt=png)
今年非遗节南充分会场活动内容十分丰富,包括非遗保护成果专题展、“巧手夺天工”传统手工艺展、“舌尖的记忆”非遗美食展等活动。
展览共设有38个展厅,在现场,观众不仅能够了解到南充市5个国家级、29个省级和部分市级非遗项目的保护成果,还能零距离接触川北大木偶造型制作技艺、顺庆区的面塑、棕编、蜀绘、景泰蓝金丝彩釉手工画、李氏古琴制作工艺;高坪区的竹编、丝绸传统织染技艺;阆中市的手工打结丝毯编织技艺等等。
更有18个非遗美食展位,顺庆区的川北凉粉、杨鸭子;高坪区的烟山冬菜、贺家空心挂面;嘉陵区的金凤白酒;阆中市的阆州醋、盐叶子牛肉等。展位展示时间从每天上午九点到晚上九点,市民们可以去一饱眼福口福。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AIwez5vlDiaHQ9meBYia7MquUJNlzjr1Q8kkrwDIPTyE1k0cf7ic67jFnsNfGicX7lReMEaClp5YCYXthyqB19ibPow/640?wx_fmt=jpeg)
“这次是我第一次在现场了解非遗文化,不但能品尝美食,还能了解传统工艺的制作过程,感觉很新鲜、很亲切。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川北灯戏《跳蹬》,它的语言、服装具有南充的地域文化特色,很有代表性,希望这门艺术能发扬光大,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非遗、传承非遗。“来现场参观的市民说。
来参展的张飞牛肉拿出了自己的最新产品,用气调工艺技术加工的牛肉熟食系列。“我们引进了德国的技术和设备,使用气调工艺后在口感、香度和嚼头上都比传统产品更好,这项技术在全国牛肉加工类产品中也是独一无二的。”四川张飞牛肉有限公司川东北片区销售经理蒲碧如介绍道,来询问和购买产品的市民很多,通过这次非遗节对于提高张飞牛肉的知名度起到很好的作用。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AIwez5vlDiaHQ9meBYia7MquUJNlzjr1Q8WXgo6osKClUtXw80aoY7yCbVV03JruH8AfcSzfbXpQcwSfYubEZmHw/640?wx_fmt=jpeg)
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川北大木偶 “熊猫队长” 让世界记住了南充,这次他们也在现场带来了30多件文创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不断创新的文创产品,让大家了解川北大木偶和南充非遗文化,能有越来越多人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中来。”四川省(南充)大木偶剧院造型师主任赵庆说到。
据南充市非遗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非遗盛会会聚了包括非遗项目传人及演职人员在内共300多名, 展示的非遗项目多达64项,其中涉及南充众多优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与此同时,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南充分会场还将在全市同步举行社区实践活动,组织演员在顺庆区长征路社区、西充县库楼社区、仪陇宏德中学、营山县西月湖社区、蓬安县下河街社区、阆中市江南社区和保宁社区、 高坪区坝上草原社区、 川北医学院等地进行非遗展演和体验, 其展演的内容包括非遗艺术项目李氏古琴、曲艺、木偶、剪纸、皮影戏、川北灯戏、翻山铰子等。
本届成都国际非遗节南充分会场活动从10月17日持续至22日,活动将分别进行“全域非遗之旅”、非遗专题保护成果展、非遗传统手工艺展等活动,其中“全域非遗之旅”分两条线路进行,一是南充—西充—南部—阆中;二是南充—营山—蓬安—仪陇, 全面展示南充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
南充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旅资源,孕育了红色文化、三国文化、丝绸文化、嘉陵江文化、春节文化。作为非遗大市,南充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民俗民间艺术璀璨夺目,具有川北浓郁的地域特色,全市有国家级“非遗”项目5个、省级项目20个、市级项目52个、县级项目125个;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4人、省级16人、市级29人。其中,川北大木偶、川北皮影、川北灯戏、川北剪纸被誉为川北民间文化艺术的“四朵金花”,享誉海内外。
来源 | 川报观察
图文、视频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若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更正或删除。谢谢!
网上全搜索总编辑邓四平 报料联系电话:1590827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