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桂飘香送温暖,文学扶贫进金寨!
金桂飘香送温暖,文学扶贫进金寨!
2019年10月17日晚,金寨县职业技术学院室内室外灯火辉煌,怒放的桂花在彩灯的照耀下,把楚个校园染成一片金色。书香、桂香、金寨的手工茶香飘满校园。
晚上七点30分,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从北京来扶贫的老师们陆续走进金寨县职业技术学校的会议室:
中国文学博士,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杨志学
北京青年报社资深编辑,记者,副主任宗德宏
当代艺术家,艺术评论家,当代朗诵家姬国胜
北京政治部歌舞团女高音歌唱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孙静
北京著名女主持人柏荷等老师与九位金寨诗人面对面座谈,传经送宝,分享交流诗歌创作、朗诵艺术。
参加讨论会的人员有:
金寨诗人,词曲作家:禹茜茜、盛先浩、潘晓春、萧九思、袁扬、 朱黎明、曾宪如、汪素珍及金寨县职业技术学院的有关领导及学生。
会议一开始北京青年报社资深编缉、记者、副主任宗德宏老师向我们介绍了,本次来金寨文学扶贫的几位老师的姓名及工作单位,并为我们捐赠了珍贵的书籍:《朗诵中国》。
接下来杨志学老师绘声绘色地为我们传教怎样写好诗歌。杨老师强调:“ 诗歌要走向大众化,不能单独地、一味地走个人情感,不能盲目地模仿先人的诗,要尽量写近代诗。近代诗要有触动人灵魂的超越感,要写能让人感动的诗。”杨老师还说:“能够写好的诗,能够遗传下来的诗,才能称作好诗。”
会议上,金寨年青作家禹茜茜、六安市作协会员汪素珍向杨志学老师请教关于怎样更好的为诗歌拟题目,怎样转折好诗的等三大要素的问题。杨老师给了我们明确的解答。杨志学说:"题目是诗歌的主题,写诗,要明确自己要写什么,必须得给有个主题,把诗写精。写诗,一定要知道转。不管是长诗还是短诗,不管是旧体诗还是现代诗,必须得转,得有跳动性、灵活性,如果是平铺直叙下来,这首诗就没看点了,就没有震撼力了!”
会上,金寨音乐家,词曲家盛先浩老师向北京政治部歌舞团女高音歌唱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孙静老师面对面提出问题,孙静老师就诗歌和音乐之间的关系作出详细分析。孙静说:“诗歌是音乐的前身。”
8点3O分,当代艺术家,艺术评论家,朗诵家姬国胜老师震撼人心的朗诵把会议带向高潮。各位老师为参会人员签字,讨论会在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最后,我就用姬老师在朗诵前的一句话作为结束语:“诗歌,就是用一个人的灵魂来震憾另一个人的灵魂!”
审核:洪玲,霍宇
供稿:汪素珍
编辑 : 汪素珍
温馨提示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
缅怀英烈守初心 ──参加徐子清、徐其虚烈士座谈会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