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昆明:过桥米线织起一座城

昆明:过桥米线织起一座城

阅读量:3649939 2019-10-21




  第一次到昆明,去前首先想到的是“过桥米线”,去后到处都看到“过桥米线”。
  有特色、能让老百姓记住并广传的食味,不是珍馐佳肴,而是跳跃在舌尖上的“街头小吃”。
  这篇推文并不是美食之旅,而是一如既往的人文之行。之所以提到“过桥米线”,是因“过桥米线”影响着我昆明之行。
  七月的昆明,湿润又清爽,气候宜人。听酒店服务员说,某些年份夏天的极端高温天气达30度,连呼让人受不了;送我到官渡古镇的“嘀嘀”司机知道我来自广东后,说几年前曾在广州打工,适应不了夏天那个热气,不到半年又跑回来了。他们的一番话,让我痛恨自己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春城”名符其实。
  “春城”四季如春,鲜花常开。
  不信且看“斗南花卉市场”,占地8000多平方的两层建筑,密密麻麻布满了鲜花摊档,见过的,没见过的琳琅满目,卖花像卖青菜,一扎扎、一簇簇摆放整齐,十元一公斤,十元三把,比比皆是。买花也像买青菜,东拣一把,西挑一斤。
  斑斓花海,清香沁人心脾,装点“春城”的不仅是鲜花,还有那布满这座城市血脉的老城区。
  昆明地处云贵高原中部,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有两千多年的建城历史。
  景星街、钱王街一带,藏掖着昆明的DNA,承载着这座城市太多的记忆和故事。国内老城开发保护都同出一辙,老街区变成商业步行街,历经百年的药铺,老宅里的“星巴克”一同存在,少了市井气息,多了游离的眼光,斑驳古朴的胸襟包容了昆明的古今。
  出门不做攻略,往往能带来意外惊喜。从“百度”临时找到的官渡古镇让我倍感意外,很多当地群众在镇里的小广场、公园长廊休闲娱乐,人文风情浓郁。
  南来北往的游客似乎与他们无关,树荫下、楼阁中,跳舞、唱歌、打牌自得其乐,和谐安详,古镇一角仿佛是另一个世界。
  八十六岁的杨婆婆,年轻时可能是镇里的文宣队员,现在唱歌虽然吐字不清,但腔调依然韵味十足,神态自若全情投入。岁月推残了她的容颜,却推不垮那颗热爱生活的心。
  
  一碗米线与我相约昆明,虽一阵风般轻轻飘过,来去无痕,但这座带着几分神秘的高原城市,魅力与风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昆明城 

  七月,是昆明的雨季,这几天,天天下雨。

  南屏步行街,一家子请老师傅“照像”。

  没有交流的爱恋不知是啥滋味,也许是我不懂,其实他们在面对面地微信聊天。

  云南的气候与土壤摧生了不少名贵药材,国人的筋骨由此而更加健硕。

  百年老店,风雨飘摇,眼前的残墙破瓦,让我们看到了来时的路。

  每到一处,喜欢钻老街老巷,品一地一俗,看一城一风情。

  在普洱茶博物馆的走廊中,一群中老年人围坐在一起喝茶聊天,桌面放着印有党徽的鲜红笔记本,听不懂他们的方言,但这种“不忘初心”的精神让我肃然起敬。

  钱王街,茶铺与“星巴克”同在。

  “飞饼”源自印度,小夫妻手法娴熟。

  走累了,饥肠辘辘,七元一份的“罐罐米线”吃了一罐再来一罐,爽滑的米线,浓稠的汤汁,完美地激活了我的味蕾。

  七月,雨水多了起来,山上的野生菌也倏地冒了出来,野生菌店食客如云。

  跟在后面拍葫芦丝被发现,她转身恼怒地对着我吹起了温柔的“阿哥阿妹情意长”,我只好羞涩地扭头走开。

  过桥米线配料讲究,生的、半熟、熟的按规矩依次放在热汤中。

  脚下的老城图,描画着昆明城的曲折进程。

  云南大学里的标志性建筑,典型的法式风格,有近百年的历史。

  对当年轰动全国的杀害同室事件记忆犹新,我总觉得,人的素质高低与学历没有必然联系,生活环境、成长过程无疑影响一生。
  滇池,在我看来就是一汪湖水。高原湖泊尤为珍贵,当年那个寻找水源的年轻猎手,被东海龙王变成小黄龙后,吐出的东海水浩浩荡荡汇成了今天的滇池,凄美的神话,化成了滇池的水,从此万物皆生机,富饶美丽。
  斗南花卉市场 

  从花卉市场走出来的买花姑娘。

  市场里的摊档井然,鲜花销往全国各地乃至东南亚多国。

  卖花像卖青菜,按斤论价。

  流动背篓,向游客推销干花,笑容可掬。

  不少游客到此选花,然后邮寄回家。

  姹紫嫣红,迷乱双眼。

  摊主说,下午花市人少很多,早上来看那才热闹。
  官渡古镇 

  古建筑地标,官渡名片,前人的智慧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中午两三点,树荫下凉风习习,广场舞大嫂陆续聚集,歌起时,舞蹁跹。

  男人们聚在一起打牌、下棋,乐享属于自己的安静世界。

  八十六岁的杨婆婆容颜已老,但快乐依然,心态与年龄无关,选取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决定权在自己手中。

  古塔下的集市。

  旅游区的牌坊豪华气派,但未经岁月的磨砺,少了那悠远隽永的芬芳。

云端之上 彩云之南

++本公众号不定期推送,敬请关注++
关于何人
何人,实名何小康,从事财经类工作,业余摄影爱好者
擅拍人文纪实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广东省摄影家协会民俗摄影委员会委员
【何人摄影】

--- 长按二维码快速识别加关注 ---
个人网站:www.gd-xmf.cn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