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重磅 | 发力新能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新增一个新学院!

重磅 | 发力新能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新增一个新学院!

阅读量:3655285 2019-10-22


“10月20日,石大兖矿新能源学院揭牌仪式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举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再添一个新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山东三所双一流、211高校之一,考入石大是不少山东学子的高考目标,今天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石大的最新动态!
先来了解一下石大的新学院!
10月20日,石大兖矿新能源学院揭牌仪式在我校举行。国家能源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张玉清,兖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希勇,兖矿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岳宝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党委书记王勇、校长郝芳等出席仪式,共同为石大兖矿新能源学院揭牌。

石大兖矿新能源学院揭牌仪式现场 杨安摄影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党委书记王勇主持揭牌仪式 杨安摄影
郝芳指出,2017年,学校进入“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这是提升学校整体办学实力的重大机遇。学校适时提出了强化石油石化学科,拓展新能源、新材料、海洋学科,升级基础和通用学科的学科布局。
建立石大兖矿新能源学院是学校在能源转型加速、国家要求建设低碳高效能源体系的背景下,进一步提升服务国家能源战略,服务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举措。
学院的成立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兖矿集团长期互相支持、友好合作的结晶,更是双方紧密合作的新起点,学校将全力支持兖矿发展,同时建好石大兖矿新能源学院,针对兖矿的需求进行人才培养设计,搭建好平台,引进高端人才,打造校企融合,多学科交叉的科研团队。
郝芳表示,学校正积极引进高端人才,也会尽更大努力引进新能源领域人才,以推动石大兖矿新能源学院建设,把学院建成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在国内领先、能够在理论技术上特别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贡献的研究型学院,办成校企融合的样板和典范,为兖矿集团发展,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为国家能源战略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长郝芳讲话 杨安摄影
李希勇指出,石大兖矿新能源学院的揭牌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战略决策、落实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具体行动,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与兖矿集团强强联合、共谋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校企、地校合作中的一件大事喜事。
石大兖矿新能源学院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与兖矿集团的战略合作进入更加紧密、更高水平的新阶段,对于培养新能源领域高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兖矿集团将本着“校企融合、协同创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原则,充分发挥自身产业优势、资金优势、资源优势,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携手共进、精诚合作,努力将石大兖矿新能源学院建成国际一流水平的综合性新能源学院,为推动我国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兖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希勇讲话 杨安摄影
张玉清指出,六十多年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不断弘扬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脚踏实地、创新图强,走出一条独具特色、高水平的学生培养和优秀人才成长之路,为我国石油石化行业输送了大批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为国家经济建设和能源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当前,国际能源格局发生重大调整,如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速能源转型升级,是能源事业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战略思想,切实加强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扎实提高能源安全的保障能力。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兖矿集团共同成立新能源学院也是适应世界能源转型和我国能源供给结构多元化发展趋势,满足国家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强化和拓展学校学科优势领域的重要举措。相信双方通过合作,能够坚持自主创新、协同创新、产教融合,加强能源基础学科与新能源学科交叉融合,积极培育新能源学科领域新的增长点和突破点,促进新能源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加快能源技术革命步伐,为国家能源生产和能源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国家能源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张玉清讲话 杨安摄影
成立石大兖矿新能源学院,是学校贯彻落实省委书记刘家义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指示精神,服务山东省“八大战略”发展需求,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的战略举措。
今年4月,学校与兖矿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石大兖矿新能源学院,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多种能源统筹布局,多学科交叉融合,新能源开发和利用基础理论、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有机衔接的科技创新高地,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基地,有重要影响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成为产教结合、校企融合的成功典范。
石大兖矿新能源学院的成立,将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早日建成能源领域世界一流、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更好地服务山东省和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石大兖矿新能源学院理事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议现场 杨安摄影
揭牌仪式后,石大兖矿新能源学院理事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议举行。会议宣布郝芳担任理事长,岳宝德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校长姚军担任副理事长。
理事会作为重大共建事项的决策机构,负责对学院进行宏观管理和领导,负责决策发展战略、发展领域、资金投向、重大项目、学院班子成员聘任等重大问题。
石大最新动态来了解一下!
双一流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140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绩效的“期中大考”之年!
2020年是国务院第一轮“双一流”战略建设绩效考核和遴选第二轮“双一流”高校建设名单的大比之年,2019年中期考核成效至关重要。
2019年10月10日,全国最专业第三方大学评价组织——安邦研究院暨安邦大学评价中心——联合中国教育智库(CETTE)来源智库京津冀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全国高校质量监测与保障联盟、中国科教评估网等在北京正式权威发布《2019安邦中国双一流大学建设绩效中期评价报告》(完整版),该报告有助于为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高校进行教育战略决策判断、2019年考研考博学子挑大学选学科等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资讯。
根据大学在知识创新、技术发明、人才培育、文化传创、道德引领等核心职能维度上的多元贡献侧重来科学调谐算法和合理协调系数,计算出中国大学竞争力指数(CUCI)并据此发布中国双一流大学排名。
其中,石大位列50!跟随小编一起看一下榜单情况吧!



评价对象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教研函〔2017〕2号)公布的137所高校,其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36所、B类6所,小计42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由于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分别在武汉、青岛、徐州和北京办学,分开统计,共计140所。
评价方法论
原则:遵循国际排名专家组(International Ranking Expert Group ,IREG)制定的“高等教育组织排名的柏林原则”(Berlin Principles>)。
方法:专家咨询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用于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确定;标准参照法、常模参照法等用于大学排名。常模参照算法主要用于TOP200(中国/全球)大学选优排名,标准参照算法主要用于TOP200(中国/全球)之外的大学竞争排名。
系统:高等教育大数据深度挖掘和处理分析系统(Higher Education Big Data DeepMining and Processing Analysis System ,HEDPS)。
评价数据来源
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大数据库WHEDD ( World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Database )子库 CHEDD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大数据库,China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Database),包括原始核心数据(2019年10月1日截止)和时序大数据(1949年10月1日-2019年10月1日)。
300余个指标观测点的数据是基于质量基础上的数量指标,即采集金字塔顶端的数据对大学进行择优排序。“塔尖数据”(Top Data)主要来自于官方公布的权威数据,如国家科技部与教育部等公布的数据、业界公认的标准数据,如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和NI(自然指数)、第三方验证的开源数据,如诺贝尔科技奖获得者数据。
评价指标体系
   5个元指标、15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30个三级指标与300余个四级指标观测点。人才培养的权重最大为0.40、科技研发次之为0.35、社会服务为0.10、文化引领为0.07、国际声誉为0.08,其中研究型大学、专业型大学、应用型大学和技职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权重分别是0.35、0.50、0.50、0.60,科技研发权重分别为0.35、0.20、0.20、0.10,社会服务权重分别为0.10、0.15、0.20、0.25,文化引领权重分别为,0.10、0.08、0.05、0.02,国际影响权重分别为0.10、0.07、0.05、0.03。

三大奖
10月10日教育部对201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会议评审结果进行了公示。

此次评审通过的项目共295项,统计结果显示,共有113所高校入选。
从总数来看,上海交通大学共计20项,位列第一位,北京大学与浙江大学均为12项,并列第三位;东南大学8项,位列第五;江南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均为6项,并列第六位。
具体统计如下:

软科排名
 2019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于2019年8月15日18时正式发布。排名展示了全球领先的1000所研究型大学,中国内地共有132所大学上榜。其中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榜上有名,位列77,世界排名从前800进入前700!



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ShanghaiRanking’s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简称ARWU)于2003年由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首次发布,是世界范围内首个综合性的全球大学排名。
2003年首次发布,今年发布的是第17版。ARWU以其评价体系的客观和透明引领了国际大学排名的浪潮,是全球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大学排名之一,在世界各地被广泛报导和大量引用,许多政府和大学从该排名出发,分析比较本国、本校的情况,采取各种举措来提升大学的国际竞争力。
2009年开始,ARWU改由软科发布并保留所有权利。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以评价方法的客观、透明和稳定著称,全部采用国际可比的客观指标和第三方数据,包括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校友和教师数、高被引科学家数、在《自然》(Nature)或《科学》(Science)上发表的论文数、被科学引文索引(SCIE)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的论文数、师均学术表现等。

ESI排名
7月11日,ESI数据库更新了2019年7月最新ESI数据(数据统计覆盖时间为2009年1月1日-2019年4月30日),这也是2019年第四期的ESI数据。据统计,全球共有5957家科研机构上榜。
++ESI是世界普遍采用的科研表现评价工具
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是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它是基于科睿唯安公司(Clarivate Analytics,原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Web of Science(SCIE/SSCI)所收录的全球12000多种学术期刊的1000多万条文献记录而建立的计量分析数据库。
目前,ESI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普遍用以评价高校、学术机构、国家/地区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工具之一,其数据库以学科分门别类(共分22个学科),采集面覆盖全球几万乃至十几万家不同研究单位的学科。
百强高校国际排名稳步前进
从统计数据来看,本期(2019年7月)百强高校ESI综合排名相比上一期(2019年5月)有一定幅度进步。
相比2019年5月份,百强高校除30所退步、8所保持不变外,其余62所国际排名均保持进步,这也表明国内高校整体科研实力在进步。
本次全部高校新增ESI前1%学科数和详细学科,以及前1‰学科数据可以登陆青塔网(https://www.cingta.com)首页和排名板块查看。
2019年7月的各校ESI综合排名情况如下:

关于石大,再来看看官方介绍
石大的实力是这样的学校简介
中国石油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是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教育部与五大能源企业集团公司(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神华集团、延长石油)共建、教育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校。学校是一所以工为主、石油石化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学科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文学7大门类,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2个一级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历史沿革
中国石油大学于1953年在北京建校,时称北京石油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1969年,学校迁至胜利油田所在地——山东东营,更名为华东石油学院。1981年6月在北京石油学院原校址内成立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1988年,学校更名为石油大学,逐步形成山东、北京两地办学格局。2004年8月,教育部批准石油大学(华东)立项建设青岛校区。2005年1月,学校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学校完成办学结构调整,主体转移到青岛校区。

办学条件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3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700余人。有两院院士11人,博士生导师175人,教授、副教授1000余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5人,“外专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5人(领军人才3人、教学名师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2人,“长江学者”青年学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0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4人;“泰山学者”16人(攀登计划专家2人,特聘专家11人,青年专家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4人。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2个,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山东省教学团队11个。
学校现有各类科研平台、实验室(中心、基地)80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参与共建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6个(其中建有分室4个),各类省部级科研平台18个,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点实验室、研究室(中心)17个。学校拥有完善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

人才培养
学校拥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6万余人,其中本科生近19000人、研究生6000余人、留学生1300余人,函授网络在籍生8.7万人。
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培养了20多位两院院士以及一大批石油石化行业领军人物和工程技术骨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较高国际影响力。《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的世界500强企业CEO母校排名,学校列全球高校第35位、中国高校第6位;恢复高考40年来,本科毕业生当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人数,我校居全国高校第20位。毕业生离校就业率连续23年保持在90%以上,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并入选50所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学科布局
学校现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等4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地质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地球物理学等6个一级学科进入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全国前十名。学校建有研究生院,有12个教学学院(部),63个本科专业。有11个博士后流动站,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种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9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科学研究
学校坚持以国家能源需求、海洋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战略支点,优化学科布局,加强平台建设,追求学术卓越,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以来,学校承担能源领域国家863、97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油气重大专项等国家层面的项目28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60余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17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课题9项,“973计划”项目1项,科技部创新方法工作专项项目1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3项。学校能源领域基础研究和原创性研究能力明显提高,“十二五”以来,共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41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奖10项。
学校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已与国内70多家地方政府、大型企事业单位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学校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全国64家),依托东营园、青岛园、克拉玛依园,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安全监管监察学院(青岛)。学校重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校办企业山东石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石大胜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既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也是石油石化行业重要的科研中试及工业试验基地。

国际交流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与文化交流,已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等31个国家和地区的141所高等院校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实质合作交流关系,与60多所海外院校开展了包括交换学生、联合培养、攻读学位、专业实习等在内的60多个学生海外学习交流项目。借助“一带一路”高校联盟、“中欧工程教育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国-东盟教育培训联盟”、“环黄海地区东北亚高校联盟”等平台,推动与联盟高校成员的实质性合作交流。学校与塔吉克斯坦冶金学院共建孔子学院。拥有“油气田开发工程”等5个“111计划”创新引智基地,“先进石油技术国际培训咨询中心”、中沙炼油技术合作研究中心等10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和7个青岛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学校每年公派出国访问、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师生1700余人次,邀请来校访问、讲学的境外专家500多人次,举办国际及双边会议10余次。

发展愿景
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从办学实际和“双一流”学科建设规律出发,确立了“两步走”的战略目标,即:到2023年,建校70周年时,若干学科居于国内领先,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2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基本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到本世纪中叶,建校100周年时,能源领域更多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全面建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建校65年来,学校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坚持特色发展,开放发展,和谐发展,正在向着“石油学科世界一流、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奋力迈进。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官方微信
提醒一下:大家可以根据下方名片里的群号加入我们的“山东商报高考交流群”,进群的时候要正确填写验证信息,小编在群里等着大家!

如果觉得本文有帮助,点个“在看”,
或者转发分享至“朋友圈”,让更多人看到↓↓↓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