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院校介绍--苏州大学

院校介绍--苏州大学

阅读量:3655301 2019-10-22


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列高校,是教育部和江苏省政府共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苏州大学前身是Soochow University(东吴大学),是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举办的大学,在中国最先开展法学(英美法)专业教育、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硕士学位,也是中国第一家创办学报的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由东吴大学之文理学院、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之数理系合并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学校更复名苏州大学。其后,苏州蚕桑专科学校(1995年)、苏州丝绸工学院(1997年)和苏州医学院(2000年)等相继并入苏州大学。
本文目录:本文篇幅较多,可自行跳转至感兴趣内容。
评分
基本信息
特色专业
导师信息
历年分数线
学硕专栏
加?组织
【评分】
药学  B+
护理学  C+
基础医学  B+
临床医学  B-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C+
【基本信息】
苏州大学医学院(Medical College of Soochow University)位于苏州工业园区仁爱路,前身为以放射医学为鲜明办学特色的原苏州医学院,后者前身是创办于1912年的南通医学专门学校,于1957年迁址苏州成立苏州医学院,2000年4月并入苏州大学,至今已有90年的办学历史。截至2013年,学部设有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等5个学院和3个临床医学院,共拥有教职工510余人,其中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江苏省“特聘教授”1人等英才。
师资力量
学院共有前后期教师865人(学校编制226人,其中后期118人),其中正教授46人,副教授160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29人,硕士学位者269人。在编教师队伍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40人,硕士生导师148人。
学院设有江苏省血液研究所、苏港合作苏州中药研究所、生化工程研究所、医学生物技术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儿科医学研究所、核医学研究所等7个研究所,器官移植中心、血液透析中心、肝病防治中心、介入治疗中心、心理卫生中心、核事故医学应急中心、临床药物监测中心、创伤急救中心、高级专家会诊中心等10个研究中心。
学院重视与国内、国际的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99年以来聘请国外和港澳台专家30人为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邀请国内外专家教授来校短期兼课或作学术报告,举行学术报告126次。注意发挥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开展业务咨询、技术服务和科普活动等,社会反映好。与香港合作的中药研究所出成果育人才,取得可喜成绩。
学科建设
截至2013年,医学部共本科专业13个,专业方向4个,其中有江苏省品牌专业1个,江苏省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医学部拥有省级实验室教学示范中心3个,附属医院15所(其中直属附属医院3所),教学实习点100多个;生物类校外实习基地18个。[2]
截至2013年,医学部有教育部创新团队与工程中心各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1个,江苏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2个,市重点实验室10个,市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3个,校级科研创新团队4个,校级科研机构24个。
截至2013年,医学部共拥有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一级学科专业学位博士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6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75个,专业学位硕士点6个。有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4个,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个。
对外交流
苏州大学医学部是国内创办最早的医学院校之一,是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医学部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及香港、台湾等地区的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交流与长期的合作关系。
【特色专业】
1.血液病学(内科学):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病学学科(以下简称苏大血液病学科) 由我国血液学先驱和奠基人之一陈悦书教授创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1963年陈教授在苏州医学院建立了血液研究室,并在上世纪60至80年代,对白血病的诊断和联合化疗方面做过许多开创性工作,对江苏省乃至全国血液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取得了国内公认的学术地位,享有很高的声誉。1981年阮长耿教授在苏州医学院建立了国内第一个血栓与止血研究室,并在血栓和止血领域内取得了重要成果和突出进展,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在此基础上,由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卫生厅批准,于1988年正式成立江苏省血液研究所。该学科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江苏省卫生厅血液学临床医学中心、江苏省科技厅血液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和血液学协同创新中心,2007年成为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学科亦是卫生部指定的血液专科医师进修基地。自1965年起,已举办血液病进修班32期,为全国各兄弟单位培养血液专科医师430名。目前,该学科每年举办四项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2.骨外科:骨外科国家级、部级重点学科,苏州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在董启榕教授带领下,骨科率先在苏州地区开展专业化建设,已建设成脊柱、关节、手足外科等专业组,涵盖骨科的各个领域,完成对创伤、畸形、肿瘤、退变等多种疾病的诊治。骨科科研力量雄厚,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题2项,卫生部科研基金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苏州市科研题9项,先后获得科技成果奖数十项,其中“脊柱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获得国家科技部二等奖。先后在省、全国杂志及省以上学术会议发表论文300余篇,国际会议7篇,其中SCI文章发表6篇,主编及参编专著8部。
3.放射医学:苏州大学放射医学国家重点学科主要从事电离辐射生物效应及机制、辐射损伤诊治及防护方面的研究工作。“十五”期间,本学科还被评为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以及江苏省“重中之重”学科。放射医学学科的建设始终坚持以电离辐射所致机体放射损伤效应为主线,以放射生物学为基础,以放射损伤综合救治为目标,系统深入研究放射损伤及防护与救治的机理,将放射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相关学科有机整合,相互交叉、渗透和融合,从而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集教学、科研、医疗于一体的放射医学关联学科群。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以国际知名学者为学科带头人、在本学科领域有较大影响力以及国内放射医学领域最为齐全、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最为活跃的学科梯队。“十五”期间,本学科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43项,其它委托项目67项;获得省部以上奖励7项;有近50篇论文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出版教材、专著11部;获发明专利2项。本学科在放射损伤效应与机理、电离辐射剂量估算、放射损伤救治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基础研究成果和具有开发前景的应用研究成果,为我国放射医学与防护人才的培养,为国防事业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4.妇产科学:苏大附一院妇产科是江苏省重点学科,临床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是卫生部委托的华东地区妇产科医师进修班。妇产科省级继续再教育点。产科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在病理性产科、产科并发症及合并症的诊断及治疗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妊娠特有肝脏疾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获核工业部科技成果三等奖。AFLP的病理、诊断、预防及治疗的研究成果,获核工业部三等奖。羊膜腔灌注治疗治疗羊水过少的研究成果获省科委先进技术引进三等奖。在新生儿窒息方面,血清髓鞘蛋白质含量的研究为研究新生儿窒息程度提供了一项客观依据。在妊娠合并症的诊治,特别是妊娠合并血液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挽救了数百位母婴的生命。开展经皮髂内动脉插管栓塞治疗产科大出血,成功率达100%,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处理其他产科危急重症方面,如妊娠期高血压、重度子痫前期、子痫、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也都有独到的技术。
5.儿科学:苏州大学儿科学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院系合一的综合性儿科医学院。1986年以来已获儿科学硕士点和急救医学硕士点。医院以儿内科、儿外科为主体,医技科室20余个和儿科研究室、儿童哮喘防治中心、儿童心血管中心、儿童康复中心、儿童肿瘤中心、儿童营养中心。血液专科列为江苏省重点学科;新生儿、肾脏专科为苏州市重点专科;心脏、呼吸内科、小儿外科等专科在国内、省内享有较高声誉。医院在解决疑难杂症和抢救重危病人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专业齐全,技术力量雄厚,医疗设施先进,学术水平较高。是苏州市及临近地区儿童治疗、抢救、预防保健中心。改革开放以来,出版了10余本重要论著,发表重要论文900篇,获得20项科研成果。  
6.呼吸内科:是江苏省和苏州市重点医学专科,江苏省卫生厅医师进修基地,内科硕士和博士点。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的基础临床研究及肺癌的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是我科较早开展的传统临床工作。早在1992年即已开展肺癌细胞的染色体检测,1994年开展痰液癌基因与抑癌基因检测,为寻求肺癌的早期诊断以及免疫治疗做出了积极探索和深入研究。现任学科带头人为黄建安教授,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委员、江苏省呼吸学会副主任委员和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委等职务。在肺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方面具有较高的造诣,主持包括国家自然基金在内的数个研究项目,培养已毕业及在读博士研究生10余名,硕士研究生30余名。共获厅级科技进步奖多项。
【导师信息】
苏州大学的导师信息给出的也是很详细,将每一个培养单位的导师信息单独给出,然后会把每一个科室的所有导师的详细信息公布出来,上面也会有导师的邮箱,方便考生可以提前联系导师,不用很麻烦的在网上寻找导师的邮箱。当然,导师的研究项目以及学术成果发布出来,也算是让考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喜欢的导师。
导师信息:http://yjs.suda.edu.cn/8382/list.htm
 
  【历年分数线】
学术学位类
学科门类(专业)名称
A类考生①
总分
单科(满分
单科(满分
=100分)
>100分)
医学(不含中医类照顾专业)
305
43
129
中医类照顾专业④
305
42
126
 
专业学位类
学科门类(专业)名称
A类考生①
总分
单科(满分
单科(满分
=100分)
>100分)
医学(不含中医类照顾专业)
305
43
129
中医类照顾专业④
305
42
126
 
【学硕专栏】
645西医医学综合(自命题):《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
内容含生理学(100分);生物化学(100分);病理学(100分);
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问答题。
苏州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
初试
621 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上、下册,王镜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845 细胞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 ,翟中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666 生物化学(农)
《生物化学》上、下册,王镜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882 动物生理学
《动物生理学》(第三版),杨秀平、肖向红、李大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870 生物信息综合(包括生物信息学基础、数学、计算机、生物化学)
1. 《生物信息学》第三版,陈铭主编,科学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2. 《生物化学》上、下册,第三版,王镜岩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340 农业知识综合二
《动物生理学》(第四版)陈守良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动物繁殖学》高建明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年。
859 普通动物学
《普通动物学》(第二版),张训蒲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
860 鱼类增养殖学
《鱼类增养殖学》,王武 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2011年。
复试
分子生物学
《现代分子生物学》第3版,朱玉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普通动物学
《普通动物学》第2版,张训蒲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
生理学
《生理学》第9版,王庭槐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
蛋白质组信息学
《简明蛋白质组学》,何华勤主编,中国林业初步社。
动物生产学
魏国生主编,动物生产概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年。
水产学概论
《水产养殖学概论》,蔡生力主编,海洋出版社,2015年。
 
 
【加?组织】
联系电话:0512-65227655、65227656
传真电话:0512-65227655
研究生院地址:苏州市十梓街1号苏州大学校本部蕴秀楼
邮编:215006
 
 
苏州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各专业拟公开招生人数
(023)医学部
(071000)生物学
全日制
70
(023)医学部
(077806)放射医学
全日制
12
(023)医学部
(083100)生物医学工程
全日制
6
(023)医学部
(086000)生物与医药
全日制
10
(023)医学部
(090500)畜牧学
全日制
3
(023)医学部
(095133)畜牧
全日制
2
(023)医学部
(095134)渔业发展
全日制
2
(023)医学部
(100100)基础医学
全日制
8
(023)医学部
(100106)放射医学
全日制
12
(023)医学部
(1001J6)医学系统生物学
全日制
1
(023)医学部
(100400)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全日制
15
(023)医学部
(100700)药学
全日制
20
(023)医学部
(100900)特种医学
全日制
1
(023)医学部
(105300)公共卫生
全日制
10
(023)医学部
(105300)公共卫生
非全日制
20
(023)医学部
(105500)药学
全日制
20
(023)医学部
(120402)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全日制
1
(024)附属儿童医院
(100202)儿科学
全日制
5
(024)附属儿童医院
(105102)儿科学
全日制
27
(025)附属医院
(100201)内科学
全日制
17
(025)附属医院
(100203)老年医学
全日制
1
(025)附属医院
(100204)神经病学
全日制
3
(025)附属医院
(100205)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全日制
1
(025)附属医院
(1002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全日制
5
(025)附属医院
(100208)临床检验诊断学
全日制
4
(025)附属医院
(100210)外科学
全日制
20
(025)附属医院
(100211)妇产科学
全日制
7
(025)附属医院
(100212)眼科学
全日制
1
(025)附属医院
(100213)耳鼻咽喉科学
全日制
1
(025)附属医院
(100214)肿瘤学
全日制
4
(025)附属医院
(100217)麻醉学
全日制
2
(025)附属医院
(100218)急诊医学
全日制
1
(025)附属医院
(105101)内科学
全日制
32
(025)附属医院
(105103)老年医学
全日制
1
(025)附属医院
(105104)神经病学
全日制
9
(025)附属医院
(105106)皮肤病与性病学
全日制
3
(025)附属医院
(1051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全日制
14
(025)附属医院
(105109)外科学
全日制
52
(025)附属医院
(105110)妇产科学
全日制
5
(025)附属医院
(105111)眼科学
全日制
2
(025)附属医院
(105112)耳鼻咽喉科学
全日制
1
(025)附属医院
(105113)肿瘤学
全日制
12
(025)附属医院
(105114)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全日制
1
(025)附属医院
(105116)麻醉学
全日制
3
(025)附属医院
(105117)急诊医学
全日制
4
(025)附属医院
(105127)全科医学(不授博士学位)
全日制
1
(025)附属医院
(105128)临床病理学(不授博士学位)
全日制
1
(025)附属医院
(105200)口腔医学
全日制
2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