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中国林学会国家公园学术研讨会暨国家公园分会成立大会今日在昆明召开

中国林学会国家公园学术研讨会暨国家公园分会成立大会今日在昆明召开

阅读量:3663514 2019-10-22


点击上面  “自然秦岭”  关注更多内容

◎原创  

2019年10月21日,中国林学会国家公园学术研讨会暨国家公园分会成立大会在昆明召开。会议由中国林学会、西南林业大学主办,中国林学会国家公园分会、西南林业大学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承办。来自全国相关行业的领导、专家和学者15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主要任务是:进行国家公园学术研讨,成立中国林学会国家公园分会。
会议一开始,首先完成了选举事项。选举结果:中国林学会国家公园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郭辉军  副理事长:雷光春、唐芳林、吕植、谭正洪、胥辉、杨锐、周杰、赵新全、钟永德、钟林生秘书长:胥辉

学术研讨环节,尹伟伦 院士首先做报告。他报告的题目是:“国家公园建设的国际范例与实践”。他指出,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是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的物质基础,是生态文明制度示范的先行先试区,是生态文明因地制宜的创新实践区。他认为,国家公园建设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一是如何科学保护,二是如何统筹管理。尹院士以全球生态系统的视角,深度解读了什么是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等。

国家林草局昆明勘察设计院 唐芳林 院长报告的题目是:“中国特色国家公园体制”。他系统回顾了国家公园发展历程和当前试点工作进展情况。他说,国家公园顶层设计的主要工作是:统一管理机构,出台相关政策、制定全国总体布局方案,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形成资金管理机制等。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目的是:保护自然,服务人民,永续利用。
国家公园的管理目标是:守得住青山绿水,富得了一方百姓,迎得来八方宾客,对得起子孙后代。

中科院三江源国家公园学术院长 赵新全 研究员报告的题目是:“三江源国家公园区域功能的理论与实践”。主要内容包括,1.背景及问题;2.生态系统管理原理;3.N%理论及实践。报告通过对野生牦牛与家畜牦牛进食量的观测,结合草地生产力,以羊单位为基本换算量,研究提出了三江国家公园区域功能优化方案。

清华大学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 杨锐 教授报告的题目是:“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六项特征”。这六项特征是:1.时代背景:生态文明时代;2.地理环境: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独特的人文环境。生物多样性高。东西差异大;3.动力机制:自上而下的动力机制。强力快速推进;4.基本目标:生态保护第一;5.地位/规模:“主体地位”,“严格保护”。总体占地规模庞大。个体占地范围巨大;6.管理难度:人口庞大。土地权属复杂。贫困、民族问题。

西南林业大学 叶文 教授报告的题目是:“云南国家公园建设探索”。他讲,云南国家公园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美国国家公园建设也可以理解为是出于政治的需要。对于一个历史短浅,文化稀薄的国家来说,建立国家公园,“为了人民的福利和享受”,有助于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何尝不是一种国家文化。从政治角度讲,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下午钟永德、张玉均、杨桂华、谭正洪、杜娟、罗芬、李鑫、李鹏和吴亮9位教授、专家做了精彩演讲。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