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杨亚平:资深新闻编辑、记者,重庆市作协、四川省作协会员。
在《散文家》、《星星》、《四川文学》、《红岩》、《山花》、《中国诗人》、《绿风》、《诗潮》、《雪莲》、《中国青年报》、《香港文汇报》、《四川日报》、《重庆日报》、《成都晚報》、《西安晚报》、《昆明晚报》、《貴陽晚报》,《國際藝術新聞網》、《世界華文媒體》、《加拿大和世界報道》、《多倫多新聞網》、《法國和世界新聞網》、《紐約都市新聞網》、《美國西部新聞網》《中國華人傳媒網》等國內外公開發行报刊、平臺发表诗歌、詩評、散文、人物特写、报告文学近200萬字。出版有诗集《浪花上的情结》、报告文学集《敬礼,建设者》。

带我走进文学殿堂的人
——此文献给著名文学翻译家邹绛
杨亚平
那是上世记的1973年初冬,我父亲的老朋友,著名诗歌翻译家邹绛伯伯又来到我家,他在西南师大教学,(西师大教授、博导)每周要回到渝中区观音岩家,每周也必到我父亲家中和家父小聚,畅谈中外诗歌……
重庆北培的西南师大,那真是人杰地灵。
在中国诗坛上,这西师大诞生了三位蜚声中外诗坛的人物,这三位就是我国著名诗人方敬、著名诗翻译家邹绛、著名诗评家吕进。
这西师“三杰”中,诗人方敬和诗翻译家邹绛和家父是同时代人,诗评家吕进则要小得多。
诗人方敬到渝中区几乎都要到家父这里小聚,并一定会在家父卧室午睡;
翻译家邹绛每周回观音岩家午饭后,下午是必到家父这里小聚,虽从不在家父这里午睡,但一定会吃晚饭……
这二位伯伯比家父大几岁,所以家父象招待老大哥样热情。
他们半个多世纪为诗歌的无数次聚会、探讨、争论,跨越了民国至今二个时代,跨越了建国以来,许多政治上的狂风暴雨……
这旷世的对诗歌的挚着,这旷世的诗人之间的友情,真今我辈汗颜,真今我辈起敬!
这邹绛伯伯在上世纪民国年间,我18岁的父亲,(当时是个很土的文艺青年)从老家岳池县、同兴乡进重庆城四处找饭碗时,他主动帮父亲找到了在《时事新报》当记者的工作,所以父亲对他,那是特别的感恩……
那邹伯伯的家在观音岩,他那几个儿子,(延白、延万、延成)是我崇拜的对象。因他家养有狗、猫、猴子、野鸡,还有一大池各种观赏鱼,所以我和发小加邻居加同学刘浚兄,常到他家玩……
他俩谈了许多的中外诗歌的话题……
邹伯伯突然笑眯眯的问我:“亚平,最近在读什么书呢”。我说:“才读了《青春之歌》、《林海雪原》……”
邹伯伯微笑着从他手提包里拿出一本书,对我亲切地说:“亚平,你读下这本,希望你以后多读点外国文学。”
就这一句话和这本书,改变了我的人生三观,至今,我还在享受人类这最高的精神“福利”。
当天晚上,我睡在床上,开始读邹伯伯送我这本书……
这中篇小说开篇的描写历史、地理、人文的文笔,就使我惊叹不已。
当这人类最伟大的作家,描写的人类最伟大的爱情故事,在文字中对我倾诉时,我不知不觉就流泪了……
这几万字的中篇说,我“一口气”连连续读了二遍。
读完这爱情故事,我靑春的心灵,完全被震撼了!
这时,我才发现,在中国以外,还有伟大而瑰丽的爱情,还有文笔更生动形象,更精采绝伦的描写,更今我惊讶的文笔与文学!
这本中篇小说就是《卡门》,作者就是蜚声全球的,法国中篇小说的杰出代表人物一一梅里美!
梅里美的文笔简洁凝练,情节集中,用字用句高度精练,惜墨如金,短小的篇幅里表现出了巨大的社会问题和深刻的阶级矛盾!
梅里美喜欢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这独特的叙述方式引我入胜、令我惊叹不已!
读了《卡门》之后,我才知道中国近当代小说家和世界级小说大师的差距,我才深知,这文学和艺术没有国界和民族之分。
邹伯伯亲切的给我讲:“欧州文艺复兴后,出现的文学巨匠,你都应读下……”
我紧接着又贪婪地读了狄更斯、泰戈尔、维吉尔、福楼拜、屠格涅夫、陀思耶夫斯基、易卜生、荷马、雨果、塞万提斯、普西金、巴尔扎克、歌德、但丁、沙士比亚、列夫托尔思泰、契诃夫、司汤达、大仲马、小仲马、莫泊桑……
契诃夫与莫泊桑这两位人类短篇小说最优秀大师的选集,我更是读过好几遍。
正是因为邹伯伯当年给我推荐的《卡门》这部中篇小说,正是因为邹伯伯当年一席话,我才真正被文学璀璨的光芒打动和吸引,我才和文学结下了终生的情缘……
我才在我的青年与中年时代在《香港文汇报》、《中国市容报》、《中国医药报》、《四川日报》、《四川工人报》《成都晚报》、《重庆日报》、《重庆晚报》、《重庆晨报》、《重庆商报》、《重庆工人报》、《重庆法制报》、《重庆公安报》、《西南工商报》《西南经济报》、《西安晚报》、《昆明晚报》、《贵阳晚报》、《包头日报》、《红岩少年报》、《企业报》、《厂长经理报》、《红岩少年报》、《新闻汇报》、《环境保护报导报》等报以及《四川文学》、《重庆文学》、《中国诗人》、《红岩》、《星星》、《绿风》、《雪莲》、《百花园》、《嘉陵江》、《乌江》、《巴山文学》、《凉山文学》、《艺术广场》等文学刊物,发表了一批文学作品……又出版了诗集《浪花上的情结》,报告文学集《敬礼,建设者》。
我才一步步走进了《渝中区作协》、《重庆市作协》、《四川省作协》神圣的大门……
邹伯伯早在上世纪40年代读武汉大学时,就翻译出版了惠特曼的《战鼓集》和莱蒙托夫的《童僧》等诗集和长诗; 50年代他又翻译出版了《黑人诗选》,聂鲁达《葡萄园的风》,苏联《和平的旗手》、《凯小巴巴耶夫诗选》,蒙古《苏赫一巴托尔之歌和苏联《初生的太阳》等诗集,他还翻译过长篇小说,他也发表过不少诗歌。
家父对邹伯伯的评价非常难得的高。
他说:“当我从农村来到重庆城生活、生存危机时,邹绛帮助了我; 周绛是个品行难得的老好人,他象我的老大哥;他翻译的黑人诗歌,那是在全国独树一帜、举世公认的,他做学问的严谨、认真,是令我敬佩的。”
邹伯伯生话简朴得难与凡人相比。我到西师他家中,一间20左右的房间,除了一张床和一张桌外,全部是书,那书多得无处不在。
有一次我编辑一本画册,要中英对照文字说明,我到西师新诗研究所请周伯伯帮忙,到了中午,周伯伯请我吃饭,那菜就是把肉切成两大块,用清水煮后再放点酱油,我和他各自一大块……那时没有天然气,他房门外地上,有个小煤灶,他就是在门口做点极简单饭菜。
他穿着更不讲究。半个世纪之内,这那么两套,就这般青蓝二色……
秋冬季节,他头上永远戴着那顶戴了几十年的,深蓝色的中式老呢帽。
他把毕生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文学翻译事业。
西师外语学院孙法理教授曾感概地说过:“邹绛就是一个圣人”。
邹伯伯是我国文学界公认的最优秀,最著名的文学翻译大家,他50多年前给我的一席话,他让我读的《卡门》这本书,使我真正热爱上了文学,使我成长为一位可以业余创作点文学作品的人。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的邹伯伯也早已远行去了……
每当我耳里传来比才的蜚声全球的激情澎湃的《卡门》主题曲时,我脑海都会出现邹绛伯伯高大的身影;
都会看见他,在当年在西师《新诗研究所》那间书籍堆积如海的,简陋小房间里,弓身耕耘的场景;
都会想起,四十多年前,他递给我小说《卡门》的温暖情景……
啊,光阴真的似箭。没有一官半职的,从不追求名利的邹伯伯早已轻轻地远行去了……
我今生我最荣耀的是:在这金钱至上的时代,我享受到了那些权贵和富人们享受不到的,人类更高的精神财富时,我更加怀念,这位伟大而辛勤的诗翻译家,这位带我走进文学殿堂的人!
我缅怀,我追思为我带路,为我指路的前辈恩师。
回想起这位从不追求名利与金钱,没有一官半职,头上和脖上没挂任何头衔,生活从不享乐,把文学翻译融入生命的邹绛伯伯。
我真的是看见了:现当代中国文坛中,那一头埋头耕耘的老黄牛。
二稿2019年10月

作者往期文章导读
杨亚平:许世旭教授的眼泪
美丽得就是这个诗化的“背影”
杨亚平:弹琴的人
你留下的歌声永在我心间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词人庄奴老先生的微笑

(点名字阅读编委作品)
名誉顾问:杨 炼
总 编:木子(枫叶丹)
编 辑: 阿 静 雪 儿 河汉女
宣 传: 黄龙 大漠烟云 老道士 静水流深
作家诗人:《作家诗人名录》(典藏版)
总编微信:tiantian19890902
投稿须知
1、投稿信箱241618280@qq.com 作品+简介+照片+微信号,请在邮件主题处注明“授权文学沙龙开通原创”(不同意授权原创,请勿投稿)。三日未刊发,可自行处理。谢绝抄袭、一稿多投、违法及侵害他人权益内容,文责自负,与本平台无关。
2、“赞赏”金额少于10元不结算(含10元);超过10元,2/3为作者稿费,1/3用于平台运转和发展,无赞赏则无稿费,文章发表后第四天晚上结算,第五天起,后续赞赏不再发放,不同意此规则者请勿投稿。稿费红包24小时不领取,视为自愿赞助平台。
3、编辑部有文稿编排、版面设计权利,不负责校阅修改文稿、不提供制作预览。发表20篇以上的作者,可申请制作个人微刊文集。
4、以上文字为杨亚平原创授权刊发,插图来自网络,版权为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我们。版权问题请咨询张立山律师,微信15352400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