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命女人》已经收官,但它引发的讨论度还在一波波发酵。
大结局当晚微博实时讨论度超高,在热搜榜“盘踞”了很长时间。

还顺带着“搞瘫”人人视频,1小时候内修复bug,想必程序猿一定压力超大。

近几天还有硬核直男复刻刘玉玲妆容。

从播出道收官,这部剧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从全网资讯数量可以发现,与其相关的发文量已超5万。

而截止本月18日其百度指数更是达到当周最高值,资讯指数持续走高,各个数据都在说明一件事:即便是已经收官了,但由它引发的话题度并没有因此终止,相反,讨论范围已不仅限于行业内。

这部海外剧凭借着三个女人的故事,又让国内观众嗨了。当然,这不是海外剧女性群像剧第一次引起广泛关注,《欲望都市》《绝望主妇》《女子监狱》《都市女孩》等都曾是此类剧集的优秀代表。

而纵观近期我国影视剧市场,此类作品也受到重视,开始大批量筹备。

在前不久举办的湖南卫视2020年招商大会上,《二十不惑》《流金岁月》这两部女性群像剧被纳入金鹰独播剧场,引发了网友的无限期待。另外,同类型的《亲爱的自己》开机不久,刘诗诗、朱一龙两位主演就掀起了戏份之争,《他其实没有那么爱你》正式官宣主演阵容······越来越多描写女性的作品正在走向观众。

据金牌经纪人(y-agent)统计,仅2019年下半年就有超十余部女性群像剧作品已经被提上拍播日程。作品类型从聚焦青春成长到关注女性婚姻、事业、友情,故事时代从民国横跨当下,演员年龄层也被提升到了超50岁,关于女性的方方面面,基本都有所涉及。
可见,此类作品已呈现出“井喷”现象,将成为明年荧屏的重要类型。

女性群像剧:出圈难上加难
在此之前,我国并非没有优秀的女性群像剧,早期的《红楼梦》《还珠格格》《粉红女郎》《好想好想谈恋爱》都曾风靡一时,留下了多位经典的荧幕形象。近年来,这类作品的数量虽然下降了,但依旧不乏《欢乐颂》《我的前半生》等直击女性痛点的剧,一经播出就引起了强烈反响,其社会话题更是吸引全民讨论。
前有成功案例,现在又依靠正向的创作环境,女性群像剧的未来看似一片光明,但要明白的一点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作品都能打响女性题材的第一枪,成功突围而出。

女性群像剧,顾名思义,一部剧中多个女性各自不同的故事穿插交错,使剧情共同推进下去。也可以理解为没有绝对的主角。这意味着,比起另外一些题材,此类作品的难度系数反而更大,从创作者到观众,考量的维度只增不减。
1、人物刻画落地,故事多线条同时进行,需要编剧深厚功力。
纵观开始筹备的这些剧,除《传家》的故事设定在民国之外,剩余皆聚焦现实,这对编剧的要求更上了一个台阶。观众要看有“态度”的女性,但这样的角色会不会也可能存在着脱离现实的情况?
由网友脑洞而来的《淑女的品格》早在今年5月就已经被壹心立项,但时至今日也没有更多相关信息。讲真,这部剧真的很难写。四个40+的女人,高知,有钱,不婚,在人世间独自美丽,听上去就很爽。
这不就是中年版《小时代》吗,可曾经不也遭到无数网友的群嘲吗?

女性的成长方式千万种,中年女人也不是只有活成这样才能算精彩。如果为了特殊而特殊,那些平平凡凡的中年女性的存在被定义为一种失败,这同样也陷入了另一种玛丽苏的怪圈,观众自然也不会买账。
其实目前正在筹备中的这些戏已经显露出这个问题了,对女性的描写呈现出同质化问题。不管是20+的女大学生,还是30+、40+的职场女性,角色设置都倾向于“高级感”和“精英感”,比起那些普通女性更受创作者的青睐。

2、导演的压力来自于——全方位的把控,做好各个元素的平衡。
群像剧的看点在于每个角色的个性都不会被掩埋,要将每条线的故事、人物都拍出彩,导演压力不小。这对演员的要求也是高水准的,意味着演员的选择不再只局限于流量和人气,要综合各方因素,以求平衡。
此外,导演还要度量这些演员和剧的兼容程度。《我的前半生》中,袁泉饰演的唐晶就和整部戏的气质超级契合。亦舒的小说本就带着浓郁的摩登气质,女性的妆容、衣着都极讲究,虽然故事从香港被搬到了上海,但这份精致是不能丢掉的。
剧中袁泉从穿着打扮、配饰都将这种高级感贯穿到底,保留了故事的原汁原味。

3、此类剧对观众的要求则在于,他们是否能真的能接受更多元化、更具争议的女性角色?
不可否认,时代在进步,女性主义似乎已经深入人心,但现实真的是这样吗?毕竟郎朗没帮老婆提包都能被大家diss到求放过,热依扎穿个自己喜欢的衣服都会引起全民关注。如果编剧真的写出了一个“离经叛道”的角色,观众会不会觉得这根本无法接受?
海外剧中不乏不受被所谓道德约束的女性角色,她们想抽烟的时候就抽烟,不喜欢的恋人明天就可以换掉······如果这样的女性被放置在国产剧中,难免会被网友批评“三观不正”。

能否打开中年女演员的“困局”
大量同类作品的扎堆出现势必会让女艺人有更多“营业”的机会,相信此前被讨论了许久的“中年女演员危机”问题也将会再一次引发热议。
在所有这些即将要和观众见面的剧中,角色年龄设置最低的是《二十不惑》,描写的是四个女大学生成长的故事,最高的是《老闺蜜》,选择了潘虹、许娣、吴冕这个年龄层的女演员,其余角色大多在30——40岁之间。
这似乎在说明一件事,女性的多样性受到关注了,尤其大批作品都在探讨30+、40+的女性,甚至开始有人聚焦老年女性了。毕竟百花齐放,越来越多各具特色的女演员的机会来了,被大家念叨了很久的姐姐们应该也要一展风采了吧?

仔细一想,好像并不是这么回事,现在已知的女演员几乎依旧是当下有热度的那一批,只不过是她们从别的剧组转到了另一个主打女性主义的剧组?原来戏拍的人一直都是这些,就没变过。
据金牌经纪人(y-agent)统计,在这14部剧中,除去还未透露主演的2部作品,其余12部主要女演员的平均年龄都在30——40岁之间。其中,以20+、40+演员为主的戏各两部,占总数的16.6%;30+的则有八部,占比66.7%,而在这八部中,女演员年龄超35岁的只有三部。
这些数据可能从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虽然作品和角色给了女性展示自我的空间,但在现实面前可能会被打个折扣。

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阵容的搭配大多会采用1——2个成熟中年女演员带年轻演员的形式。《正青春》用殷桃、左小青、刘敏涛去辅助吴谨言,《谁说我结不了婚》采取陈数搭配童瑶的方式,《流金岁月》更是集齐了70后的俞飞鸿、80初的孙俪,以及80末稍的倪妮,从演员气质、实力,以及风格调性都有一个代表性女演员来保驾护航。
不难看出,制作方也正在处于试水的状态。他们在寻求一个折中的办法,在保证作品不会“扑街”的情况下,先释放一小批入场券给某些女演员,从而以观后效。
但这对于行业大批优秀的中年女演员而言杯水车薪,能在此次“团战”中突围而出的也只是少数。

谁将成为独立女性的代表
当越来越多的女艺人参演到其中,必将带来另一个问题:总有一个人会脱颖而出,或成为独立女性的代表,或和某个演员捆绑CP,合体圈粉。
《欢乐颂》播完之后,刘涛就凭借角色和有效的宣传,成功打造出“女王攻”的人设,让自己的演艺事业更上一层楼。
CP也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以往通过某部戏大爆的男性艺人,不管是异性组合还是同性之间,这招屡试不爽,而CP粉们也在他们的走红之路上功不可没。相信随着女性题材作品的大热,女性CP也一定会兴起,为女演员拓展事业发挥重要作用。

而此次在这么多的女演员中,究竟谁会拔得头筹,拿下“酷女性”的标签,为自己今后的发展加持?哪几个演员之间又会产生奇妙的反应,让网友们欲罢不能?要知道,女性如果是攻起来,男性也得服气。

在这些剧中,私以为《流金岁月》胜出的可能性会更大。

这部作品可谓是占尽了优势。师太亦舒的作品中,女性的独立自主意识本就是浑然天成的,并非硬拗出来的气质,她笔下的女性各有各的美和风情,她们之间的感情更是细腻入微。《流金岁月》更是其中佼佼者,两位女主朱锁锁像夏天,蒋南孙像秋天,两人的感情也不只是简单的友情,深受千万女性的喜爱。
在影视化的过程中,演员的选择也被网友叫绝。孙俪和倪妮,一个坚韧如水,一个灿烂热烈,简直再适合不过了,尤其倪妮的好衣品和朱锁锁简直如出一辙,这对姐妹花有谁能拒绝?何况还有俞飞鸿这样的演员加入。

加之这部剧同样由成功打造出师太另一部作品《我的前半生》的沈严导演执导,相必对于整体的把握八九不离十。
不管是独立女性的气质,还是主角之间的CP感,原著小说已经为演员提供先人一步的可能,两位演员只要尽力发挥,其余的交给广大网友即可。
其他作品中,也不乏殷桃、陈数、刘敏涛这样可刚可柔的女演员,对于演绎独立自主的角色她们自然是没有问题,并且这些人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点——个人魅力突出,有强大的控场能力。所以说,如果角色的设置具有说服力,能引起大家的共情,那她们出圈也不是没有可能。

当然,在没有看到作品播出之前,一切都不是定数。
不过,有一点却是确认的,女性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角色也不会因为一味突显女性意识而变得好看。她们首先是作为自然人而存在的个体,有时候平平淡淡的成长和变化才是真。
大女主宫斗戏盛行之时,造就了孙俪难以超越的地位,那么,当一大批女性角色涌来的时候,谁又能把握时机,成为下一个“出位者”?
金牌经纪人 现已入驻今日头条 | 一点资讯 | 企鹅媒体
新浪看点 | 新浪微博 | 搜狐号

↓↓↓点击下方,查看往期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