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可以改吗?

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可以改吗?

阅读量:3674472 2019-10-22


如果用一种颜色形容你的童年,那会是什么颜色?

我的童年是灰色的,有点绝望的灰。现在每当我和女儿开怀大笑时,我偶尔会闪回到我的童年,我感觉童年的我从来没有这样大笑过。似乎没有什么快乐的事,我不喜欢傍晚,不喜欢作业,不喜欢同学,不喜欢我妈的唠叨……其实归根结底,是不喜欢我的童年生活。
“一辈子快乐与否,其实在你3岁之前,就基本都已经定型了。”这是一个做正面管教的讲师和我说的话,心理学说,3岁前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幸福。她当时说完,我立刻就哭了,若真的是这样,那么人该有多么无助,多么无奈啊!幼小的孩童任何事都要依赖大人,如果人真的是这样,那么在什么都还不懂的年纪,就被动的决定了自己的一辈子,那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最致命的是,那我还努力什么?直接认命好了——我就是一个苦命的人。因为我的童年是灰色的,所以我的人生都将会是灰色,不可能变成彩色。

原生家庭对人一生的影响不容小觑,往往小时候经历的是幸福,长大了就会重复幸福;小时候经历的是痛苦,长大了就会重复痛苦。
婚姻不幸福到底是谁的错?
朋友小欧,跟我说和老公的关系不好,说他俩之间只差一张离婚证了。半年多不见面的夫妻,见了面就吵架。我一开始觉得她老公有外遇了,直到小欧说了她老公的原话“你总是要求我做我做不到的事情”。喔,原来是,小欧多年以来的控制已经慢慢磨掉了老公最初对她的爱。
就像是皮肤需要定期的保养一样,婚姻也需要不断的保养、维护。而小欧长久以来一直要求老公这样那样,她老公厌烦了。他不是小欧的提线木偶,所以结果可想而知。
小欧的父母关系平平淡淡,但是平淡的有点太过于安静了,在她记忆里父母从没有吵过架,也从没有多么的亲密,用小欧的话说,她父母就像是在一个办公室工作却又不怎么往来的两个人一样。同时小欧的父母对她也没有特别的关注,女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那些事,她都不会找父母诉说。
小欧一直想得到父母的关注,然而她没有直接对父母表达自己的需求,却把这份期待投射到了老公身上。
所以我对小欧说,“你欠你老公一个道歉。”
她的老公没有义务必须满足她的意愿。她需要做的是安抚自己的内在小孩,而不是在老公面前一味索取。他的老公又不是心理医生,而且她的老公可能也有自己未完成的课题。毕竟,每个人的内心,都住着一个还未长大的孩子,都有等待面对的问题。

但是很多人活了一辈子,都不敢去面对问题,甚至不愿提起,更甚至,从未觉察到问题的存在。
当小欧理解了她们夫妻的关系之后,她说“我不想道歉,我甚至希望他真的有外遇了,这样我就可以果断的离婚了。”
小欧明白是她自己任性,是她把对父母的需求强加给了老公,老公是无辜的。但这些都是理性层面的,感性层面的小欧不会道歉,她希望自己置身道德制高点,希望老公是有过错的一方,这样自己才是清白的、高尚的。
然而人的大部分决定都出于感性层。这就是为什么道理讲得再明白,却往往不起作用的原因。在理性层面寻找解决之路,有时候反而会适得其反。感性层属于潜意识层,是我们的潜意识控制了我们大部分的生活,这就是所谓的命运。

小欧说“道歉好难,我做不到!”
我说“好啊,那你就继续痛苦!”
海灵格说“受苦比解决问题来得容易,承受不幸比享受幸福来得简单。”
我们习惯了沉浸在悲痛里。一边受苦,一边抱怨,这样比较容易。而尝试去改变自己,特别困难。
有的人认为“我的爸妈离婚了,所以我可能有一天也会和另一半离婚。”
有的人认为“领导不认可我,老婆不认可我,所有人都不认可我。”
有的人认为“即便换了新男友,我还是会被抛弃的。”
有的人认为“我做什么都失败,我就是一个失败的人。”
有的人认为“做什么都好难啊!我什么都做不好了。”
……
上面的例子可能过于严重,也许有人认为“这个世界上,最靠谱的就是钱了。”
也许有人认为“我拍照不能露牙笑,因为那样不好看。”
也许有人认为“我这么硬,练瑜伽不适合我。”
也许有人认为“我都这么大岁数了,再学习已经晚了。”
也许有人认为“女人必须把家收拾干净,不然老公会生气的。”
……
这些都是信念和身份界定出了问题。

哪个层面出了问题,需要到上一层去找答案。
这个三角形的图有一个故事——
小明在学校英语考了15分。
妈妈说“这是什么鬼学校,什么破老师,把孩子教成这样?”(学校和老师是环境层。)
爸爸说“关学校什么事,你看小明每天打游戏到后半夜,学习能好吗?”(打游戏是行为层。)
妈妈又说“我们小明,就不是学习那块料。”(不是学习的料,是能力层。)
爸爸说“好在我们家有钱,不读书也没关系。”(认为有钱就可以不读书,这是信念层。)
妈妈又说“我们小明,就是一个笨蛋。”(小明是笨蛋,这是身份层。)
这时候奶奶走出来一拍大腿说“我们姓黄的一家,全是笨蛋!”(一家子都是笨蛋,这是精神系统层。)
这是黄仕明老师讲课时我记忆最深的一段。也令我震撼不已,我之前一直在行为和能力层面努力,在清晰了这个理论之后,我会从更高的层面去找答案。

如今我34岁,看了很多书,学了很多课,心理学的理论基本全知晓了。包括目前的创业功课,我都在努力的找方法。因为我深信这个世界上想做任何事都有方法。可是,我还是会时不时的感到焦虑,我会在有时候产生“什么都不顾了,什么都不管了”的感觉。因为“什么都不管”对我来说更加容易,因为童年我习得的是“什么都不做比较安全,努力的风险很大,因为做错了会很丢人还可能被骂。”
所以即便我很努力,但是我的潜意识里,还是会有个小孩时不时跑出来打击我,我上一篇的文章就是在这个小孩子跑出来的时候写的。所以我总是前进了又后退,这样的努力结果就是,事倍功半。
但好在我知道我想改变,我想让未来的人生多一些色彩。

老公最近又开始养鱼,有一天我逗他说为什么养一缸灰不溜秋的鱼。他说他的鱼长大后就会变成彩色的,这叫七彩神仙鱼。喔?!原来小时候是灰色,长大了也可以彩色啊!

2018年夏天,我参加了一次家庭系统排列工作坊,一天的工作坊如同戏剧一般吸引我。时隔一年之多,我们想再一次邀请老师来沈阳做一次工作坊,本次为自发组织,所以大家均摊老师的机票等费用。欢迎对家庭系统排列感兴趣的你前来!

(2018年的家排,左图是带领老师)
具体时间需要等人员确定后共同协商,地点也暂时未定,我们想寻找免费场地,也希望您能提供这样的资源。
目前本次家排工作坊报名的人数已过半,还有少数席位,如果您对此感兴趣,请微信联系!有缘相约。

生命是一场旅程,好的坏的,都是体验。
愿我们历尽千帆万浪,仍似少年般热爱阳光!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感谢您的随手转发及点赞!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