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青动力活动行 | 创业版】南京创业活动每周预告(10.22-10.28)

【青动力活动行 | 创业版】南京创业活动每周预告(10.22-10.28)

阅读量:3675708 2019-10-22



青柠君帮大家整合了最近几天的高校讲座和活动信息,希望能够帮到我们的青年朋友哦。

本期精彩推荐
南京大学——青椒研究与发展研讨会(NO.02)
南京艺术学院——滚动——花的舞蹈(NO.08)
三江学院——炫目的光芒——摄影作品中逆光的巧妙利用(NO.25)
南京大学
1、Porphyrin Nanom-edicine for Cancer Imaging and Therapy【主讲人】
Prof. Gang Zheng
Department of Medical Biophysics
University of Toronto
【时间】2019年10月23号(周三)下午15 : 00 
【地点】仙林校区化学楼G-211
【报告人简介】Porphyrins are aromatic, organic, light-absorbing molecules that occur abundantly in nature, especially in the form of molecular self-assemblies. By conjugating porphyrins to lipids, we formed porphysomes, self-assembled liposome-like nanoparticles with intrinsic multimodal photonic properties. High-density porphyrin packing in the nanoparticle bilayer enables light absorption and conversion to heat with extremely high efficiency, making porphysomes ideal candidates for photothermal therapy and photoacoustic imaging. Upon nanostructure dissociation during cell uptake, the fluorescence and photodynamic activity of the porphyrin monomers is restored. In addition, metal ions can be directly incorporated into the porphyrin building blocks, thus unlocking porphysome’s potential for PET, MRI and radiotherapy. Beyond porphysomes, we developed porphyrin lipoproteins, porphyrin microbubbles, porphyrin nanodroplets, porphyrin nanoemulsions, porphyrin-gold nanoparticles, metal-chelating nanotexaphyrins, and non-porphyrin DYEsomes, thus expanding the purview of porphyrin nanomedicine. By mimicking the light harvesting systems found in photosynthetic bacteria, we created supramolecular assemblies of highly ordered porphyrin aggregates possessing stimuli-responsive photonic properties. Such properties are also responsible for our discovery of the ultrasound-induced microbubbles-to-nanoparticle conversion phenomenon, which opens the door to EPR-independent nanomedicine delivery. We have validated porphysome’s utilities in different tumor types/models and animal species. The effort of moving porphysomes towards first-in-human is well on its way. The simple yet intrinsic multimodal nature of porphysome nanotechnology popularize the one-for-all nanomedicine design and confers high clinical translation potential.
2、管理学院青椒发展工作坊第2期
东南大学
3、活动预告|上海评弹团精彩演绎“文化评弹鉴赏会”【主讲人】徐惠新、周  红
【时间】10月22日(周二)晚18:30
【地点】四牌楼校区大礼堂
【摘要】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声音”的苏州评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说噱弹唱,流派纷呈。著名评弹表演艺术家徐惠新先生、周红女士致力于探索评弹这门传统艺术与当下观众的“链接”,是评弹界的“佼佼者”。本次演出除了经典的唱段,两位艺术家还将融入时尚元素,并用评弹的方式来演绎古诗词,让东大学子充分欣赏文化评弹的独特魅力。
【报告人简介】徐惠新先生,国家一级演员、上海评弹团副团长、上海市曲协理事、上海市第十、十一届政协委员、上海市民进第十五届常委。业师刘丽华,擅说长篇弹词《秋海棠》,书风儒雅、说唱俱佳、脚色鲜明、声情并茂;精通“蒋调”和“周云瑞调”;注重文学修养,勇于创新。1985年以一折自编自演的短篇弹词《初恋》,勇夺江浙沪首届“三枪杯评弹大奖赛”优秀表演奖。又自1999年至今,连获四届“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之优秀表演奖。近十数年来,创作的《权衡》、《新钗头凤》、《杜十娘·沉箱》、《了不起的人》、《遗忘》、《老马迷途》、《蓝衣天使》、《梁祝·梳妆》、《海之魂》、《雷雨》、《陈其美1911》等评弹作品,连获国家创作金奖。其中《了不起的人》荣获曲艺界最高奖“第二届牡丹奖之文学奖”;《雷雨》荣获“第六届牡丹奖之剧目奖”;《梁祝·梳妆》再度荣获 “第七届牡丹奖之文学奖”。
周红女士,国家一级演员,上海评弹团演员。多次获得评弹比赛优秀表演奖、一等奖,获得评弹新作演唱比赛第一名。多次出访加拿大、瑞典、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演出、讲学,被聘为台湾佛光大学驻校艺术家,是迄今为止上海唯一获得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表演奖”的评弹演员;2009年2月获得上海市优秀文艺家奖,2011年获上海市优秀中青年艺术家奖,2012年获得苏州评弹艺术节由优秀表演奖、优秀节目奖,全国少儿曲艺大赛园丁奖。
4、折纸超材料【主讲人】陈焱教授
【时间】2019年10月25日 10:00
【地点】机械楼南高厅
【摘要】绍基于刚性折纸来设计和分析超材料的方法。首先,从机构运动学角度来设计折痕的分布,对其折叠过程进行运动学分析。然后,根据折叠的变形机理,分析所获得的超材料的机械性能,设计性能可以调控和编程的新型折纸超材料。
【报告人简介】随着折纸工程学的兴起,折纸型超材料也逐渐表现出在超材料领域的潜力,无论是二维或三维结构,都可以通过对折纸折痕几何形状参数的有效设计来实现超材料可调节的机械性能。报告将介陈焱教授2004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5-2012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任Assistant Professor。2012年入选“国家青年千人”,到天津大学任教授,并担任“机构理论与装备设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先后获得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万人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她在机构学领域享有较高的国际声誉,2015年当选英国机械工程学会“会士”;多年服务于国际机构学和机器科学联合会,2016年当选IFToMM中国委员会副主席。科研工作集中在“可动结构”这一涉及机构学、力学和结构工程等学科的交叉研究领域。面向国际学术前沿,以机构理论为基础,系统研究了空间机构、可展结构和折纸结构,形成了可动结构理论体系,同时开展其在航天、机器人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发表SCI期刊论文50余篇,其中一篇关于“厚板折纸”论文发表在顶级期刊SCIENCE;著有英文专著2部。
5、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进展、挑战和新机遇【主讲人】李勇建
【时间】2019年10月28日上午10:00
【地点】经济管理学院B201会议室
【摘要】本报告会首先回顾一下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现状。然后结合本人团队工作分析一下其部分领域的研究挑战。最后,结合我国现实问题和政策,谈一下绿色供应链研究的新机遇和契机。
【报告人简介】李勇建,南开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导、系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研究领域主要有: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行为运营管理、平台经济下的运营管理。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其中SCI/SSCI收录论文60余篇,发表在运营和供应链管理领域国际顶级和知名学术期刊,如POM、Decision Sciences、Omega、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EJOR、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和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目前兼任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等学会职务。
南京艺术学院
6、“在地实践”传媒学院基础部2019春季写生课程展
7、艺术家驻地——宝石碎片

8、滚动——花的舞蹈

南京农业大学
9、资环钟山学术讲堂第16讲-What You Should Know before and after Submitting a Manuscript to a Scientific and Engineering Journal - An ES&T Editor’s Advice.【主讲人】
Prof. Jorge Gardea-Torresdey, University of Texas, El Paso, USA
【时间】2019年10月23日14:00-16:00
【地点】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B211会议室
【报告人简介】
Dr. Jorge Gardea-Torresdey is the Dudley Professor of 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t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El Paso (UTEP).
He is currently the Chair of the Department Chemistry at UTEP.  He received his PhD from New Mexico State University in 1988. The research interests of Dr. Gardea include: applications of spectroscopy techniques in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phytoremediation, novel methods for the bioproduction of nanoparticles, development of analytical methods to detect nanomaterials, study of the fate of nanoparticles in the environment, and applications of nanotechnology to clean water among others. His current research is funded by the US NIH, DOE, EPA, USDA, and the NSF. He is a co-investigator in the NSF/EPA funded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 of Nanotechnology” (UCCEIN) . He is also a co-investigator in the recently funded NSF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Nanotechnology Enabled Water Treatment Systems (NEWT).
He has authored over 400 publications and issued 5 US patents for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Dr. Gardea has graduated 32 PhD. Students (26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nd 6 in Chemistry), and 28 students have received their M.Sc. degrees under his mentorship. Also he has mentored more than 35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research.
10、资环钟山学术讲堂第17讲-Nanotechnology in Agriculture: Suppression of Crop Disease with Nanoscale Nutrients【主讲人】余小菁
【时间】2019年5月14日
【地点】理科楼C305
【报告人简介】Dr. Jason C. White is currently Vice Director of the Connecticut Agricultural Experiment Station, as well as Head of the Department of Analytical Chemistry.He is also State Chemist. He received a B.S. in Ecology from Juniata College in Huntingdon, PA in 1992. He received his Ph.D. in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from Cornell University in 1997. He did a one-year post-doctoral position at the Connecticut Agricultural Experiment Station in New Haven CT from 1997-1998 in the Department of Soil and Water. He also has adjunct status at the University of Texas-El Paso,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nd Post University. He is Managing Editor for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toremediation, Immediate Past Presid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Phytotechnology Society, on the Editorial Advisory Board (SAB)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etters, and on the editorial boards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NanoImpact. His primary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nanotoxicology, nano-enabled agriculture and food safety.
11、院士讲坛【主讲人】Stephen Powles 
【时间】2019年10月26日(周六)上午10:00-11:30
【地点】生科楼E2004
【报告人简介】Stephen Powles博士简介: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博士,西澳大学教授,澳大利亚科学院与工程院两院院士。Stephen Powles博士1999年当选澳大利亚技术与工程院院士,2001年获澳大利亚联邦“百年纪念奖章”,2010年获 GRDC “Seed of Light” 奖,2012年当选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2016年至今,担任澳大利亚科学院应用科学委员会主席。Stephen Powles博士是国际著名的除草剂抗性研究专家,Web of Science农业科学领域高引科学家,在Annu Rev Plant Biol、Proc Natl Acad Sci USA、New Phytol、Plant Physiol、PlantCellEnviron和J Exp Bot等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了100余篇论文。
12、动物营养全英文课程安排
【主讲人】Guan Leluo、Harinder Makkar
【报告人简介】Guan Leluo博士,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农业食品与营养系教授,浙江大学求是讲座教授,浙江大学-阿尔伯塔大学家畜功能基因组与微生物学联合实验室加方主任。主要从事功能基因组学与微生物学研究。
Harinder Makkar教授曾在世界粮农组织(FAO)担任畜牧署项目官员(2010-2017),访问过许多国家进行学术交流,主要从事动物营养、抗营养因子、植物提取物资源开发等研究,在食品科学领域也具有一定的成就,曾在J DAIRY SCI、J SCI FOOD AGR、J AGR SCI等SCI杂志发表250余篇论文。
南京师范大学
13、Stromal Niche as Regulator of Stemness and Metastasis【主讲人】康毅滨
【时间】2019年10月21日(星期一)上午9:00
【地点】生命科学学院多功能会议室
【报告人简介】
康毅滨博士现为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终身讲席正教授(Warner-Lambert/Parke-Davis Professor of Molecular Biology)及新泽西肿瘤研究所副所长。康毅滨1973年出生於福建龙海。中学时曾就学於福建龙海一中和国家教委北大附中理科试验班。1990年获全国化学竞赛一等奖并入选第22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国家集训队,同年保送复旦大学遗传学系。1995年大学毕业后赴美国杜克大学 (Duke University) 攻读博士学位。2000年博士毕业后加入史隆.凯特林癌症研究中心 (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 在美国科学院院士琼.马萨戈(Joan Massague)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探索癌细胞恶性扩散的分子机理,并做出开创性研究成果。从2004年九月起被聘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Princeton University)助理教授, 2010年初晋升为终身副教授。2012年康毅滨博士被破格提前晋升为终身讲席正教授 (Endowed Chair Professor), 创下该系历史上从助理教授晋升到讲席正教授最快记录。康毅滨为国际癌转移学会现任主席(2016-2018),美国癌症研究学会肿瘤微环境分会主席(2018), 以及华人生物学家协会候任主席(2018-2020)。
河海大学
14、河海丰收节学术活动之“农情河海”青年学者论坛
15、面向事故网络模型的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方法研究【主讲人】周志鹏
【时间】2019年10月21日(周一)下午2:00-5:25
【地点】江宁校区致用楼219
【报告人简介】周志鹏,博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院长助理,先后获得东南大学工学学士、东南大学管理学硕士、东南大学-香港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联合培养博士,曾担任新加坡国立大学设计与环境学院研究员,入选泰山学者青年专家(放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空之星,主要从事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安全风险管理相关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博士后基金项目、工业与信息化部通信软科学研究项目等10余项纵向课题,已在领域权威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ASCE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 Engineering,ASCE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ASCE Journal of Computing in Civil Engineering,Safety Science,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SCI/SCI收录20余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6、浅谈用英文写论文和投稿的低级错误
南京理工大学
17、双重目的的案例采编与撰写 【主讲人】苏敬勤
【时间】2019年10月27日上午10点
【地点】经管院105会议室
【摘要】作为肿瘤免疫疗法中的一种,过继细胞疗法(adoptive T-cell therapy,ACT)旨在从肿瘤标本中分离出来的含有一定数量肿瘤反应性 T 细胞的肿瘤侵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经体外活化扩增后再回输给病人,即直接或间接“过继”给人体以杀伤肿瘤细胞。经过多年研究,我们在世界范围内首次提出肿瘤抗原交叉递呈受细胞自噬途径调控的原理,揭示人和小鼠机体中肿瘤抗原交叉递呈的起最主导作用的树凸状细胞亚群,为进一步提高树凸状细胞治疗肿瘤疗效提供新的研究方向。主要代表性技术成果包括基于肿瘤细胞自噬小体 (DRibble) 为治疗性疫苗生物免疫治疗技术,该项疫苗在美国已经获 FDA 批准进入 II 期临床试验,应用前途广泛,特别适用于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等多种死亡率很高但没有有效疗法的肿瘤治疗。
【报告人简介】苏敬勤教授,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首届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兼案例工作组召集人,中国高质量商学院认证工作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会议评审专家,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管理案例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管理案例中心联盟理事长,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主任。大连理工大学滇西产业研究院院长,大连理工大学省级研究基地主任。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文化名家及“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南京邮电大学
18、2019年10月23日学术报告——鲍芝峰 【主讲人】Zhifeng Bao (鲍芝峰)
【时间】2019年10月23日(周三)10:00-12:00
【地点】仙林校区计算机学科楼338会议室
【摘要】In this talk I will present our recent work on Trajectory-driven Influential Billboard Placement which is one of the Best Papers of KDD 2018. In this work we propose and study the problem of trajectory-driven influential billboard placement: given a set of billboards U (each with a location and a cost), a database of trajectories T and a budget L, find a set of billboards within the budget to influence the largest number of trajectories. One core challenge is to identify and reduce the overlap of the influence from different billboards to the same trajectories, while keeping the budget constraint into consideration. However, the enumeration should be very costly when |U| is large. By exploiting the locality property of billboards’ influence, we propose a partition- based framework PartSel which should reduce the computation cost greatly; meanwhile it achieves a non-trivial approximation ratio guarantee. Then we propose a LazyProbe method to further prune billboards with low marginal influence, while achieving the same approximation ratio as PartSel. Experiments on real datasets verify the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of our methods.
【报告人简介】鲍芝峰博士,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计算机学院副教授,墨尔本大学荣誉研究员。鲍博士于2011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NUS)计算机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是该学院唯一的最佳博士论文奖获得者,也是新加坡信息发展局(InfoComm Development Authority)金奖获得者,并曾两次获得Google Faculty Research Award奖项。鲍博士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时空数据分析、数据集成和数据可视化等,担任PVLDB 2021副主编,WSDM19 CUP、DASFAA17(workshop track)、ER18(demo track)的PC联合主席,以及VLDB17-20、SIGMOD18、SIGIR15-19、ICDE16-20、WWW 18-19等顶级会议的PC成员。鲍博士获得了kdd 2019 best paper award  runnerup、DASFAA17 Best Student Paper Runnerup等5项最佳论文奖,以及KDD 2018、ICDE 2009、CIKM 2014等6项最佳论文提名。自2015年以来,他作为负责人承担了来自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CSIRO、谷歌(Google)等机构提供的累计150多万澳元的科研项目。截止目前,鲍博士在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CCF-A类,如TKDE, PVLDB, SIGMOD, SIGKDD, SIGIR, VLDB, ICDE, WWW等),已累计发表30余篇高水平研究论文。
19、Optimal Dynamic Assignment of a Flexible Server into Two Heterogeneous M/M/1 Queues in Non-Preemptive Service Discipline
【主讲人】冯有翼
【时间】2019年10月23日(周三)14:30
【地点】有线楼306会议室
【摘要】This paper studies effective server assignment for a queuing system of two parallel heterogeneous M/M/1 queues. Each queue is attended by a dedicate server with a specific service rate. A flexible server however can be assigned to either queue based on the congestion levels of both queues. Customers are served by a non-preemptive discipline. Such a model with heterogeneous dedicated and flexible servers is motivated by a practical problem of allocating hospital beds between two types of patients (called daily and selective patients) and has not been addressed in the queueing literature.  Our focus is on characterizing the structure of optimal assignment policies for the flexible server in the two-channel queuing systems. The analysis can be extended to similar queuing systems with multiple switchable servers. In addition, via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optimal assignment policy, we reveal that a modified mu c rule is still valid for the dynamic non-preemptive queuing setting.
【报告人简介】冯有翼教授现为四川大学商学院特聘教授。他曾是西班牙萨拉戈萨MIT全球物流教研中心绿色供应链终身讲座教授,也是MIT交通和物流中心的兼职研究员。曾任香港中文大学工学院系统工程与工程管理系副教授,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管理科学系访问教授,电子科技大学高端特聘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特聘教授, INFORMS协会会员,全球供应链管理会议组委会成员等职。先后获得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学士、数学硕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工业工程硕士、工业工程和运筹学博士学位。冯教授的研究方向包括: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供应链管理,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实物期权理论和应用,经济综合发展,能源合理利用,保护环境和控制污染的创新模型,能源需求和价格均衡预测,随机工业制造和服务系统控制与博弈,大规模零售和制造业供应链管理基础理论与优化算法。其研究成果广泛发表于《Management Science》、《Operations Research》、《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on Control》、《IIE Transactions》和《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Quarterly》等运营管理领域国际最顶尖的学术杂志。冯有翼教授还有丰富的产业咨询经验,先后担任过纽约Bearing证券、Marshall Lazer银行金融分析师和美国休斯顿安然公司天然气运输收益和风险研究项目经理。
20、车联网安全技术
【报告人简介】苏敬勤,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院长(2005.1-2010.7),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部长(2010.7-2019.2),中国工业科技管理大连培训中心主任(2005.1-2019.2),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及四个一批”工程入选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省教学名师奖获得者。美国富布赖特基金研究学者,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美国百森商学院访问教授,台湾科技大学咨询委员。教育部首届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第四、第五届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兼案例工作组召集人,中国高水平商学院认证(CAMEA)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会议评审专家。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兼管理案例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技术与创新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兼技术创新与孵化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管理案例中心联盟理事长,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主任。“中国管理50人”及“创新创业30人(IESF30)”成员。大连理工大学科技产业创新与创业省级研究基地主任,大连理工大学滇西产业研究院院长。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两项,国家软科学研究重大项目一项、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五项以及各类国际合作、国家、省部与企业研究课题近百项,获教育部等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项,在国际及国内权威与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300篇,出版专著教材26部.担任多家杂志的主编、副主编和编委,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主持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二项,参与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主持的“技术经济学”获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21、专家讲座:期货投资策略与期货公司风险控制 
南京工程学院
22、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与展望【主讲人】陈兰华
【时间】2019年10月22日 14:00
【地点】行政楼一楼报告厅
【摘要】
一、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
二、中国的中长期铁路计划
三、高校面临的历史机遇
【报告人简介】陈兰华,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研究生毕业,工学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国家应急协会副会长,国务安全委员会委员,交通专业组副组长,清华大学质量可靠研究院铁路安全控制研究中心联合主任,国家铁路局专家委设备制造组副组长,中国玉文化研究会书画玉石专业委员会会长。原国家铁路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原铁道部安全总监。亲自组织了中国高速铁路从第一条线至第二十九条线近一万公里高速铁路最后安全评估开通工作,参加并见证了中国高速铁路快速发展的全过程。多次获得国家和铁道部特、1、2、3等奖,为中国高铁发展作出较大贡献。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3、“呼吸的科学”——大气环境学【主讲人】胡建林
【时间】2019年10月24日15:30
【地点】雷丁楼N209
【报告人简介】胡建林,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15年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回国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大气污染成因与来源解析、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空气环境质量政策评估分析等。2015年入选江苏省特聘教授、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2016年入选海外引才计划青年学者,2018年入选江苏省双创人才。主持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青年项目。发表SCI论文80篇,引用次数1000+,高被引论文5篇。荣获2018年首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优秀奖。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臭氧控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美国气溶胶学会(AAAR)和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会员;Current Pollution Reports期刊编委;Environmental Pollution期刊客座编辑,Atmospheric Environment客座编辑;作为会议发起人和分会场主席,主持了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2016、2018年秋季会议、日本-美国地球物理学会(JpGU-AGU)联合会议、亚洲-大洋洲地球科学学会(AOGS)2017、2018、2019年会等国际重大学术会议;Environ. Sci. & Technol.、Atmos. Chem. & Physic.、Climate Change等30多个SCI期刊审稿人。
24、明德外国文化讲堂
三江学院
25、炫目的光芒——摄影作品中逆光的巧妙利用【主讲人】周大伟
【时间】2019年10月22日(周二)18:30-20:30
【地点】4305教室
【摘要】数字摄影普及的今天,很多人使用摄影成为日常自媒体交流的重要工具,但是大多数摄影爱好者在使用单反、微单、手机等摄影功能进行拍摄的时候往往受制于器材和设备的约束,而忽略掉摄影本身的艺术把握,本次报告主要讲解摄影光源中最容易被忽略的逆光光源对我们的摄影作品有什么帮助和影响,如何更好地利用逆光完成不一样的拍摄,同时现场讲解闪光灯的逆光使用技巧。
【报告人简介】
毕业于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主修城市雕塑与雕塑摄影方向。
    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江苏省雕塑家协会会员
    江苏省摄影协会会员
    南京市青年艺术家协会会员
1997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师从中国摄影名师赵大鹏教授、刘力宏教授。2001年毕业后就职于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任摄影讲师,期间协同吴伟老师,王纯老师完成《世界摄影史》《广告摄影》的编撰,并且在《中国摄影》、《人像摄影》、《凤凰周刊》、《数码摄影》、《东方》等杂志上发表过多篇摄影作品。2011年考入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拜入中国艺术大师吴为山门下,从事雕塑艺术和雕塑摄影等方向的专门研究,(2014年获南京大学研究生院艺术硕士学位)期间雕塑作品与摄影作品多次在全国级、省级艺术比赛中获奖并且参展。
主要获奖作品:
2014年作品《到此一游,哦耶》入选“青铜之声 第二届青年雕塑家邀请展”
2015年9月作品《自拍系列—噢耶》入选第二届“时代风华—江苏省高校美术作品展”。
2015年12月作品《冲!》入选“伟大的胜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中青年雕塑家作品展”。
2016年7月作品《张君秋》入选江苏省历史名人雕塑展
2016年7月作品《梦蝶》入选美育之路,南大美术学院师生作品展。
 文章来源 | 南京青年创业促进会
 ▎所有内容除特别声明外均来自网络,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信息传播。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编 | 陈柏逸
投稿邮箱:info@startupyouth.cn

我就知道你“在看”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