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正德讲坛东北师范大学胡海波教授做客我院第四十八期“正德讲坛”

正德讲坛东北师范大学胡海波教授做客我院第四十八期“正德讲坛”

阅读量:3682635 2019-10-22


由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第四十八期“正德讲坛”于2019年10月21日下午在行敏楼542成功举办。本场讲座的主题是“马克思‘人’及其‘社会’的思想”,由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胡海波教授主讲,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刚教授主持,我院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公共管理学院部分学生到场聆听。
讲座伊始,王刚教授对胡海波教授做了简要介绍,并对其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胡教授在讲座正式开始之前,讲述了他与南京的渊源和对南京的印象,并对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提出两点要求:一是熟悉经典著作,二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自己的学习经历、人生阅历联系起来,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在讲座中,胡教授从自身学习经历和学习心得,苏联对马克思“人”及其“社会”问题上的误解以及马克思“人”及其“社会”思想的内容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首先,胡教授对本次讲座的主题做了说明,区分了马克思“人”及其“社会”的思想与马克思关于“人”及其“社会”的思想、马克思“人”与“社会”的思想这三个相似而又不相同的表述,并向同学们讲述了自己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人生阶段。他以各个阶段的思想变化、学习心得告诉同学们一个真实之理,即在中国国情下,学习马克思主义要改变思维方式,破除苏联教科书对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学习经典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其次,胡教授讲述了苏联对马克思“人”及其“社会”的问题的研究历程及误解。他指出,在“人”的问题上,苏联把人作为抽象的概念,对人避之不谈,在理解马克思主义时,也没有做到以人为主体、为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在“社会”的问题上,苏联把社会理解为实体性的、与自然相对立的存在,并通过对社会的误解进一步误解人,这严重歪曲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和“社会”的思想。最后,胡教授重点讲解了马克思“人”及其“社会”思想的内容,指出人是实践的主体,是思想理论的主题,是实践和社会性的存在。在讲座结尾,胡教授与在场学生进行互动。通过互动,胡教授又进一步做了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和马克思对人和社会历史框架相关论述的阐释,在场学子获益匪浅。

在本次讲座中,胡教授以渊博的知识、亲身的经历以及深入浅出的讲解给在场学子留下深刻印象,同时也激发了我校学子钻研经典著作,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热情,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
图片:李昕蔚
文案:杨传冉
编辑:张露丹
审核:尤文梦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