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小不善言谈,胆小懦弱,又优柔寡断,但骨子里却又急躁不安。原来我一直以为是自己性格使然,情商不过关。后来才知道一切都是与原始家庭有关。
先说什么是原始家庭这个概念。之前和父母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的家庭即原生家庭。 后来和孩子重新组建的家庭叫再生家庭。也将会是以后孩子的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影响会有多深刻,这点我深有体会。

【1】
我一出生,就被遗弃了。在我五六岁时,父母却又良心发现,把我接到了他们的身边。但他们并没有让我感到家的温暖。在我的眼里 母亲非常厉害,父亲又长出在外。在新的陌生的环境里,多了一个姐姐和弟弟。有好吃好喝好玩的,我都是看着他们的脸色。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有时我还是会惹母亲生气。生气的母亲会狠狠的拧掐我的腿…
记得入小学的第一天,我不小心丢失了一条红领巾,回到家就迎来母亲的一顿骂批。我想在学习上争口气,可越想争气,却越不争气,学习成绩总是不能赶上姐姐和弟弟。每到期中末考试颁布成绩的那一天,也是我最难熬的一天。在那一天,我有个小小的期望就是颁发奖状能在上半天,这样母亲对我的嫌弃就会集中在中午那一段时间。若是轮到了下半天,母亲的脸色就会延伸到夜晚。
长大一点后,母亲的脾气似乎有所收敛。但自己却一直是小翼翼,胆小卑弱,不善言谈。
有一次晨读,在冬天。语文老师要求背诵完一篇文章放学后才让回家吃饭。不幸的是我成了被留了下来的一位。直到同学们一个个走出房间,我才感到惶恐不安,我不敢想象我没有回去吃饭,母亲该会是什么样?
果然母亲怒气冲冲的找了教室来。老师把我领出来,我脚还没落稳,只觉一个巴掌啪的甩过脸上,我咧咧跄跄的摔倒在讲台的边缘上,只觉得脸部发烫,嘴唇瞬间肿胀。我畏畏缩缩的摸出一丝血迹,哇哇的哭起来。
我害怕,恐惧,无助,有那么一刻甚至想逃路,却还是很乖的跟在母亲身后,踏着厚厚的积雪,走回了家的路。

【2】
后来我就暗自发誓,以后一定要有个温暖的家,好好爱我的孩子,绝不能打骂他。可悲的是我还是变成了母亲的模样。
呵斥,批骂,分分钟钟就会抓狂。我心里的委屈怨恨都似乎一迸的想发泄在孩子身上。当我无法控制的情绪慢慢消退,望着孩子无助胆怯的神庞,我心里满是悔恨!
自己是多么可恨,可是却是一次又一次进入悔恨和失望。
人生最可悲的是大概就是:最终活成了自己最不想要的模样。
往事历历在目,我不愿回首。我更不想把所有的一切重复在我的孩子身上,我一定要摆脱这种原生家庭对我产生的影响!

【3】
有人说,从生物学的角度和心理学(依恋理论)的角度证实,我们是不可能完全摆脱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但我想努力改变一定会有所改变。
俗话说,自助者天助也
。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调整来慢慢修复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和伤害:
1.坦诚的面对父母。人非圣人,孰能无过。承认父母的原生家庭,自己规划自己的人生。
2.坦然面对自己的过去,接纳新的环境机会,努力做好现在的自己,相信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强大的自我修复功能。
3.想想自己未来的孩子。
如果你之前有个不太好的原生家庭,那么很可能也会影响到孩子未来的家庭。若想希望孩子不再走你走过的路,那就经营好现在的再生家庭。
愿我们永远不会受到家庭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