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它是小米净化器背后的公司,年营收30亿,估值10亿美元,靠的是什么?| 舵舟

它是小米净化器背后的公司,年营收30亿,估值10亿美元,靠的是什么?| 舵舟

阅读量:3724251 2019-10-23




出生年份:1975年
出生地:河北
身份:智米科技创始人兼CEO
星座:处女座
行业:智能家电
导语:
临近双十一,各大产品类公司又开始忙起来,等这场狂欢过后,就会诞生多个爆款产品,带来的是整个公司的士气大振,业绩暴增,品牌知名度迅速做起来。一个爆款产品能成就一家公司,这让很多公司创始人都对爆品心向往之。前几天参加一个沙龙,主题也是围绕爆品展开,现场嘉宾讨论热烈,各种支招,在我看来,打造一款好产品是一个系统性的事情,不仅在于产品本身,还有创始人底层的认知和思想,团队的高效执行,组织文化、机制的保障。
舵舟专注于帮助成长型企业打造高目标力的组织,我们关注优秀公司创始人的战略思考和组织建设。相对于爆品本身,我更关注爆品公司背后的选择。本期给读者呈现的是小米空气净化器的制造者——智米科技,国庆节前采访到其创始人兼CEO苏峻,他对双十一和打造爆品的心态更加平和,用他的话说“已经习惯了”,2017年全年,小米/米家空气净化器销量就达到200万台,2018年上升到300万台。如今,整个产品线总出货量已超过900万台,小米空气净化器在中国市场一直是行业第一;包括2017年推出的智米空调,在今天的618电商全行业排名第四。作为一家名副其实的爆品制造公司,内部对于销量、营收的增长总是抱着一种平常心,苏峻说他们是一家比较奇特的公司,相比于那些数字,更让大家兴奋的是“我们的创造又被人认可了”,这不是一家靠多巴胺驱动的公司,而是一家靠内啡肽驱动的公司。我也好奇这样一家公司是如何一再生产出这样极致产品的?他们背后的团队又是什么样的?采访就这样开始了。
01创业者的初心:把生活中的产品做得更漂亮
人在运动时会产生让人兴奋的多巴胺,而在阅读、享受美食的时候会产生让人幸福、安静的内啡肽,后者产生的快感更加正向、持久,苏峻说智米是一家内啡肽驱动的公司,从源头来说,是苏峻本人属于内啡肽驱动型的创始人。
让苏峻产生内啡肽的是他对于产品设计的痴迷,这种痴迷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在他的原生家庭里并没有从事设计方面的亲属,也没有特别的教育。在他小时候,别人看电视是看节目内容,他就喜欢看广告,对广告上的产品和品牌感兴趣,那时候的他对于汽车着迷,晚上看一眼汽车尾灯就知道是什么牌子的。
如果从创始人角度去看一家公司,他的气质就决定了一家公司的气质,智米能接连创出爆款产品,从创始人角度来说,根源是苏峻对于产品设计的痴迷。他说:“我最大的能力就是造物,就是给人类做工具,要做就做到极致。”
随着互联网新兴经济的发展,一夜爆红的产品也有不少,碰对了小风口赚到一把快钱的公司也有,但是从这些公司的结果来看,当初是怎么兴起的,最终就会怎么落幕,只有那些真正痴迷的、踏踏实实做产品的公司活下来了。投机的时代已经过去,所谓爆品都是靠真功夫堆起来的。

苏峻对于产品设计极致的追求一直延续到智米科技的诞生,智米科技是小米生态链从零开始孵化的一家公司,成立于2014年,在此之前,苏峻做了十多年的大学老师,直到小米联合创始人刘德邀请他加入小米,创办智米科技,这才有了后来小米空气净化器的那些数字。工业设计博士毕业的苏峻,对市场上的销售的产品设计十分敏感,在他看来这些设计都是十分糟糕的,“把产品做得漂亮”就成为他最原始的愿望。做老师没有办法把这个愿望更大范围内实现,创办智米加入小米生态链却可以。 
从大学老师到创业者,苏峻的初心是把人们生活中的家电变成艺术品,变成更美的东西,加上小米对于市场的洞察,智米的第一个品类就做了空气净化器,上市就成了爆品,如今依然保持市场第一的位置。
聊到小米空气净化器的成功,苏峻依然是一副平和淡定的表情,语气却很坚定:“从原点上我是很有信心的,这个事情我从来没想到过不成,一定是成的,只是做多大的问题。因为我当时找了最牛的团队来做,工艺也是最好的,我们用的模具精度都是传统家电行业的三倍,绝对是高维打低维,国内这个行业在当时来说水平还是很低的。”
一个让世界变美好的初心,加上一个很牛的平台,搭建了一支超强的团队,真的可以总结为创业公司成功三要素了。有必要说一下苏峻口中的很牛团队,小米空气净化做到市场第一的时候,他的团队只有37个人,37个人树立起一个行业的标杆,这也是对于极致的另一个诠释。

智米科技继设计出小米空气净化器之后,又做了风扇、新风系统、加湿器、空调、智能马桶盖,每推出一个新品类,都会在行业内引起不小的影响。智米团队也由37人扩展到100 多人。不管是哪一类新产品,不管增加了多少人,都没有违背苏峻最初那个理想,就是让生活更美,让室内应用的电器更加艺术化,他说这是一个设计师群体的使命。
02严苛招人标准背后的“超级人效”
对于一个公司来说,如果说一个爆品的诞生离不开老板的初心和专业,那持续爆品的出现就离不开一支和老板一样的团队。对于爆品生产公司智米来说,这支队伍就显得至关重要。
如何拥有这样一支队伍?苏峻的回答是打造这样一个组织平台,形成一种文化氛围。他是从招人这一步开始的,公司将近200人,不管是什么层级,新人面试肯定都要过苏峻这一关,他每天都会留出一定时间用在招人面试上。并不是所有公司创始人都能做到这一点。
面试严把关,保证进来的人都是“味道对的”,阿里搭团队的第一条也是“闻味道”,人才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选出来的。智米的“味道”更倾向于一群有美好愿景的人,苏峻举了招设计师和工程师的例子:“我会跟他们聊愿景,你愿不愿意用你的技术、设计让人们的生活更好,如果一个人听到这话眼里是放光的,就不能错过他。如果只是为了用技术换钱,这种人根本就进不来。”
优秀的人招进来还面临如何留住,如何融合的问题,这时候起作用的就是文化。苏峻也很重视这种文化氛围的营造,这种文化并不是贴标语、喊口号,而是融入到日常工作行为中,鼓励什么样的行为,反对什么样的行为。久而久之,从上到下形成一种能量场,周围的人自然就会被裹挟进来,如果不是同一类人,就会自然淘汰。
老板的初心,公司的文化,如果从这两个维度来探究一家公司爆品背后的原因,可以归纳为“道”的层面,这种内在的东西,可能是靠学习得不到的。但一家优秀的公司,之所以优秀肯定也会有“术”的原因,是可以用来借鉴和学习的。智米也不例外,除了探究初心和文化,我们还了解到他们爆品打造的过程。
爆款产品来自于对痛点的解决做产品创业,选择一个赛道进入很重要,有两个因素要考虑:行业痛点和用户痛点。虽然智米的诞生是依托于小米平台,但选择从空气净化器开始也是经过深度调研的。除了当时大气环境污染的客观大背景,这个行业所表现出来的痛点是很明显的:国外品牌垄断市场,价格空间大;没有冲出来的国内品牌;国内产品设计粗糙、技术不达标……在这样的情况下,如前文所说,智米用最好的资源配置打了个漂亮的第一仗。“我们第一个产品为什么没去做耳机、空调或者冰箱?因为这些品类都有强势品牌,你进去的成功率就会变小,作为创业第一步,要选择一个成功几率大的行业。”苏峻说。
能够准确抓住行业痛点和用户痛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是说在一件东西上加个屏幕就是痛点了。即便发现了痛点,如何有效解决也是一个深奥的问题,智米的方法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让利给消费者,从空调这个产品可以解析出来。
做空调比净化器的难度大很多,它的资金链很长,下游销售成本高、库存很高的一个行业,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1000元成本的产品最终到消费者手里是三四千元。智米就从提高这个链条的效率开始,缩短给供应商的账期至60天,下游直接在小米平台或其他电商平台销售,需求量和销售量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按需供应,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的产品价格自然是最优。
说到效率,苏峻还举了一个例子:“现在的空调行业,一下子就做很多型号出来,对于年轻人来说有三款让供他选择就行了,集中资源把规模做上来,这样成本自然就下来了。还有迭代速度,智米产品迭代正常是一年一迭代,传统家电差不多是三年,迭代速度要上去。
  03
  找到永恒的东西,做家电行业的苹果智米团队不到200人,年营收30亿,不得不说是一支高效的团队,对于苏峻来说,还没有达到理想状态,苹果是他的对标公司, “成为家电行业的苹果”是苏峻做企业的目标,乔布斯是他深度学习的人。
乔布斯终其一生都在做有灵魂的极致产品,苏峻也执着于做极致产品,他借鉴苹果的工作方法,最大限度提高团队效率,这个方法总结来说就是:在方向清晰的前提下,做聚焦和减法,然后正反馈:“我们做设计很简单,一个方案就定了终稿,从最开始的设计就想出后面三代产品的,很多企业是先做30个方案,感觉一下挑出5个拿出去检验,如果不对就再做60个,这种就是发散-负反馈-发散,我们是聚焦-正反馈-再聚焦。”  常规企业的做法很好理解,因为市场很复杂,千变万化,很难预判哪些产品是可以的,要靠销售到市场上去验证,然后反馈回来,智米的做法是反着来的,直接设计一款极致的产品让市场跟随。这样的方式来源于苹果,乔布斯做产品的思路都是从顶层逻辑开始,他认为只要做出一款最好、最聚焦、最极致的产品,市场会自然而然跟你走。不管是苹果,还是小米,都用事实验证了这样的逻辑是成立的。
引领市场要比跟随市场长远很多,但难度也大很多,其中的奥秘在于找到变化的市场背后永恒不变的东西,从商业角度来说就是商业的本质。对于乔布斯来说,他看到的永恒不变的东西是产品即艺术品,所以他的一生都在做“艺术品”的生意,做每一款产品都在用飞蛾扑火的力量和决心,最终苹果手机成为全球经典。现在的创业公司更多是在跟随市场,很少能引领市场,根源在于创始人不能坚定的聚焦,如果满脑子想的都是这件事能不能成,就不会把所有精力放在产品本身。
从这一点来说,苏峻和乔布斯很像,都有一种“不极致宁可死”的大义凛然。在采访中,苏峻说如果智米发展到千亿规模,但是做出来的产品并不美,不够极致,他宁可不做这样的企业,还不如回去教书的好。
总结起来,一家健康的爆品公司需要有创始人对于极致产品的坚守,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赛道进入,找准痛点,集中资源扩大规模、提升效率,在组织层面有一谨慎的准入机制,积极正向的公司文化。可以看出打造爆品真的是一个系统性的事情。
最后,摘录部分舵舟与智米苏峻的现场对话,希望能从创始人视角对大家有所启发。
舵舟:空气净化器你们已经是行业第一了,达到你的预期了吗?
苏峻:远远没有,因为整个行业还没有起来,中国的净化器虽然每年卖600万台,但是跟国外这个行业在整体家电的占有比例来说,还有很大差距。行业没有起来,你作为其中一员是很受限的,也很孤独。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能力能够把这个行业带起来,把整体的标准提高。
舵舟:智米一路发展看上去都很顺利,在这个过程中就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吗?
苏峻:在小米的平台创业整体来说还是比较顺利的,但是任何一个新产品进入市场都会遇到各种问题,这是避免不了的,只是我们通过快速迭代的方式很快就解决了,包括我们对行业产生了冲击,也遭到各种抹黑、攻击,都遇到了。
公司做起来后还有很多来模仿的,但是不管怎么学,内核的东西是学不去的,我们的内核就是创新。我反复跟团队说,我们要做一家不平庸的公司,跟公司规模大小没关系,即便公司能做到很大,但是产品很平庸,我也不会做这样的公司的,规模小但是很有力量,这样的公司也是很好的。
舵舟:你说最初出来创业是因为内心有一股力量没有释放出来,是想让人们生活变美的愿望,智米现在已经是估值10亿美元的独角兽公司了,你的那股力量释放了多少了?
苏峻:一点点。因为现在整个中国市场做到现在,又面临一个新的问题,就是抄袭,如果在借鉴我的基础上比我们做的更好,那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想法就是模仿我们,卖点东西赚点钱,最后就麻烦了。这是整个外部环境的问题,我们需要不断创新,也需要有一个呵护创新的环境,比如以色列创新做的好,因为有很好的保护机制。我们在小米的平台上,已经有把原来想做的事情放大了很多,但是如果想做更大的事情,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做的。
我们现在不到200人做50多亿,已经很好了,如果想过舒服日子绝对够了,但我们还想做100亿,因为只有做得更大才能影响更多人,才有可能改变这个行业。
舵舟:你平时喜欢看什么类型的书?
苏峻:之前各方面的书都会读,现在反而少了,读到最后你会发现物理学、商业、佛学、政治等等其实都是相通的,现在读书选择性更强些。我在写博士论文的时候读了一段时间的哲学,也看不太懂,看完一本书能懂20%吧,但是后来沉淀了几年,发现哲学太有用了。换个视角看世界,会发现很多事情都是在你的视野之下发生的,很有意思。所以哲学和科学这两样东西是人类积累的财富,如果这两样东西略知一二,你的人生就不单纯在表象里走了,很容易想到问题的本源,就很容易想明白。
?THE END
|往期文章|
小米创始人雷军 · 小米联合创始人刘德 · 小米供应链张峰
小米CFO周受资 · 小米有品高自光 · 小米空气净化器苏峻
小米电饭煲杨华 · 小米手环黄汪 · 小米净水器陈小平
顺为资本许达来  ·  顺为资本周航
小米生态链企业的CEO们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