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学术马苑丨记南京师范大学张子夏“学术志向与学术生活”讲座

学术马苑丨记南京师范大学张子夏“学术志向与学术生活”讲座

阅读量:3724512 2019-10-24


10月22日晚,以“学术志向与学术生活”为主题的讲座在26幢206智慧教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张子夏老师主讲。他从自己的求学经历与心得体会两个方面出发,与到场同学进行了相关的经验交流。
求学经历
张子夏老师的哲学兴趣最初是被父亲书架上的《康德三大批判精粹》所激发的。初读哲学经典后,他下定决心从原专业转行,开始钻研哲学。研究生阶段,导师布置的二十六万余字英语文献翻译任务不仅锻炼了他的英语能力,也开启了他的英文文献阅读之路。在参加中英美暑期学院高级研讨班期间,来自国外哲学大咖的授课使他开始接触英美哲学,即分析哲学。博士阶段,张子夏老师于荷兰乌特勒支大学访学,自身英语和专业基础水平也随之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导师的写作反馈更促使他在论文撰写上形成了严谨的写作逻辑。归国后,他再次参加暑期研讨班,荣获中英美暑期学院第20期高级研讨班(行动哲学)大陆学员第一名。在进一步深入研究分析哲学的过程中,他逐渐确定了“当代分析哲学的核心问题”的研究方向。面对国内哲学研究的现状,张子夏老师与一批青年学者组织创办青年学者工作坊,开展评判论文工作。借此经历,张子夏老师建议同学们在完成论文之后,不要急于即时修改,而应将论文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进行编撰,或者参考他人的修改意见,这样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心得体会
随后,张子夏老师结合自身经历,与在场同学分享了五点在学习和学术研究道路上的心得体会。第一,要有明确的大局观。他指出,学术研究首先要清楚“自己到底想干什么”“目标是什么”。第二,要坚持正确的信念。张子夏老师以叔本华的名言为引,教导同学们要怀有坚定的学术信仰,认真钻研学问。第三,要做一个有野心、有抱负的学者。在他看来,适当的“年少轻狂”并不完全是坏事,要有跟伟人平等对话的自信。第四,在英语学习方面,他建议同学要多读英文文献,少用技巧,并学会使用英英词典理解词源和词根。第五,对于专业课学习,要理性看待权威。张子夏老师建议同学们在阅读时首先思考作者提出观点的理由,再进一步探究作者的动机,在阅读与思考中提升自我。
提问环节
在提问互动环节,张子夏老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给予了详细的解答。针对同学提出的“如何看待在学术研究道路上的得与失” 的问题,他认为,当在学术研究上得到一些成就时必然会伴随着其他方面的“失去”,但只要坚定自己的目标,就不会对所谓的“失去”感到懊悔。就“如何确立自己的学术目标”的问题,他指出,可以尝试从小的方面开始,并要设立远大目标。
至此,本期“学术志向与学术生活”讲座圆满结束。张子夏老师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分享了自身经历与心得体会,不仅帮助同学们了解了考研考博的相关知识,也为在场同学明确个人定位,制定人生规划,树立未来目标,实现学术理想提供了方向指引。希望我院学子能够专心求学,不懈追求,为成为理想的自己而努力奋斗。

“ 小马奔腾,精彩纷呈!
???
图片 | 黄一瑾 李婉儒
文字 | 李 响 陈 澜
编辑 | 黄一瑾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