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简历
戴良芬,女,1975年出生,南京师范大学美术教育本科毕业,现为江苏省宜兴市张渚高级中学美术教师,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美术报吴冠南大写意花鸟画研究中心研究员。
主要专业创作获奖情况:工笔画《套圈老人》和《我爱中国》分别入选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第三次、第四次新人新作美术作品展,作品《家乡美》入选参展“张浦杯”第二届江苏农民画展,作品发表于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书画艺术家》等书。

▲ 戴良芬 家乡美 工笔画
崭露头角的江苏省美协会员戴良芬,其作品日渐引人关注。看得出戴良芬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把她的早期作品和近期作品一比较,进步非常明显。

▲ 戴良芬 茶香 工笔画
戴良芬多种题材都有涉猎,尤其是工笔人物,从中能感觉到当代工笔画领军人物、现中国美协副主席何家英对她的影响。善于从古人和当代优秀艺术家的作品中吸取养分来充实自己,对于一个画者来说,非常重要。绘画一定要手脑并用,有些人往往习惯闭门造车,闷着头画,一意孤行,画了一辈子都在原地打圈圈,就会成为一个画匠。而聪明的画家,画一段时间会停下来思考,总结不足,吸收别人的精华,然后重新再出发,这样才会走得更远。戴良芬无疑就是这样的人。

▲ 戴良芬 清夏 工笔画
戴良芬的工笔画有一种独具魅力的忧伤和诗意的写实美感在其中,工写结合,工得精深,写得飘逸,相得益彰。都说画如其人,她画的那些表现女性题材的人物画作品,在吸收欧洲古典绘画的精神和内在特质上下过不少功夫,展现了女性的温婉贤淑,恬静文雅或天真烂漫,她从自身体验出发,能够很好地把握女性一些细微的心思和微妙的身体变化,从而把人物内心的性格和外在特征结合得恰到好处。

▲ 戴良芬 采茶女 工笔画
在她的花鸟作品中,经常能见到伴着牡丹的画眉,石榴旁的黄鹂,还有兔子小猫小鸭等等,生活气息十分浓郁,但又不仅仅是生活中常见的那种景象。这是以一个画家的视角攫取平淡生活后铺陈于宣纸上所显现的一种神奇张力,代表了戴良芬作为一个女性艺术家敏锐独到的视角和眼光。

▲ 戴良芬 甜 工笔画
最难得的是,戴良芬还是个一专多能的画家,这个可能与她从事教育事业有关,职业要求她必须在大美术范畴内或多或少地都要掌握些知识与技能。所以,她的油画造诣丝毫不亚于那些在这方面一直求索耕耘的人。

▲ 戴良芬 我爱中国 工笔画
众所周知,国画或者书法,入门的门槛并不高,许多退休了的老人,工作辛苦了一辈子,临老了也想在艺术上发挥一下余热,进入老年大学学个一年半载,也能挥洒自如,梅兰竹菊,撇得像模像样。但很少有听说,学个一年半载的就能上手画油画,而且是画人物。这与戴良芬是科班出身不无关系,南京师范大学美术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的她,在校时就打下了扎实的绘画基础,毕业后在宜兴市张渚高级中学教美术课,任教之余一直临池不辍,勤勉努力,后来还参加了美术报主办的吴冠南花鸟画高研班,得到名师指点,所以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

▲ 戴良芬 小狗 工笔画

▲ 戴良芬 小兔 工笔画
她的写实油画,人物造型扎实敦厚,色彩丰满而富有变化,技法语言与表现客体十分契合,光影的素描关系具有浓郁的古典油画味。

▲ 戴良芬 老人 油画
对比产生美。一幅画的艺术性有时候就在强烈的对比中产生,比如这幅《祖孙俩》,描绘的是一个老妪背着她的孙子,整个画面刻画得细致入微,一股生活的艰辛充溢着画面。老妪饱经沧桑充满岁月痕迹的脸与孙子幼小稚嫩一脸懵懂的脸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还有脸部处理的一明一暗,头发的一黑一白,衣服褶皱的一简一繁等等,这些对比都会碰撞出许多美学元素,在不知不觉中成就着一幅优秀的绘画作品。另外一幅戴平顶帽的老者,其忧郁的眼神望向半空,半噘半抿的嘴唇上,雪白的胡子和鬓角相映成趣。胡子画得凌而不乱,很好地表现了富有弹性的质感,是这幅作品的点睛之处。

▲ 戴良芬 祖孙俩 油画
这几幅画都令人印象深刻。每个人对美的感知和接受能力各不相同,所以多说无益,还是由欣赏者自己去解读来得更为妥帖。但有一点是共同的感受,那种生活在城市钢筋水泥丛林中的现代人十分缺乏的一份真挚情感,能在戴良芬的画中找到寄托。

▲ 戴良芬 石榴熟了 工笔画
多画家虽然生活在当下,其作品却与当下无任何关系,或者并不关注现实生活,路就会越走越窄。面对一个多元诱惑与迷茫共存的当代艺术语境,洗净铅华,回归初心,戴良芬给出了自己具有说服力的答案。

▲ 戴良芬 国画小品

▲ 戴良芬 工笔小品

▲ 戴良芬 工笔小品

▲ 戴良芬 工笔小品
编 | 小槛 锵锵
转载请注明出处
-------------------------
商业合作、粉丝福利请添加美术报小编微信号:
L215337
点击图片可以购买精工小楷 仿唐鸡距笔 兼毫蒜头笔 晋唐楷书行书写帖利

-------------------------
欢迎订阅2020年《美术报》

你“在看”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