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错金织花缕 累尽帝王冠 | 老祖宗为了美,真是费尽了心思!

错金织花缕 累尽帝王冠 | 老祖宗为了美,真是费尽了心思!

阅读量:3727910 2019-10-24



要说中国古典装饰艺术,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大到帝王冠冕,小到村妇银簪,无一不为一种错金工艺痴迷,“金丝八宝攒珠髻,朝阳五凤挂珠钗”,也无一不以这一种工艺制作!

这一工艺就是花丝镶嵌,又叫累丝金工,位列燕京八绝之一,有两千多年历史,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金银错工艺精细之最
花丝镶嵌是中国金银器工艺所能达到的精细之最,奇巧、规整、富丽,每一处花纹都是纤细的金银花丝累出来的立体艺术,不论是从任何角度看,都纤毫俱现。

以金、银、铜等金属细丝,施以掐、填、攒、焊、编、垒,编出绮丽形态,镶以各色宝石,经挫、锼、捶、闷、打、崩、挤,无所不用其极,才得以实现极尽的繁复和奢华。
起初由传统的错金工艺发展而来,厚重的金属被越做越薄,越做越细,到清朝达到巅峰,不仅实现了通透轻巧的艺术效果,还增加了景泰蓝点翠、烧蓝等工艺,更加明艳动人。

帝王冠冕御用,皇家推崇备至
错金织花缕,累尽帝王冠。花丝镶嵌工艺之繁复,制作难度之高,自然生于皇家,享于皇家,自春秋战国以来就一直是皇家御用之工艺,历朝历代的帝王冠冕,也都是以花丝镶嵌工艺织就。
明万历皇帝金丝蟠龙翼善冠
如1956年在定陵出土的“金丝蟠龙翼善冠”,采用花丝镶嵌工艺制作,以518根0.2毫米的金丝编织出“灯笼空”花纹,薄如轻纱,浑然天成,两条金龙堆垒其上,栩栩如生,精妙绝伦。

据考证,这件皇冠是明朝万历皇帝生前最心爱之物,只有出席盛大典礼时才使用,直到他去世都还视若珍宝,被带入陵寝,重视地放在头边。
极尽繁复的花丝镶嵌工艺
夺目的艺术效果,自然离不开背后极尽繁复的工艺流程。单一项基本的花丝,就有数十种变化,素丝、拱线、竹节、螺丝、码丝、麦穗、凤眼、麻花、小辫……都要根据实际灵活运用。

花丝前要拉丝,将金银反复压制,再依靠拉丝板手动拉丝,一根纤细的金丝,往往需要在几十个不同口径的洞上,由粗到细依次来回十数遍拉制,最小的孔甚至比头发丝还要细。

花丝为骨,还要镶嵌做饰,这也是技术活,挫、锼、捶、闷、打、崩、挤、镶,少一步都不行!最后将打磨完好的珍贵珠玉镶嵌上去,一件花丝镶嵌作品才算是完成。

历经无数代宫廷匠人心血浇注,花丝镶嵌独领中国宫廷技艺制高点两千余年!成为铭刻在紫禁城深处的最美记忆,成为无数朝帝王将相梦寐以求的尊贵符号。
金银的厚重,经过花丝镶嵌的洗礼,变得轻巧起来。欣赏之间,仿佛脱离了金银钱味,脱离了时代的华嚣浮躁,细细品味着这份浑然天成,以及一丝一隙间,流淌出的艺术之美。

2020年将迎故宫600岁诞辰!在故宫大庆即将到来之际,为传承和弘扬故宫艺术珍品文化内涵,北京故宫文化权威出品!中国花丝镶嵌第一人王树文大师权威监制!以乾隆金瓯永固杯为原型,千年宫廷绝技再现臻宝真容!《金瓯永固杯》惊艳现世!

乾隆一年只用一次的金瓯永固杯,只在正月初一子时在皇帝亲自主持的“开笔仪式”上才会现身,背负着皇家绝顶华贵气运,以祈盼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故宫博物馆馆藏原型
皇家镇国重宝,工艺极尽奢华!数百年来深藏宫廷深闺,唯有皇帝才有资格享用,可如今却在盛世辉煌再现!以千年花丝镶嵌工艺,真实还原每一处细节!让故宫珍宝真正“活”起来!让真正的皇家艺术“飞入百姓家”!
王树文大师和《金瓯永固杯》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