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家在江南 | 一枕水乡,给你所有的诗和远方

家在江南 | 一枕水乡,给你所有的诗和远方

阅读量:3728489 2019-10-24



人人尽说江南好,
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
画船听雨眠。
都说江南是水乡,
江南的水,究竟有多美?

美哉!动静相宜
美哉!阴晴相生
美哉!智者乐水
美哉!生生不息
……
10月28日至31日,
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将在无锡举办,
主题为“文脉传承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论坛开幕前,
“家在江南”主题采访走进长三角苏浙沪皖多地,
穿梭于青石板街与水弄堂之间,
触摸江南水乡的古今脉动。
水运江南
家在江南,
枕河而居,
诗和远方都有了。

夜半江声听不住,
南船才过北船来。
大运河穿城而过,
沟通南北,
让一座座城市紧密相连,
也是流淌的江南文脉。

江苏无锡,
素有“运河绝版地,江南水弄堂”之称。
穿过青石板街,
从跨塘桥码头乘船,
一路穿梭于水弄堂的粉墙黛瓦之间。


游船行驶到清名桥,
豁然开朗,
半圆形的单拱桥倒映水面,
远看犹如一轮满月,
近看则成了“取景框”,
将远处景致收揽。

浙江嘉兴,
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心地带,
东临大海,
南倚钱塘江,
北负太湖,
西接天目之水,
大运河纵贯境内,
江河湖海在此交汇。

在王江泾镇,
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长虹桥横跨两岸,
长桥卧波,气势如虹。
这是大运河上罕见的巨型三孔实腹石拱大桥,
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月夜江南
江南的夜,
水波中荡漾着灯光点点。

泰州,拥有保存完好的古代城河
——凤城河。
城市内外环水系畅通,
形成了内环抱古城、外环护新城的
“双水绕城”独特景观。
夜游凤城河,在桨声灯影中,
一览这座祥泰之城的安宁之夜。

州建南唐,文昌北宋,
长江、淮河、黄海三水在泰州汇聚。
这座2100岁的古城,
历史文脉源远流长。

夜游嘉兴,
从月河历史街区乘船,
一路徜徉,可以到达南湖。

夜色笼罩中,
远远便可望见红船依旧。
潮涌江南
江南的水,
静如平湖,动如潮涌。
江南水乡,
美在动静相宜。

鲲鹏水击三千里,
组练长驱十万夫。
自古以来,浙江观潮,
总能激发诗人文思如潮。
10月16日,农历九月十八。
午后的海宁观潮胜地公园,
早已人头攒动,
秋日和煦的阳光静静地抚摸着水面,
人们都在静静地守候……

霎时间,潮声雷动。
万里波追一线白,
涛惊天地海门开。
循声远远望去,
平静的江面上出现一条白线,
潮头由远而近,
如千军万马奔腾而至,
激起一线白色浪花,
喷珠溅玉。
大咖说
江南文化的核心,是水文化——知进退,善于探索,生生不息。
古代,河道水网就相当于今天的高速路,而船只就相当于车辆。通江近海的地方,新鲜事物沿这一带分布,一定是开放的文化,是善于吸纳的文化。
江南水乡,水多的地方培育智者。智者乐水,水上生活培养了人们的智慧。在处事方面,江南人的思维是非常发散的。当旧的河道不适应了,江南人就会探索新的河道;当历史潮流来袭,江南人总是能抓住机遇,率先发展。
水,看上去很柔,但柔中有刚,而且非常具有力量。江南人处事,力量很大,但外表看上去很柔和,刚柔相济。
——江南大学教授庄若江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刘静妍/文 见习记者 刘畅/摄
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办公室和现代快报
联合推出“江苏文脉”微信公众号
↓↓↓
长按即可关注

江南的水,你在看吗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