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民族团结进步风采录|朱秀娟:党建促团结 共画同心圆

民族团结进步风采录|朱秀娟:党建促团结 共画同心圆

阅读量:3735670 2019-10-24



1
“乡村治理要靠大家共同努力。”拥有46年党龄的灵武市郝家桥镇王家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朱秀娟从她的角度出发,道出了基层村务工作者最真切的经验之谈。以党建促团结,推动基层民主建设,朱秀娟说得真切,做得实在。今年来,在全区重点入黄排水沟集中治理工作中,王家嘴村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拆除了沿南干沟的109座旱厕,从源头上减少了生活污水排放。对于有利于保护环境、改善生活的决策,当地村民做到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根本原因在于党建根基抓得牢,群众参与感、获得感更强。朱秀娟向记者介绍,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都要经过严格的民主程序,即党支部会提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大家达成共识后自然能够激发团结的力量。事项从发端到实施,党员干部作先锋和表率,邻里乡亲受到动员,唤醒主动作为意识,共建美丽家园。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成为村级党组织加强党建工作的“指明灯”。朱秀娟作为王家嘴村党支部“第一责任人”,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强化担当意识,不断加强队伍建设。通过近5年的发展壮大,目前,王家嘴村共有71名党员,其中女党员14名,党员结构逐年优化,党组织的战斗力逐步增强,在村上经济建设、民族团结、新农村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2016年,该村被自治区评为“全区先进基层党组织”。丰富而充实的党建实践活动进一步形成浓厚的民主氛围。2017年,王家嘴村第十届村民委员会进行选举,村支部先后组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村民小组长会21次,引导群众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争取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为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确保选举工作圆满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团结群众一致向前,带领村民脱贫增收,自1983年担任村干部以来,朱秀娟不懈努力着。近年来,王家嘴村新建了200亩左右的草编园区,每年解决剩余劳动力1500人次,生产的草编产品远销西北五省区,订单从未间断。同时,将全村40%的土地流转进行高效农业发展,土地流转每亩租金900元,解决了60岁以上老人的衣食住行和青壮年外出务工的后顾之忧。2016年到2017年共创建温棚种植基地2个,300多亩,130米长的大棚62座,争取项目扶持资金150万元,解决了群众建棚的燃眉之急。并争取了35万元用以解决温棚水、电、路的建设,让群众得到了更好地发展空间。美丽乡村建设,还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两委”班子的积极争取下,王家嘴村共投资40万元美化亮化部分村队路肩,安装路灯数十盏以解决群众夜间出行难问题。投资20万元创建了残疾人活动中心,使残疾人康复活动得到了保障。此外,村里积极建设文化阵地,创建文明乡村。争取民政局项目资金15万元,装修了居家养老服务站基础设施。巩固了王家嘴村威龙社火队和李明大院两个群众文艺团体的建设。朱秀娟说,他们在春节、元宵节期间走村串队为群众带去精彩的演出节目,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尤其是王家嘴村威龙社火队,多次代表灵武市参加银川市社火展演活动,并先后获得银川市2017银川滨河杯全市新春社火联赛暨狮王鼓王争霸赛“狮王”称号、“幸福灵武”2017年灵武市春节社火大赛优秀奖。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年来,王家嘴村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先后被评为“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民族团结创建活动示范点”“美丽乡村文明创建工程示范村”。朱秀娟以对党的忠诚,对群众的深情默默工作,无私奉献。她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实事、好事也赢得了社会各界认可,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自治区劳动模范”“全区优秀党支部书记”等荣誉,被当地百姓亲切称为“当家人”。
监制:郑 桉  | 编辑/制作:吴 倩
转载请注明来源华兴时报微信公众号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