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很多概念都是互相矛盾的,而有时我们会陷入这种两难的抉择当中。这个时候,选择的结果很难以对错来评价,人生若是一条路,选择就是岔路口,无论你怎样选,最终的终点都一样,当然,你的一个选择会改变你的人生。
两个少年在厕所中相遇,其中一个男孩找另外一个戴帽子的男孩借了点手纸。出了厕所之后,为表感谢,借手纸的男孩给戴帽子的男孩点了一支烟。两个人边走边聊。拼多多砍价互助群
戴帽子的男孩说:“我最近很郁闷,家里人一直逼着我学钢琴,可我怎么也弹不好。”

借手纸的男孩说:“钢琴,一点都不难!我5岁就开始弹了,可烦恼的是家里人总逼着我写诗,天啊,我怎么写得出来?”
戴帽子的男孩一听,笑着从包里拿出了一沓稿纸,说:“这个给你吧!拿回去交差。我最喜欢写诗。”
你一定猜不到,那个不爱学琴的男孩,后来成为了大诗人;而那个不爱写诗的男孩,则成为了音乐家。他们面临的选择显而易见,那就是自己的梦想和家人的期待。若是你,你会怎样选?选择他人的期待在大部分人眼中都是最保险的做法,不会冒风险,因为那些对你有所期待的人总比自己多些经验,至少是站在客观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可是哪一种成功不需要冒险呢?若是让歌德弹琴,莫扎特写诗,那么他们就永远成为不了轰动世界的伟人,因为他们的选择违背了自己的梦想。
人,一定要做自己喜欢、自己想做的事,如此才能够快乐。或许,在此过程中会遭到周围的人或环境的阻碍,但我们不该就此放弃自己的意愿,有些事一拖延,可能就是一辈子。
日本最年轻的临终关怀主治医师大津秀一,在多年行医的经验基础上,在亲自听闻并目睹过1000例病患者的临终遗憾后,写下《临终前会后悔的25件事》一书。其中,有很多条都涉及“没有做自己”,比如———没做自己想做的事;被感情左右度过一生;没有去想去的地方旅行;没有表明自己的真实意愿,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