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 谨守为民初心,勇担扶贫使命——河海大学石泉县扶贫干部风采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 谨守为民初心,勇担扶贫使命——河海大学石泉县扶贫干部风采

阅读量:3738857 2019-10-24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2015年,国家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河海大学根据中央和教育部总体部署,开始选派得力干部远赴陕西省石泉县,担任扶贫挂职干部。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学校的挂职干部们扎根基层、埋头苦干,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做到“懂扶贫、会帮扶、作风硬”。石泉的贫困户不禁感叹,“这些年,河海大学给了我们村上、县上很多帮助,我们永远忘不了河海、忘不了河海派来的干部对我们的恩情!”
1
 2015年9月,时任常州校区资产管理部基建办主任的胡克同志成为学校派驻贫困村的第一任第一书记。
刚到石泉县池河镇五爱村,在村民议事大会上,有人直接问他:“中央派来的书记,你给我们村带了啥项目,带了好多钱来?”胡克同志有点尴尬,也深切体会到贫穷落后的根源,除了各种硬件条件制约,最重要的还是人的思想,尤其是“小富即安、小富即满、被动等靠要”旧有思想观念。他认为,扶贫先扶智,一定要转变思想,要打一场主动仗!他从开展学习教育,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入手,主动上党课,带领大家学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同时让村民了解自己老家江苏农村的发展状况;积极引导群众自发组织各类文化娱乐活动,丰富文化生活;传播积极向上的文明新风;积极沟通协调,帮助发展五爱村旅游和果蔬合作社等增收途径;积极牵线开展专业技术培训、捐资助学、专项招生宣传等教育扶贫,专家教授走进村里通过“做电农”课堂、“微创农”技术和“宜农科技”等项目进行科技扶贫,引进企业开拓乡村经济,促成河海大学设计院免费为当地设计水坝。该水坝已于2018年10月建成并投入使用,通过汛期控水、干旱期蓄水补水,为当地保障生产、生活用水安全稳定,也成为了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
两年中,胡克同志扑下身子、扎进村里,把真情融入扶贫工作,被表扬过、被误解过、被信任过、也被猜忌过,酸甜苦辣都尝遍。他在这片土地上逐渐找到了自己的步伐,他用实际行动回复着老乡的疑问、印证自己的初心。他所在的五爱村逐渐成为了石泉县标杆村,他本人也得到了群众和组织的认可,获得了陕西省“全省优秀第一书记”、 石泉县“五好科级领导”、池河镇2016年度脱贫攻坚工作“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等荣誉称号。2017年4月,获聘石泉县“脱贫攻坚廉政监督员”。
2
2016年10月,学校响应中央号召,派出时任学生处副处长的刘成钢同志挂任石泉县副县长,分管扶贫工作。
国家也一再明确,要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要更加注重帮扶的长期效果,夯实稳定脱贫、逐步致富的基础。作为一名扶贫副县长,刘成钢同志深深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怎么“让扶持变成自生”,是他一直在思索的问题。经过无数次在乡镇村头、田头的调查研究和认真分析,他帮助找出了石泉自己的脱贫致富路子,那就是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
“石泉十美”是石泉美景的浓缩,也是大自然对石泉的恩赐,这些美景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秦巴汉水之间。为把“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刘成钢围绕石泉 “蚕桑、汉水、鬼谷子” 三张文化名片,奔东忙西,走南闯北,积极引进外地公司来石泉县投资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引入池河镇五爱村田园综合体概念,开发“1+1”旅游居家养老模式,采取“合作社+公司+贫困户”模式,让村民土地、林地资源变成资产,使五爱美丽乡村建设上一个新台阶。先后牵线珠江投资公司、陕西富凯集团、北京乡关科技有限公司等近十家国企和民企,帮助地方蚕桑产业转型升级,解决企业生产中的技术问题,投资旅游、环保、康养等,有效地推进了地方产业发展,提高了当地经济收入。同时,刘成钢同志针对石泉现状和需求,在科技、教育方面积及时牵线搭桥,联系学校教授为石泉县开发红色(革命教育)绿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石泉实践)“双色”党课;积极推动“河海大学-石泉专家工作站”建设和设立水利+旅游、农村面源污染及分散式污水治理等科技扶贫课题,为石泉发展带来新思想和新路子, 努力将石泉的好风景变成“好钱景”,好资源变成“好财源”。


3
2017年7月,学校继续派出时任后勤服务中心副总经理的胡忠平同志到石泉,挂任石泉县池河镇五爱村第一书记。
刚到村里,胡忠平同志就逐门逐户逐人去了解每一家的具体情况,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他就全面掌握了五爱村66户贫困户的情况,知道了他们的困难和需求。他先后联系15户贫困户,定期走访,答疑解惑,及时协助解决困难。在他的直接帮扶下,五爱村贫困户残疾村民廖元银发展林下养鸡产业脱贫致富并成为市县镇扶贫扶志先进典型。他广泛联络爱心企业到村开展公益捐资助学和就业招聘活动,联系河海大学教师家庭与五爱村贫困户孩子结对帮扶,争取学校资助建设五爱村党群服务活动中心、远教扶贫广场电子屏,促成68台电视机、6台电脑、4台投影仪、3台空调和32台农用机械捐赠。他热心开拓有助地方发展、村民脱贫的条条大道,积极通过各种扶贫干部培训班,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同时把上级政策转变为地方发展的借力;联系学校专家教授为镇、村干部提供振兴乡村等咨询培训;争取助农专项资金和学校资助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经费,多方联系龙虾养殖和中药材种植,推动五爱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通过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胡忠平同志说,“只要有三颗心,真心、爱心、热心,你就有了做好农村工作的万能钥匙。”挂职期间,胡忠平同志先后获安康市“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池河镇“2018年度脱贫攻坚先进第一书记”等荣誉称号。他的帮扶工作得到了地方的高度肯定,挂职期满时被中国·鎏金铜蚕文化研究院聘为名誉院长、被池河镇五爱村授予“荣誉村民”称号。五爱村2018年获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安康市级“文明村”等荣誉称号,并成功脱贫退出。五爱村党支部还获评“石泉县2018年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示范村”,2019年7月获评安康市脱贫攻坚先进基层党组织。他所在的村脱贫攻坚队2017年度、2018年度连续两年被评为“石泉县先进驻村工作队”。

4
 
2018年11月,学校选拔了时任常州校区组织人事部副部长的孙彦歆同志,赴石泉继任扶贫挂职副县长。
孙彦歆同志是陕西人,怀着对家乡的一片情深接过了沉甸甸的扶贫挂职任务。刚到地方,他便迅速进入角色,先后调研全县11个镇20多个村,入户80多户,了解贫困人口贫困状况、致贫原因、脱贫措施以及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深入政府机关、学校、医院、企业等开展调研工作,全面了解县情民情,了解县里工作需求和要求。他一方面积极针对县里需求做好与学校的对接工作,另一方面广泛挖掘和联系校内外资源,确保学校在科技扶贫、教育扶贫、党建扶贫、消费扶贫、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文化扶贫等方面帮扶工作取得实效,此外还肩负着包联一个镇、包抓一个村扶贫工作的任务。
 孙彦歆同志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产业发展推动农民脱贫致富。充分挖掘和利用各方资源,在多次考察,多方沟通的基础上,成功通过校友引进江苏大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石泉县智能化陆基循环水养殖项目,总投资将达1.1亿元;结合地方特色产业,积极对接推动益生菌发酵技术制作金针菜泡菜和桑葚果汁,力求带动地方金针菜、果桑产业效益进一步提升;深入开展石泉县蚕桑产业调研,倡导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种桑养蚕,推进石泉蚕桑产业迈上新水平,让石泉“金蚕之乡,丝路之源”这张名片更加闪亮。他努力为石泉农产品拓宽渠道,打造促销平台,持续推进消费扶贫。先后对接常州两家超市为石泉农产品设立专柜;推动石泉县农产品成功进入地处北京的中国贫困地区农产品精品馆;组织开展宝鸡市石泉农产品专场推介会,与宝鸡近20家企业达成采购意向,为石泉农产品扩大销售份额奠定良好基础,更好地以销售带动农业产业发展,助力贫困人口增收致富。
 
5
 
2019年8月,时任人事处人才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的李晓东同志经过组织选拔,开始了他的驻五爱村第一书记帮扶之旅。早在赴石泉前,李晓东就已经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石泉现状,学习农村工作和党支部建设相关知识和工作技巧,整理收集了一大堆可能用到的资料信息。
李晓东启程赴石泉的那一天,正是他的妻子和两岁的孩子回国之时,一家人擦肩而过。“我们已经有近一年没见面了,这一去正赶上石泉脱贫攻坚百日冲刺,不知什么时候能回来。确实有点遗憾,挺想的。”因为年轻,工作经历较前两任第一书记相对简单,驻村工作对李晓东而言,更是充满了困难和挑战。到岗后,他努力投入,通过实地走访贫困群众进一步摸清底数、了解实情,通过给村两委班子上党课进一步筑牢脱贫攻坚信心。一个多月来,人黑了,也瘦了。他坦言,“尽管做了种种心理准备,来了之后,还是觉得跟想象的不一样。吃的、住的,还有干的工作,完全不适应,当时真怀疑自己能不能坚持下来。后来想到前面几位挂职干部都坚持下来了,我也不能丢河海的人啊!现在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对当地的情况和我自己的工作也越来越熟悉了,能帮到他们的信心也越来越足了。当前的第一要务是全心全意助力石泉完成脱贫攻坚冲刺工作,今后也会尽全力为五爱村村民奔小康谋实事、出实招、解难题。”
没有豪言壮语,这朴实的话语代表了所有扶贫挂职干部的心声。他们吃苦耐劳,勤勉踏实,身体力行,勇担责任,“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贡献。这就是对河海精神的最好诠释,对“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的生动实践。



2013年以来,学校与石泉县密切联系,加强互动。尤其是近三年,互访人数达570余人次。学校每年派出专家团队、博士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等,赴石泉开展支教、贫困户慰问、人才培训、科技扶贫调研等活动。河海5名扶贫干部从陌生到熟悉,从适应到习惯,从习惯到喜欢,从小心翼翼到真情灌注,从点滴规划到步步落实,他们感恩组织给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平台,让他们有机会与党和国家的发展脉络相连!
扫码关注我们
图文来源:河海大学官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专栏教育
责任编辑:侯一明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