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 全国扫黑办举行第二次新闻发布会,再针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发布四个法律文件。
据悉,这四个法律文件为国家监委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下称“两高两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严惩公职人员涉黑涉恶违法犯罪问题的通知》、“两高两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黑恶势力犯罪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跨省异地执行刑罚的黑恶势力罪犯坦白检举构成自首立功若干问题的意见》。
南都记者获悉,上述四个法律文件将针对涉黑涉恶中保护伞查办周期长、查实率低等问题提供破解办法,同时针对非法放贷暴力催收以及网上黑恶势力犯罪等,解决执法办案过程中法律规定不明确、法律适用不统一、依法严惩不精准等问题,进一步完善法律政策指导。

图片来源:中央政法委长安剑剑指非法放贷,推动扫黑除恶向网上延伸
会上,据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介绍,这四个法律政策文件,主要是针对涉黑涉恶犯罪新动向,解决执法办案过程中法律规定不明确、法律适用不统一、依法严惩不精准等问题制定出台。
《关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严惩公职人员涉黑涉恶违法犯罪问题的通知》,旨在破解“保护伞”查办周期长、查实率低的问题,查办涉黑涉恶大要案而未查出“保护伞”或查处不到位的问题,同一对象被多年举报、多层举报、多头举报而查处不力的问题。
《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则剑指非法放贷、暴力催收、与黑恶势力勾结等违法犯罪,明确非法放贷行为入罪标准,建立刑事制裁体系内部衔接机制,严厉打击非法放贷行为。
《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黑恶势力犯罪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则主要明确网上黑恶势力犯罪的构罪要件,以推动专项斗争从网下向网上延伸。
《关于跨省异地执行刑罚的黑恶势力罪犯坦白检举构成自首立功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跨省跨部门办案线索移交程序,鼓励监所在押的黑恶势力罪犯检举揭发,深挖一批真实性强、成案率高的涉黑涉恶线索。
强化纪法衔接,解决涉“伞”线索移送查办“两张皮”问题
南都记者关注到,今年4月,全国扫黑办曾举行首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两高两部”关于办理黑恶势力、“套路贷”、“软暴力”刑事案件以及黑恶势力刑事案件财产处置等4个法律政策文件,为各地各部门依法准确打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提供法律政策指引。
为何在此时再专门出台四个法律政策文件?
会上,陈一新介绍,当前为期3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正处于深挖根治向长效常治转段的关键时期,目前专项斗争中存在地方查办“保护伞”力度、进度与结案成效有差距,“打伞破网”与扫黑除恶同步跟进有待加强的问题,一些黑恶势力利用法律漏洞、监管盲区实施非法放贷,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违法犯罪,扰乱金融市场秩序,破坏网络安全,还有一些黑恶势力改头换面、蛰伏藏匿,深挖彻查犯罪线索还存在短板。
“这些问题对准确适用法律政策、依法严惩黑恶势力犯罪提出了更高要求。”陈一新说。
陈一新表示,上述四个法律文件,有利于执法办案部门准确认定黑恶势力“保护伞”,有利于做到宽严有据,罚当其罪。同时将强化纪法衔接、解决涉“伞”线索移送查办不协同、案件查处“两张皮”的问题。
此外,四个法律文件还将利于加大对金融、信息网络、共享经济等新兴行业领域涉黑涉恶犯罪的打击力度,对“变色变异”的黑恶势力打击力度,并解决跨省异地关押犯罪带来的检举线索移交难、办理难等问题。
法律政策文件执行情况将纳入中央扫黑除恶督导
南都记者从会上获悉,下一步全国扫黑办将强化办案动态监督,进一步规范涉黑涉恶案件办理程序、办理期限及法律文书,把这批法律政策文件执行情况纳入中央扫黑除恶第二轮、第三轮督导回头看重点内容,适时组织扫黑特派督导专员开展专项督导及案卷评查,推动各地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此外,全国扫黑办还将研究建立全国统一的“打财断血”查控平台和机制,完善公检法与相关监管部门协作处置涉案财产工作通报机制。督促各地完善依法严惩涉黑涉恶犯罪及其“保护伞”的长效机制,因地制宜出台指导性意见,确保专项斗争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