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大连自然博物馆免费开放10年来的点滴变化 ——藏品管理和维护

大连自然博物馆免费开放10年来的点滴变化 ——藏品管理和维护

阅读量:3743626 2019-10-24



大连自然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标本采集征集捐赠齐发力,藏品数量明显增加。如何保存好这些珍贵的藏品,既是大连自然博物馆必须做好的工作,也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加强藏品管理,规范相关制度
我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博物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根据我馆的性质和任务特点,通过完善修改旧条例和新增条例并举,形成了一套涵盖藏品征集、接收、鉴定、入藏、登账、编目、建档、管理、提用、养护等制度的完备藏品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大连自然博物馆藏品征集工作条例》、《藏品入藏标准和征集工作流程》、《藏品接收、鉴定、入藏、登账、编目、建档办法等制度》、《库房管理暂行规定》、《大连自然博物馆库房管理和使用人员分工守则》、《大连自然博物馆保管岗位设置及其工作分工(暂时)》、《保管员的任职条件和岗位职责》等制度,并依据这些制度规定,形成了《标本出入库单》、《库房巡视单》等藏品管理规定。同时根据藏品的不同类别,积极对藏品进行养护和维修。
 
藏品出入库单
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保存环境
我馆为做到科学、合理、规范地存放藏品,将藏品分类、分库保存。现在我馆的藏品库房主要分为:综合库房、西耳库房、化石库房和老馆临时库房等,其中西耳库房原本采用单层卷帘门封闭,10年来通过对西耳库房不断进行密封性和防水改造,西耳库房现在已经是博物馆密封性最好的库房,库内还新增了鸟兽类大型标本支架,改善了标本保存条件。
我馆为了给库房营造适宜标本保存的稳定温湿度环境,更新了库房原有的除湿机,换成新型大功率除湿机,工作时状态更稳定,并为各库房配备了电子自动记录温湿度计。
我馆积极推进博物馆数字化,开发了《藏品管理信息系统》,利用该套系统对藏品信息进行采集,改变了博物馆原有的手工记账或个人电脑单独记账的状态,藏品系统的建立为博物馆的数字化建立了基础。
 
藏品库房植物标本柜展示
携手合作单位,攻克杀虫难关
我馆作为收藏各类动植物标本的博物馆,如何防御虫害,是不可回避的重要难题。传统的在博物馆内用药剂熏蒸的除虫方法,在日益重视环保的现在,越发不可持续。我馆一方面积极探索新的除虫技术,采购了零下40摄氏度超低温冷柜,对植物标本等小型标本进行超低温杀虫作业。另一方面积极与有资质的熏蒸作业单位合作,把标本运输到熏蒸公司,在安全的地点进行作业。
 
由熏蒸公司对标本进行安全熏蒸作业
采用先进技术,做好标本养护
自然博物馆藏品主要分动植物标本和化石矿物标本两大类,其中动植物标本分为用福尔马林溶液浸泡的浸制标本,以及剥制或塑化制作的干制标本两大类。
化石标本,定期使用丙烯酸树脂溶剂胶和渗透剂,对标本进行加固养护。
浸制标本,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挥发掉部分药液,导致标本防腐能力减弱,所以大连自然博物馆安排库房管理人员定期给浸制标本填充药液。
干制标本,除了日常工作中,通过控制温湿度进行防霉处理外,还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标本剥制标本养护技术。
国际交流方面,通过与我馆的热心支持者肯尼斯贝林先生(贝林先生已于今年辞世)合作,参加由外国专家授课的动物标本清洁养护培训班,学习并将世界上目前最先进的标本养护技术运用到我馆的藏品管理和维护,成为保存好我馆珍贵藏品的重要手段。
国内交流方面,积极参加自然博物馆协会举办的动物标本养护培训班,同其他自然类博物馆的同行交流切磋,共同进步。
 
外国专家演示如何清洁北极熊
 
我馆专业人员参加自然博协举办的动物标本养护培训班
不断研究探索,提升维护水平
我馆在学习应用国内外先进标本养护技术的同时,结合我馆的工作实践,积极自主研究探索。
浸制标本维护方面,先后探索了用酒精取代福尔马林溶液,以及用组织标本保存液取代福尔马林溶液的可能性与实践效果,自主发明了服务于浸制标本的压力加液桶。
动物标本维护方面,在学习国内外动物标本养护方法的同时,也在探索新的清洁养护技术。清洁鸟类标本时,试验了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的清洁效果,分别找到各种药剂最适宜的使用情况。比如在清洁极乐鸟标本的尾羽时,就发现用洗衣液类表面活性剂的清洁效果,要优于玻璃水类的清洁剂清洁效果,通过不同清洁剂的组合,最后取得了较好的清洁效果。
 
极乐鸟清洁前后效果对比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