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减肥与平衡与称重

减肥与平衡与称重

阅读量:3745458 2019-10-24


?  国宁壹栈【第057篇】原创文章  ?
00
先来杜撰一个小故事。
 
有一个减肥男——当然,此男若干年前也有一段身体未曾发福的苗条时期,那段时间似乎总保持一种任意吃喝都不会发胖的爽态,每念及此,如今仍捋须自得——总是告诫自己:我太胖了,我要减肥。
 
最初,此男的目标是70公斤,这是一个梦幻般的数据,这是一个没有肚腩而且略微的带点肌肉的数据,立下目标,开始行动,据说此男信誓旦旦……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此男猛然发现自己的目标不得不调整成75公斤了,看来时间对体重不薄,给了很多。此男心态很好,坦然受之。然而75公斤仍旧需要一大段的努力才能得到,他可以吗?望着电子秤上的数据,此男双眼迷离……
 
但他并不焦虑,因为还有一个目标在等待着他:80公斤。

 
01
这则小故事可以反应一些问题,比如目标管理,自律等等,而自己想说的是:平衡。
 
说起“平衡”,首先想到的是天平。资料介绍,天平是一种衡器,最简易的天平由支点撑起一条横梁,横梁两侧悬挂着一个载物盘,可以一侧放砝码,而另一侧放物品。两侧载物盘与支点距离一样,所以当二者重量一样时,天平就能保持平衡。还有一种孩子玩的跷跷板,两头可以坐人,如果两个人体重相同而身体不发力时,也能观察到平衡。
 
在自然界里,可以说平衡是一种微妙的不易获得的状态,更准确点,自然界在平衡与不平衡之间时刻转换,而更多的时间留给了不平衡态。
 
当然,对小故事里的减肥男而言,这不算什么问题。因为他有一件大自然所不具备的法宝:心态。70公斤的预期(或目标)变得遥不可及时,他的内心是失衡的,失衡导致焦虑,好在他很快的动用法宝,消除了焦虑,表现出来的是“目标变成了75公斤”。
 
一切回归正常,没有失衡,没有焦虑。我们知道,那只是习惯了而已,你要说是麻木,也能沾点边,但用词过于消极。

 
02
生活中,类似减肥的情况比比皆是,比如工资多少,官位高低,宅够不够豪,车有没有名,孩子成绩是倒数第十还是倒数第一等等,夜幕降临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之时,心中的那杆天平就开始称重了。
 
有时候是和自己称,有时候是和别人称,有时候称物质的,有时候称精神的,有时候称名,有时候称利,多了去了。称来称去,于事情无补,于平衡有损,最终免不了“长夜漫漫,无心睡眠”了。
 
可见,不平衡有害于身体健康。那能不能不称重呢?
 
我们还是先给“称重”做个解释。绞尽脑汁,非“比较”二字莫属。我们有比较之心,自然就在心里放了一杆天平。如果不拿点东西来称一称,总是显得格格不入,就好比屋子里挂了一件空的鸟笼,来人都会问“你的鸟呢?”,我们也不得不追问“你怎么不称呢?”。
 
人很难消除比较之心,所以非“称”不可。
 
03
我们在心里称重,一般会有结果出来,可能自己是重的(我们假设重的好,和体重相反,比如名气大),可能自己是轻的。
 
事实上,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对结果的态度。
 
不因“重”而沾沾自喜,不因“轻”而悔恨不已,拿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态度,做好取长补短的准备,才会有一个好的改变。

 
04
看了上面的例子,似乎说“称重“不好。其实不然,人是需要经常的掂量掂量自己的重量的,称重好与坏的区别在于,你称的是什么,和谁去称。学生称一下自己的成绩,员工称一下自己的业绩,与过去的自己,与优秀的同行,与经验丰富的前辈等等,称一称自己的不足,迎头赶上,或者干脆换个赛道。
 
05
总结一下:
人总会去称重,不可避免。
事实上,称一称更健康,不称反而不利。
称重就要称那些有益于自己发展的东西。
称重的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对结果的态度。
无论自己重或轻,都会给自己不平衡感,带来沾沾自喜或焦虑懊恼的情绪,消除它。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