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天津大学建筑学术周丨“NEXT”与时代的交融--李翔宁:青年学术论坛

天津大学建筑学术周丨“NEXT”与时代的交融--李翔宁:青年学术论坛

阅读量:3746653 2019-10-24





2019年10月27日,将在天津大学水利馆举办的青年学术论坛及青年建筑师作品展以“NEXT”为主题,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李翔宁、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及建筑评论家金秋野和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建筑系系主任、副教授张昕楠共同召集。

在当代中国建筑的版图中,青年建筑师日益崭露头角,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活动用“NEXT”来呼应对当代中国青年建筑师学术性与批判性实践的呼唤。李翔宁认为,“NEXT”是一个开放的命题,它可以容纳各种不同的解读:下一代人、下一种建筑风格、下一种理论思潮、下一种新的价值观。它为公众描绘的,是当代中国建筑的未来。本项展览和论坛挑选了15位30-40岁左右的青年建筑师,为参与者呈现设计师们至关重要的批判观念、学术命题与实践策略。
UED有幸邀请到李翔宁,谈谈他对青年建筑师以及此次论坛的看法。他指出青年建筑师只是一个开放的描述,是指处在学术和思想没有定型,仍在成长阶段,并且会发展出无限可能的建筑师。

李翔宁,博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长江学者青年学者,知名建筑理论家、评论家和策展人,哈佛大学客座教授。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评论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国际建筑评论家委员会委员,国际建筑杂志Architecture China主编。担任密斯凡德罗奖欧盟建筑奖、CICA建筑写作奖、PLAN建筑奖、西班牙国际建筑奖等国际奖项评委。他还曾担任米兰三年展中国建筑师展、哈佛大学中国建筑展、深圳双年展、西岸双年展、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等重大展览的策展人。
李翔宁谈“NEXT” ? UED
青年建筑师,代表了中国建筑的未来,建筑学科作为传统学科,乌托邦热情以及建立共同体的愿景依然是建筑师们共同追求的理想模型。在谈话中,李翔宁殷切的目光中透漏着希望。
建筑师的魅力不在于塑造一个让大家瞠目结舌的建筑,而是能认真的掌控一个建筑生命的周期,藏在视觉背后的力量,才是建筑师真正能够力透纸背的能力。

UED:学术周梳理了当代建筑在创作理念与学术框架中的建筑语言和思维模式的变迁,从建筑师或者建筑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您认为完成这样的转变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李翔宁:当代建筑的思潮和理念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一方面科技的进步必然会导致重新思考原来的建筑学固有的边界,建筑思维应该是智能的、生态的、可持续的。新的技术导致建筑本体的变革,也改变了我们对建筑的认识。
另一方面一些人文的、和文化属性相关的东西是需要保留的,在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人文和文化的保存就显得弥足珍贵。

UED:在中国当代建筑语境稍微健全的当下,举办一场跨地域性充满思辨的学术周是极富有创意的,所以在您看来,建筑学术应该如何融入这个有趣的时代同时又保留东方思维的内核?
李翔宁:东方跟西方是一个大而化之的界定,未必需要特别强烈的意识去区分东方和西方。在文化上,东方和西方是不是能够很清晰的化为一个对立的两面,是值得再探讨的。
应该结合身边一些实际的情况,从自身的条件出发,自然而然的去理解,不需要过多的去考虑哪些是需要保存的东方文化的内核。
UED:学术周邀请了国内外知名的学者、建筑师、教育家共同参与,以西方的观念和敏锐的观察视角对全球建筑文化与当今中国建筑发展模式发表真知灼见,所以在您看来,国内的建筑师应该从哪些方面形成国际的广阔视角?
李翔宁:其实中国的建筑师在设计的方法和建造的技术方面,跟国外没有什么差别。较大的差异是建筑师对于哲学、人文、社科,包括艺术修养的运用,应该更广泛的关注当代的人文关怀,关于整个城市生态意义的思考,这些意义远远大于个体建筑。

UED:建筑学除了理论、方法论以外,对历史文化、生态景观都有很重要的关注点,您是怎样把握设计作品这些要素之间的平衡,是否能依据您以往的实践或教学经验谈一下?
李翔宁:建筑师要不断的培养如何把握设计作品要素之间的平衡意识,不需要在每一个设计里面刻意地考虑打分制形式来评定设计要素,但很多文化、历史或者哲学上的参照是积淀于身体里面,自然而然的体现于建筑设计中,并不是特意去寻找参考来强硬的堆积。
UED:学术周以建筑论坛、建筑展览的形式展开,涵盖当代建筑创作与实践、建筑教育、建筑竞赛多方面的学术活动,您对这样的形式有什么看法?
李翔宁:天大学术周一方面是可形成持续的关注;另一方面为嘉宾提供彼此的映照,通过听一些功成名就建筑师的演讲以及观摩青年建筑师和青年学生竞赛的作品,在不同的层面进行比对,得到不同的视野和人生不同阶段需要达到的目标。
UED:您作为本土建筑师承上启下的一代,站在民族复兴的角度,您认为在社会责任和文化传承方面,中国建筑师的作用是如何的?
李翔宁:建筑师任重道远,每个人都有价值。但是他们也有一些需要增益的方面,建筑学生刚毕业就接触到几万甚至几十万平米的大项目,丧失了一种在细致层面能够把建筑理论落实于实践当中的能力。
建筑师之间应相互理解,提高共情, 在信息大数据和网红建筑现象的洪流当中,如何面对利益、名声、传播,是对建筑师的考验。

李翔宁谈建筑文化 ? UED
在乌托邦理想和现实的冲击中,如何运用广义思维将建构扩展到新高度和坚持本土特色是未来建筑师应该坚持的方向,不畏惧失败和前行,只有坚持和创造才能迎接未来。
   
  
对于建筑师来说,哪怕年过四十人生过半,建筑之旅也是刚刚起步,但正因为如此艰辛,才显得有所建树的青年建筑师弥足珍贵。青年,是每个行业的希望。
在此次青年学术论坛中,有幸邀请了15位杰出的青年建筑师,通过建筑呈现了无尽的生机。下面将此次活动嘉宾进行简单介绍。
水雁飞
直造建筑事务所
柔物 ? 直造建筑事务所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学硕士。2012年与苏亦奇创立直造建筑事务所,并将中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作为工作的硬核,通过在场的调和与具体化的推演,探寻建造中新的可能性,从而在当代生活中延展更广义的自然。作为中国当代新锐建筑师的代表之一,2018年获得 AIA美国建筑师协会卓越设计奖,同年受邀参加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范蓓蕾
亘建筑事务所
上物溪北度假农舍 ? 亘建筑事务所
范蓓蕾,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同济大学建筑设计课程客座讲师,同济大学建筑学学士及硕士,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城市设计硕士。曾供职于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及水石设计。
王子耕
镜像建筑工作室
“Steel Home Still”展览 ? 镜像建筑工作室
王子耕,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学硕士。美国建筑师协会会员。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建筑学院。曾任北京电影学院讲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开放式课程导师。研究领域包括媒介与叙事、人工环境与全球化。工作领域主要包括:建筑与室内设计、城市设计与景观设计、装置与艺术作品、策展与建筑策划、独立出版与写作等思辨性实践。
刘阳
大料建筑
月亮舞台 ? 大料建筑
刘阳,1982 年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建筑大学,曾在非常建筑工作室、齐欣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就职,目前担任大料建筑设计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他在四合院里长大,精致的花瓷砖地面、高大的石台阶、幽静而空旷的大房间、枝叶繁茂的香椿树等要素构成了其对空间的原始记忆,再加上家庭环境熏陶、学校专业学习、社会实践锻造,使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设计理念。
李涵
绘造社
GREYBOX COFFEE 成都店 ? 绘造社
李涵,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和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作为建筑师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多年。现为绘造社主持人,从事建筑设计、城市研究与绘本出版工作。
绘造社由建筑师李涵和设计师胡妍创立于北京,是一个融合建筑、艺术、设计、城市研究、流行文化的创作平台,致力于探索当代城市文化的新型创作模式。
刘可南
旭可建筑
青浦集装箱售楼处 ? 旭可建筑
刘可南,现为旭可建筑的设计总监,他于同济完成硕士教育后,在瑞士赫佐格和德穆隆建筑事务所工作了近五年时间,2010年和张旭一起成立了旭可建筑。在指导工作室实践的同时,他也任香港大学讲师。
他在最近的项目设计中越来越重视“建造”的“社会属性”,并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设计组织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他希望能够摸索出一种在设计概念层面上的“合作设计”模式。
王振飞、王鹿鸣
FUN 事务所
2014 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天水综合服务中心,地池综合服务中心 ? FUN 事务所
王振飞,2007 年毕业于荷兰贝尔拉格学院 (Berlage Institute), 获得硕士学位, 旅欧期间曾就职于荷兰 UNStudio 事务所和 Mvrdv 事务所。在此之前他于 2001 年获得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学士学位并在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工作 (2001-2005)。2008 年回国与王鹿鸣一起创立了华汇设计北京分公司,并任主持建筑师。王鹿鸣,生于 1980,1998-2003 年天津大学学士,2005-2007 年荷兰贝尔拉格学院硕士,2003-2005 年华汇设计建筑师,2007-2008 年荷兰 UNStudio 事务所建筑师。程艳春
C+ Architects建筑设计事务所
比津造型理发店 ? C+ Architects建筑设计事务所
程艳春,早稻田大学创造理工学研究科建筑学专攻博士、C+ Architects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有方“日本现当代建筑寻踪”学术领队。
生于85年的他,在完成博士课程回国开设事务所的一年中已完成两个项目的设计施工(比津造型理发店、竞园22楼改造),并完成了国内第一本《世界建筑旅行地图-日本》一书的编著。
范久江
久舍营造建筑工作室
年轮公园度假村 2 号楼  ? 久舍营造建筑工作室
范久江,生于 1983 年,久舍营造工作室创始人兼主持建筑师。曾获“Domus 创意青年 100+”称号,获得 2019 香港’ Perspective's 40 under 40 Award’ 优秀建筑师称号,现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客座讲师,曾担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及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院客座评图导师,并受邀成为江苏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特聘设计师。
由范久江与翟文婷于 2015 年在杭州创立。工作室是一家15人左右的小型设计机构,工作范围涵盖建筑设计、建筑及空间改造设计、室内设计。
赵扬
赵扬建筑工作室
海角客栈 ? 赵扬建筑工作室
赵扬,1980 年出生于重庆市。2005 年获清华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2007 年在北京创立赵扬建筑工作室。2010 年获 WA 中国建筑奖优胜奖。同年,赵扬赴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学习,并于 2012 年获哈佛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并获选哈佛大学优秀毕业生。归国后,赵扬将工作室迁往云南大理,探索建筑实践在转型期的中国城镇和乡村的可能性,并在以“双子客栈”、“喜洲竹庵”为代表的一系列精品酒店、定制住宅和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中,探索建筑学对场所特质和生活方式的回归。
贾莲娜
多相工作室
素然廊桥 ? 多相工作室
贾莲娜,2000年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获建筑学学士学位;2003年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获建筑学硕士学位。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多相建筑工作室创始合伙人。
2006年,陈龙、贾莲娜、陆翔、胡宪四人于北京创立多相工作室。“多相”暗示的是人在生活中的多种状态,以及看待同一件事情的多种立场。
代表作品:上海世博会万科馆(WA世界建筑奖·佳作奖、北美照明工程师协会·照明设计优胜奖);素然廊桥、石岛山居等。王硕
META-PROJECT
森之舞台 ? META-PROJECT
王硕,毕业于清华大学并在美国莱斯大学取得建筑学硕士学位,曾在纽约、鹿特丹、北京多家国际知名的设计事务所从事建筑设计及城市研究。负责的项目实施地包括纽约、芝加哥、伦敦、阿联酋、以及东南亚主要城市、上海、北京。
曾参与荷兰大都会建筑设计事务所(OMA)的一系列城市规划及建筑项目,包括 RAK Gateway City - 荣获2009 全球城市景观与商业地产大奖 (Cityscape an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ward),BBC 伦敦总部战略规划。
王灏
润建筑
润舍 ? 润建筑
王灏,男,润建筑工作室创始合伙人,建造学社创始合伙人,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客座导师。设计精力更多放在个性化的本体再现,通过对受力系统以及平面系统的控制,使其在一个或多个方面呈现一种精神性。
臧峰
众建筑
众空间 ? 众建筑
臧峰,出生于甘肃兰州,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北京大学建筑学硕士。
众建筑/众产品公司由何哲、沈海恩和臧峰于2010年创立,是亚洲首家获得B Corp认证的建筑设计机构,成为社会创新的一个范本。Domus将众建筑列入2019世界最佳建筑事务所名单,快公司将众建筑评为2018世界十大创新建筑公司。
其作品屡获世界大奖,入围2019年阿卡汗建筑奖。曾参加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鹿特丹国际建筑双年展、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展览,并现身纽约、伦敦、米兰、首尔和香港等地的展览活动。
零壹城市建筑事务所 LYCS Architecture
上海宝业中心 ? 零壹城市建筑事务所
零壹城市建筑事务所(LYCS Architecture),是一家拥有国际知名度的多元化新锐设计事务所,致力于对城市发展和建筑问题进行批判性研究和创新性设计。
其设计作品曾登上过纽约时报、时代周刊等国际知名媒体,在全球最大的建筑媒体Archdaily评选的中国十大新锐设计事务所中排名首位,也多次获得国际知名设计大奖。
零壹城市始终将高密度城市中的典型问题与使用者的行为需求作为出发点,通过创新性的研究与设计提供得以推广和普及的解决方式。
 - 联系我们 - 
▽ 
报名联系人
王  佳:18600687306
长按识别上方二维码
参与此次学术盛宴
 - 住宿推荐 - 
金泽大酒店
(天津市南开区南京路338号)
 - 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 · 环境 · 设计》(UED)杂志社
媒体支持人民日报中国城市报社,中国日报网,第一财经,中国报道网《社会纵横》栏目,中华建筑报,新浪地产设计频道,网易设计,腾讯房产,中国房地产报, 搜狐焦点家居
建筑学报,世界建筑,时代建筑,新建筑,建筑细部,建筑技艺,南方建筑,住区,西部人居环境学刊,古建园林技术,世界建筑导报,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景观设计,建筑创作,ArchDaily,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学,在库言库,建筑档案,建筑畅言网企业支持北京宝贵石艺科技有限公司河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大庄竹材SPARK思邦

本文资料来源网络,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
联络、投稿、投诉
请加小编微信:ascnews
投稿邮箱:jianzhumingyuan@126.com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