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经纬论坛 | 第43讲:北京师范大学葛岳静教授来我院开展“中印洞朗事件的政治尺度分析”讲座

经纬论坛 | 第43讲:北京师范大学葛岳静教授来我院开展“中印洞朗事件的政治尺度分析”讲座

阅读量:3751114 2019-10-24


10月20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教授葛岳静应邀为我院师生带来题为“中印洞朗事件的政治尺度分析”的讲座,会议由我院院长陈建荣主持,共有五十余名师生参加该项活动。

葛岳静,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是中国地理学会政治地理与地缘关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数十年来,她致力于世界地理的研究,提出了基于地理学视角的加强周边地缘的研究的范本。葛教授不仅在科研方面硕果累累,在教育方面也颇有建树。她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北京市教学成果奖多项。

两年前,印度军队非法跨越两国边界,侵犯中国的主权,损害中国的利益,这就是中印洞朗事件。讲座中,葛教授以洞朗事件为例,从地理学视角,采用时空耦合和尺度分析等地理学方法,科学分析印度这一南亚大国独特的地缘环境状况。
葛教授对比诠释地理要素变化对国家关系变化的重要影响,并从四个尺度分析了印度地缘环境的优势与劣势。她提出:从全球尺度来看,印度具有四面逢源的地缘优势;从区域尺度角度来看,印度具有明显的南亚中心性;从国家尺度来看,碎化的人文结构从很大程度上肢解印度国力(1947年的“印巴分治”就是个有力证明);从边境尺度来看,印度体量和位势都不如中国。

此外,葛教授点明洞朗事件背后中国态度——对印开战“不值得”、“中国不怕”、“印度不敢”的地理依据,并指出正是这些地理依据,支撑着中国的地理自信。
在讲座尾声,葛教授呼吁地理学子坚定新时代中国的地理自信,学会对洞朗事件等类似事件勇敢说“不”,同时也要关注地理与政治的密切联系,充分运用地理学理论方法研究分析问题。


讲座毕,陈建荣院长对葛教授提出的观点表示认同,他还鼓励我院地理学子们尝试用地理的思维方法分析政治事件,研究政治中的地理因素,进而从多角度、多方面地去分析和思考地理问题。
THE
END
文字 | 张佳琦、张可欣
图片、编辑 | 祁乐怡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