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合肥首例!轨道交通4号线建设用上新工艺

合肥首例!轨道交通4号线建设用上新工艺

阅读量:3754887 2019-10-24


记者昨日获悉,我市轨道交通4号线(高铁站~呈坎路站)在土建过程中,创造性地采用克泥效工法抑制沉降施工方案,在保障施工安全的同时,有效节省了大约4个月的工期。这一施工方法的使用,在我市轨道交通建设领域尚属首例。

有风险 施工难
据了解,由安徽交航公司负责土建施工的轨道交通4号线高铁站~呈坎路站区间,全长约1065米。其中,一处雨水箱涵位于高~呈区间接收端,箱涵尺寸为3800*2400mm,墙体为砖砌结构,且年代久远,几乎垂直坐落于两条隧道上方,从隧道顶部到雨水箱涵底部纵向距离只有2.91米,因而,盾构机常规掘进,土体稳定及有效支撑难以保证,风险评估为一级。因导改不具备条件、行人行车安全等因素未实现改迁。再加上该施工区域邻近高铁南站,处于城市交通核心区域,盾构机下穿雨水箱涵过程中,对地表及雨水箱涵基础的沉降、变形控制要求严格,使用常规的技术措施难以完成。
新工艺 属首例
“经反复研究后,为保证安全与工期,我们创造性地采用克泥效工法抑制沉降施工方案,在合肥轨道交通建设领域尚属首例。”施工方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采用克泥效施工工艺可以有效控制盾构机下穿雨水箱涵上层土体和结构的下沉量,是控制地表沉降的有效施工工法和工艺。据统计,施工后近4个月的地表监测数据处于稳定状态。该施工工艺的成功应用为我市轨道交通建设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创新应用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国内其他类似工程提供相应参考。

来源:(合肥在线网)
2019中国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暨隧道及地下空间特种工法修建技术论坛将于10月25-26日在宁波组织召开,来自中国工程院、盾构及掘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宁波大学、深圳地铁、宁波地铁、成都地铁、西安地铁、无锡地铁、上海隧道、中淳高科、福建中天、广州金土、中铁上海局、北京城建院、上海隧道院、中铁装备等单位专家将莅临报告,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欢迎行业相关单位参加,共同为推动轨道交通隧道及地下空间修建技术建言献策。详细信息请咨询会务组:18210007680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