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九月,媒体在 NASA 的官网上发现了一篇谷歌研究人员刊登的关于量子计算机的论文。
研究人员在文章中声称,谷歌已经实现了「量子霸权」,也就是说量子计算超越所有经典计算机的能力。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55QPSXpQJkL4F0SqJRB3fSakz5IT1XNKUlsX9aIcECYwytMIB4drNLLGB67gxEOdjzzAXIF8LaVIq9XTpVAZQ/640?wx_fmt=jpeg)
他们的量子计算机能够在 3 分 20 秒内执行一个计算,如果用当今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 Summit 进行同样的计算,则需要约 10000 年。
而在此前,还没有一台量子计算机在实验室达到过这种计算水平。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55QPSXpQJkL4F0SqJRB3fSakz5IT1XNAGYTurictgo9HFK0m0PSTSy7ll7hkAZOSzQPdibPrueCNFib77OTjSnCA/640?wx_fmt=jpeg)
不过,当时 NASA 就以系统误发未完成论文为由把论文删掉,对此谷歌没有发表评论。
而在前几天,谷歌终于在《自然》杂志上公布了这篇研究论文。
论文称:Google 的可编程量子处理器 Sycamore 用 200 秒完成了 100 万随机取样,而目前最快超级计算机需要一万年才能完成。
随后,IBM 反驳称谷歌的说法有误,他们使用 200 petaflop 的超算花了 2.5 天就完成了量子处理器的任务。
与其说这是反驳,不如说 IBM 帮着谷歌又强调了一遍量子计算器的强大。
前者只需 100 秒就能完成目前最强的超级计算机 2.5 天才能完成的任务,已经足够强大。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I55QPSXpQJkL4F0SqJRB3fSakz5IT1XNEJCxCCMu8cN0lx6fbLNEmzL6EV2SrUSIPgBrpaDfaHibKABdiaTgnQcw/640?wx_fmt=png)
这一争论受到了量子计算专家的关注,量子计算专家 Scott Aaronson 认为 Google 的量子处理器确实是一大突破。
他指出 Google 的估算没有考虑到 IBM 的超算 Summit 有惊人的存储空间,正好能将 53 量子比特的所有量子状态矢量都储存在它 250 petabytes 硬盘里。
如果 Google 或其它公司的量子芯片能提高到 55 量子比特,那么 Summit 的存储空间就不够了。
简单的说,Google 的量子处理器获得了量子计算专家认可,量子计算机已经进入了第一个阶段。
量子计算机的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就是量子霸权,现在大家都在争夺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
第二阶段是实用化量子模拟机,能被运用到机器学习、药物开发等领域。
到第三阶段,量子计算机达到通用可编程水平,能够相干操纵数亿量子比特,实现可容错的量子计算机。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55QPSXpQJkL4F0SqJRB3fSakz5IT1XNicaulZBOkupyJjmEaEwHwq9PRjM5BWX5k9yRTOLwhnOQBmJ89zaYn7g/640?wx_fmt=jpeg)
中科大副研究员张文卓在采访时就表示,如果完成三个阶段,意味着人类实现了量子计算机的梦想,这将是人类实现第二次信息革命,全面进入量子信息时代的标志。
前景虽然一片光明,但离实现还是有很长一段距离,现在我们更关心的或许还是手里的电脑能不能更便宜好用点。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I55QPSXpQJkL4F0SqJRB3fSakz5IT1XN7QO9BZ0cVHicj9GJHTyrzLicQlYW7V4CFg9ibraJBjGh8LoXZWKIlIA7g/640?wx_fmt=png)
又一个未来,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