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于10月17日到22日在成都举行,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绵竹年画在德阳展区现场展示绵竹年画的传承保护创新成果,并接受群众的现场体验。
开幕当天正值全国第六个扶贫日,本届非遗节的主题展——非遗传承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成果展也受到现场观众的关注。该展览以全国“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以及文化和旅游部定点扶贫的县(市)所采取的“非遗+扶贫”工作路径和取得的实践成果为主,以四川各地探索非遗助力乡村振兴成果为辅,全面展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非遗力量。六大展览面积超过两万平方米,聚集了42个国家910余个非遗项目参展,为观众带来好吃、好玩的非遗节。
近年来,我市依托年画博物馆等传习基地开展传习活动,注重培训传承,年均培训5万人次,助力群众增收。同时,依托“绵竹木版年画”建立了国家4A级景区,年画村从事年画产业发展的村民约700多人,年收入2600万元,带动村民年人均增收2万元。
(本文转自今日绵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