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年轻女教师被家长殴打致毁容: 老师的心寒, 注定是学生的悲哀!

年轻女教师被家长殴打致毁容: 老师的心寒, 注定是学生的悲哀!

阅读量:3764403 2019-10-25



孩子近视
老师被殴打致毁容
前段时间看到一则新闻,河南某校一位家长带孩子检查眼睛,检查结果显示,孩子左眼近视200度,右眼不近视。
检查结果一出,家长就认为孩子眼睛之所以出问题,是因为老师一直让他坐在边上。
于是便到学校找老师,要求她为自己的孩子调整座位。
面对这样的诉求,老师解释道:“学生们的座位是定期更换的,肯定不会让孩子一直坐左边或者右边……”

面对老师的解释,家长始终认为是老师的责任,说她在推卸责任。
于是双方发生争执,家长便用手指甲在老师脸上“挖”出了几道很深的伤口。
一位20出头的美女教师,脸颊就这样被学生家长用指甲抠出几道口子,导致毁容。

令人愤慨的是,事后家长不仅没有给老师道歉,也没有赔钱,反而是把老师受伤的视频传播到朋友圈,让好友“观摩”。
看到这则新闻之后,无数网友纷纷站队老师,认为家长这次真的是无理取闹。
“近视能赖老师吗?看电视也能近视!”
“不说别的,打人就是不对,下手还那么狠。”
“哎,当老师不容易,孩子摔了怪老师,病了怪老师,近视又怪老师,以后还有人当老师?”
确实,打人就是不对,而且还打到毁容,以后留了疤,让这个20出头的女孩以后怎么办啊?
如果家长不管孩子发生了什么事情,做了什么错事,一味地把责任推给老师,甚至动手打老师,那以后还有人敢当老师吗?
当教师成了高危职业,那谁来栽培我们的孩子,教育的未来在哪里?

鲁迅先生曾说过:“唯沉默是最高的轻蔑!”学习哥突然想起了曾在网上看过的《教师的一天》,此时此景再为贴切不过了。

孩子的放纵,令人心痛!老师的无奈,又有谁懂?
学生玩mp4与老师在课堂上起争执,家长找媒体、学校,老师被处理;
辽宁朱老师,只因没收学生扑克牌,惨死在讲台旁……
江都某实验中学,熊孩子上课大闹,扰乱课堂秩序,脚踢教室门,手泼牛奶,被老师当场管教。第二天,家长就在学校门口拉横幅辱骂老师。
.......
为什么老师现在都甩手不管了?这样下去孩子怎么能学好?难道老师们都“佛系”了吗?
不是老师不想管,而是不敢管!
曾有这样的报道,老师把孩子的成绩发到班级群里,引来部分家长不满,声称这样打击了孩子自尊心,要老师登门道歉,否则告到县教体局!
最后老师迫于压力,在班级群里道歉,“跪求”各位家长原谅自己,毕竟自己还要靠每个月2607块的工资养家糊口!
在成长的道路上,孩子不可能不犯错,可是在这种情况下,老师敢说吗?老师能说吗?
如果不做一个“佛系”的老师,可能会遭到家长的指责、殴打,扣除工资是小事,严重的甚至可能毁了自己的教学生涯、职业前程。
老师最怕“玻璃心”的家长,说重了怕伤害孩子,说轻了怕起不到教育的效果,说多了怕无用,说少了怕误人子弟。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家长支持老师,其实就是在支持自己孩子的成长!

教育不能光靠老师,这一点家长一定要了解!
有些家长总觉得自己对孩子非常关心,可实际上呢?如果老师不主动联系家长,很少有家长主动联系老师去了解孩子的表现。
等孩子出现了问题,家长就会把责任推到老师身上,认为是老师不负责任。在教育孩子中,家长一定要对孩子的学习负起责任,主动和老师沟通。
积极主动和老师沟通,能够及时发现孩子身上的问题,防患于未然,及时解决问题,把孩子引向正途。

比如有这样的例子,有家长发现孩子一回家就睡觉,以为孩子上课太累了,结果和老师一沟通才发现,孩子上课的时候也在睡觉。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后来家长发现,孩子晚上竟然熬夜打游戏,所以整天都非常瞌睡、无心学习。
与老师勤沟通,才能够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把孩子的问题遏止在摇篮里。
孩子的教育绝不是靠家庭或学校单方面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担负起责任,只有家庭与学校形成一股合力,教育才会更有成效。
因此,建议家长朋友们多抽出一些时间,去和老师聊聊孩子的近况、和老师多做一些交流、沟通。

今天的孩子大多数是家里的小宝贝,一丝一毫都牵扯着家长的心。
孩子成绩不好,在学校表现不好,家长们觉得着急,老师也很着急!
但是孩子的教育从来就不是老师一个人的责任,只有老师和家长达成共识,家校共育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好学生的成绩,有一半是来自家长的教育;好老师的成绩,也有一半是来自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家长,从来都不应该站在老师的对立面。
老师批评孩子,是因为他的眼里始终“有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老师看见了,因为对孩子负责才会指出来,要孩子去改正。
所以在孩子们不懂事、不明白事理的时候,就必须有一个人来警醒孩子,说点振聋发聩的话来激励他。
当我们不理解老师布置的作业、或者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私下和老师沟通,但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支持老师,这是上策!
切记,千万别赢过了老师,最后却输掉了孩子。
家长与老师配合得越好,教育就越成功!
声明  本文由高中生家长群(ID:xxggjzq)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