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中国机长》:好看,但还不够

《中国机长》:好看,但还不够

阅读量:3764866 2019-10-25



《中国机长》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真实题材很加分,也很有代入感。不过,电影剧情太中规中矩了,总体就像在看新闻稿件。
作为一部商业电影,至少没弄砸灾难片的模式。

从对机组人员上飞机前的准备工作的还原,乘务长是如何安抚群众乘客,到机长是怎样应对危机,加上驾驶舱、客舱、地面指挥部三个场景不停切换,节奏都非常好。
不断重复的:“3u8633,成都叫你”所带来的巨大的紧张感,完全抓住了观众的紧张神经。

与之配合的是张涵予、袁泉两位主角的表演,特别是饰演乘务长的袁泉,不管是正常状态下应对刁蛮的乘客,还是灾难发生时处理危机,她都是真正在用自己的眼神去表演,去控制全场。
有一幕是飞机第一次剧烈颠簸后,5号位的李沁被手推车撞伤腰部暂时昏迷,这一段两人在机舱首尾呼叫的戏非常揪心。
每一句呼叫看似重复,但你能感受到袁泉让它携带着的情绪都不一样,这就是表演的层次。

对于李沁和张天爱,这两个乘务员的角色塑造上太过于单薄。她们真的不是演技的问题,而是剧情的安排上太过普通。
明明可以展开来谈,飞机上乘客和乘务员的情绪变化,还有双方的对话和互动,都可以讲得更细腻一点,至少让人感受到乘务员的专业性,或者应变能力啊。结果,镜头就是不断切换角色,就像让你在看监控录像一样,这个乘客看几秒,那个乘客看几秒,飞机上的剧情就结束了。


飞机上本身就没有多少剧情,还多了很多没有必要的镜头,杜江搭讪女乘客,本来以为有什么特别的铺垫。结果,就是为了给自己回到驾驶室增加难度的设定。飞机上的乘客,对于飞机出现危险时的反应,也都是一笔带过,没有什么代表性的人物,就像流水账一样,一个一个念完了属于自己的部分。

两个客串的角色加分:第一个,李现饰演的管制员,戏份并不多,台词最多就是“呼叫四川8633”这句话。李现的表情,语速和语气上,都拿捏得很好。管制员呼叫的时候,那种理智的状态体现得很到位,不会让紧张的情绪,影响到机长。

第二个,就是朱亚文,他的台词也不多,演技却都写在了脸上。一开始看到机长,明明还是一脸想质问的表情。可当走进驾驶室之后,又秒变惊讶脸,恨不得马上问机长,你到底是怎么活下来的。

但另一方面,《中国机长》是自带着进步性的。
它是中国鲜见的拍摄人为性灾难的纪实类电影,虽然依旧没有提及故事调查和原因,但依旧算是一个非常长足性的进步。
电影根据真实的川航迫降事件改编,在创作上其实是非常有难度的,无论是技术上还是剧情的改编上,他给创作者的空间都十分有限,对导演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不单是中国人、全世界人都知道这个事件,很多电影公司说要拍这个电影,很多导演想拍这个电影,但最后都不了了之。
这个题材虽然好,但是很难拍,因为这个题材其实每个人知道,观众进去看是没有悬念的。

但导演刘伟强觉得这个题材其实是有空间玩的。电影最好玩的就是电影人能天马行空,能想很多新东西,很多......
电影是很奇妙的东西。刘导又喜欢拍不同类型的东西,所以就拼了,跟编剧谈,用这个精神去拼,然后去访问亲历者机长刘长健等人。这种感觉是很好的,很多东西在做完访问之后,去民航参观之后,去模拟机感受后,就有了很多新的想法。然后就想了很多东西,跟编剧聊:不是这么简单的,飞机风挡裂了,前面是重重困难,刘导就去用这种方法一点一点去想出来,用这个思维方法去构思这个剧本。

虽然剧本这一块,没有足够重视,但恰到好处的演技、真实还原的拍摄方式还是让观众看到了用心和诚意。
所以《中国机长》能在国庆档的三部“大戏”中突出重围,以势不可挡之势反超《我和我的祖国》,票房首先突破20亿,成为中国影史第19部“破二十亿”的影片。

截至10月22日晚,《中国机长》累计票房达到27亿,超越《速度与激情8》升入中国电影市场影史票房前十。目前中国影视票房前10名仅剩《复联4》一部外国片。
总之,从内容层面来说,《中国机长》不算是一部优质的主旋律电影,但确实是一部优秀的商业片,氛围渲染、演员表现、叙事手法,惊心动魄的《中国机长》还是对观众具有吸引力的。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