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Sam的1517天推送
在当今时代,只要是一个音乐人就有可能被扣上抄袭的帽子。这是一个打字不用负责的年代,尤其当你在聚光灯下。其实很多人在创作之初压根就没想要抄袭,更多的是由于在框架内的「无意识“抄袭”」。人类有很多的共识,对于审美都很类似,尤其是同一个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人们。其实很多的灵感创作都是基于我们之前所听到的一些音乐再现,不信你可以在1645这个框架里哼一些旋律,大概率会是感觉到似曾相识的感觉。但是这并不能作为抄袭的借口。抄袭其实很难定义,但绝对不是网友你一言我一语喷出来的,这还需要进步,我们仍然需要努力,
相对来讲专业的音乐人很少会有这种情况,通常发生这类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乐理的认知少,凭着自己的感觉来创作。
之前,微博给我推送了《明日之子》的一段视频,视频中是华晨宇对李袁杰的点评,具体情况如下(图片来自微博酒巷里的旧时光i):
对于两人的的情况,我不做任何评价,我就这件事情的事实说话。我也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给大伙把其中的一些疑问做一个解答。
①. 李袁杰弹得是不是D调?
我特意听了一下,也去看了下原视频,为Eb调,不是华晨宇所说的D调。并不是说因为变调夹在3品,判断出为Eb调,而是从听上判断。因为吉他可能降半音调弦,不能单以变调夹为定论,所以我们需要从听觉上来判断。华晨宇应该不会犯这个错误,所以可能是他的观察角度看成了2品。不过这不重要,这也恰恰说明绝对音高不是影响你学好音乐的主要因素,因为这样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华晨宇应该是有相对音高,没有绝对音高。所以他才会判断为D调,但是如果他身边有一架钢琴,那他一定可以知道是Eb调。
②. 什么是4536251?
最简单的C调来看F G Em Am Dm G C,不过其他调的本质也都一样,同时也可以有很多变体,功能相近的可以替换。拿着这个套路,你怎么哼都是一首比较好听,因为比较符合大众预期。
③. 到底能不能用4536251写歌?
首先,非常非常多的初学者都会这样写,这很正常,因为谁都是从不会到会的。我们只要多多学习,就会好很多了。你现在这么写不必担心,但是要注意多多学习,这个时候就显出乐理有多么重要了。但也正是因为简单,拿着和弦套路写歌也不失为一个「速成」方法,当然是对于新手来讲,如果你是专业的,那就不应该套路,确实是这样。华晨宇说的很对,不应该一直这么做,如果非要套路了,那就在在套路里写出不一样,这才是真的厉害。其实指弹创作也一样,太多我们听过的,都是12356的旋律来回跑,外加一套一套的和声框架,确实好听,但不是好的音乐。我就不具体说名字了,省得惹麻烦,各位也没必要说。总之一句话,不留于套路的音乐是我们需要的,是未来的,而未来只属于能创作出这样音乐的人。
所以他们都没有错,只是各自所处的水平不同,所站在的角度不一样。
———
到此,我想其中疑惑各位都已经清楚了。从我个人角度来看,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华晨宇把音乐的理论的重要性提升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国民关注的程度,这是以往不会有的,这样也更加告诉我们乐理的重要性。我之前在我的文章《弹吉他要不要懂和声学》中也特别提到:
当然,由于现代音乐体系的飞速发展,对于写一首流行乐来讲,已经非常地套路了。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套路,能够雅俗共赏的作品越来越少,快餐式的歌曲也就越来越多。我们今天来听90年代的音乐依旧很好听,但是我们再听近几年的音乐,你会发现会被人遗忘地特别快。其实就是套路。而对于很多的吉他演奏的纯音乐来讲,也有很多作品非常地套路。套路的非常好听,但却很不耐听。做好好听容易,但是做到好,那就很难了。你说和声学重要不重要?这是一切好的前提。
由于中国吉他教育的特殊性,其实绝大部分的吉他爱好者都是对乐理一无所知的,李袁杰只是大环境下的一个缩影,只是他恰巧站在了风口浪尖,他本身也是教育体系下的受害者,我们也没有必要去说他。这是很多人学习吉他这门乐器的通病。
我们现在不谈吉他教育的问题,我们就单单从指弹音乐创作角度看。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我就不在这里点名说什么作品了。其实很多的指弹音乐作品都是像华晨宇所说的一样,比较套路。我不否认,确实好听,但好听不代表好。今天的华语乐坛也好,中国指弹也好,我们需要的是不留于套路的音乐。这是未来的,我们需要活在未来,为今天引路,因为未来只属于能创作出这样音乐的人。我们十年前写这样的音乐可以理解,可是十年后的今天还是如此,那真正的未来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阅读原文报名特价【吉他指板速记和运用课程】
我的唯一联系方式新浪微博@李森茂S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