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目测要火!徐汇区89岁的传奇老洋房首度免费开放!(附预约方式)

目测要火!徐汇区89岁的传奇老洋房首度免费开放!(附预约方式)

阅读量:3766131 2019-10-25




这座洋房原名为修道院公寓(The Cloister),建造于1930年前后,1989年入选了上海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

在变身为衡复风貌馆之前,这座老洋房是湖南街道办事处所在地,并不对外开放。自从2017年底湖南街道办事处搬出后,这里开始了修旧如旧的大修整。

历经两年小心翼翼的修缮,原修道院公寓迎来新生,并首次对外免费开放!
在保留原来风貌的基础上,这里多了很多新版块,逛一圈就会收获满满新奇体验哦!


想必很多人和花生一样,乍一听“修道院”这个名字,还以为这里自带宗教气息,有修士修女生活过的痕迹。

其实是个美丽的误会啦~修道院公寓又名“The Cloister (修道院回廊、禁地等)Apartment“,可能是因为公寓左侧的永福路以前叫“古神父路”,才有了“修道院公寓”这个相对应景的名字。

据展馆中的文献记载,上世纪30年代初,居住于此的是美商弗立斯夫妇。弗立斯先生是新丰洋行合伙人之一,他的夫人是《密勒氏评论报》的文艺副刊主编,也是万国艺术剧院发起人之一。

弗立斯夫人还是当时名噪沪上的交际家,林语堂、宋美龄、梅兰芳等都参加过她在家中举办的沙龙活动,她也被冠以”花厅夫人“的名号~

如今我们徜徉在这座精致、文艺气息浓厚的宅院里,不难想象,几十年前,中外名流曾汇聚于此,觥筹交错。


这里的一檐一瓦自带上个世纪的审美烙印,处处可见黑色雕花窗棂、彩色雕刻装饰、古典壁炉……还坐拥一处迷你的院落。

阳光透进来的时候,就像给整座公寓加了一层温柔明媚的滤镜,有年代感的房子霎时变得清新可人。

 / 花园庭院 / 
我们参观的“衡复风貌馆”为左右两栋老洋房,从左栋指示牌处进入参观,最后从右栋出来,两栋楼由西班牙风格连廊相连,外加一处花园庭院。

眼见秋天的进度条已走了大半,正是秋意最浓时。梧桐叶染上了金色,被风吹落、飘入院中,时光在这里变得缓慢悠长。
“梧桐树下老洋房”是充满沪上风情的一景,趁着天气舒爽,在复兴路上兜一兜,不要太嗲哦~

院子里还有精心侍弄的花草,即便在秋天,也显露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模样~


 / 铸铁窗栅 / 
对称的铁艺镂空装饰看起来古典、大气,在这次修旧如旧的工程里中,被除去了斑斑锈迹,没有人为的二次着色,所以说,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它原本的色泽哦~

房间和房间通过拱形门窗相连,空间和空间被卷花铁栅分隔,随处可见西班牙风情的科林斯柱头和绞绳柱。

房间里现在还能看到保存完好的壁炉,废弃后反而变成了颇显品味的装饰。

 / 各种精美的细节 / 
无论是窗台下的繁复浮雕、质感满分的门把手、马赛克地砖……角角落落无不体现出这栋洋房的讲究、华丽。

△抬头就可瞥见的绿釉浮雕


△木质和铁艺的搭配,看起来典雅有格调

△内部铺满红色方砖,楼梯则采用了马赛克地砖,看起来更活泼

目前“衡复风貌馆”只有一楼对外开放,开放的区域内共设有5大展区,收录了衡复风貌区内百处历史建筑、数十条风貌保护道路、百位历史文化名人……信息量多到爆炸!
很多展品还是国内首度亮相,如赉安建筑用砖、公寓原主人弗里茨自传等,看点多多!
“百年衡复,历史回溯”展厅

第一个展厅讲述了衡复风貌区的格局和历史。原本这里只是位于上海县城西区的小农村,经过半个多世纪,才慢慢变成现在我们看到的样子。

墙上的展板陈列了各种老照片和资料,滑动、点击大厅里的电子触摸屏,可以更直观的看到衡复风貌区的变化哦~

“活化利用”案例展厅“案例展厅”主要展示了衡复风貌区的保护道路,包括建业里、岳阳路、武康路等。

这块互动屏还收录了衡复风貌区内十几栋老洋房的实景图,最特别的是,标注了360°图标的可以全景视角看房哦,一些不对外开放的老建筑,在这里可以看到真容,十分难得!

“衡复建筑,风格漫游”展厅与其说这里是一个展厅,不如说更像是一个宝藏级建筑模型特展!展厅里选取了一批上海现存的、代表了不同建筑时期、风格各异的老洋房!

有新古典主义风格、哥特复兴风格、英国乡村别墅风格……应有尽有!很多人或许还不知道,衡复风貌区可是上海市中心优秀建筑最多的区域!

展厅中间的沙盘里就是模型代表们啦,里面有我们熟悉的永康大楼、宋庆龄故居等~大噶可以对号入座,根据墙面上的介绍,判断这些建筑的具体风格哦。

沙盘自带AR互动功能,如果你拿起沙盘旁边的ipad,扫描模型对应的数字,就会跳出一段关于这栋建筑的视频介绍,不少参观的小伙伴看的津津有味!

“红色记忆”&“人文荟萃”展厅
最后的这两个展厅,更多的是聚焦于衡复风貌区内生活、居住过的名人。

“红色记忆”展厅内讲述了一批革命志士的生平事迹,包括宋庆龄、瞿秋白、田汉、夏衍等,夏衍的故居就在“衡复风貌馆”附近哦,时间宽裕的小伙伴可以一并打卡。

“人文荟萃”厅展示了一批躬耕于不同艺术领域的沪上名人,话剧界代表奚美娟老师、电影艺术家秦怡、画家陈佩秋老师……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

藏品丰富的“资料室”最后是一间资料室,藏品丰富!有完整的老上海明信片、齐全的衡复风貌区行号图、关于衡复风貌区的书籍等。

△还有多少人记得老上海的样子?


△花生在这里偶遇了一位年轻时支援兰州建设的上海阿姨,她说,自从在兰州扎根,已经很多年没回来了,真的很想念上海!
厅里还有一块滚动着名人图片的电子屏,是这几间展厅里面积最大的,也是囊括资料最多的!
138处优秀历史建筑、31条风貌保护道路、125位历史名人、6处开放的名人故居,2万+文献……说它是“衡复风貌区电子百科全书”,不过分吧???

房间一角还陈列了一些小藏品,比如早期法侨使用的银饰、银壶、老洋房里常用的铸铁锁和门把手、木门套雕花……很多设计现在看也觉得不过时!


兜了一圈,花生印象最深的还是这面“故事墙”!建筑不只是流动的艺术,也是充满故事的存在~

在这张“衡复记忆地图”里,戳满了形形色色的小纸条,大家分享了自己和这些地标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珍贵而难忘的记忆!

“市二中学”是很多人的母校,虽然小到忍不住吐槽,但这里收录了太多人难忘的青葱岁月~

“工作的地方”、“现在的家”、“住了20年的地方”……我们生活在这个城市的角角落落,待得越久,眷恋的情愫越浓~

保安大叔告诉我们,衡复风貌馆附近还有巴金故居、柯灵故居等,同样值得打卡!名人荟萃的复兴西路,像一本耐人寻味的书,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 衡复风貌馆 · 

地址:徐汇区复兴西路62号
交通:地铁十号线上海图书馆站下,步行到达
参观时间:周二至周六,9:00—16:30
预约方式:可去官方微信平台“魅力衡复”预约参观或点击“阅读原文”
(单日预约限额200名;预约时间分上午场和下午场,上午场:9:00—12:00,下午场:13:00—16:00)
编辑 / Amber
设计 / Zuri摄影 / Johnny Dong商务 / 喵喵  18516782702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