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群人在三尺讲台尽情挥洒汗水有这么一群人于深夜伏案疾书批改论文有这么一群人为了我们的成长倾尽心血而这一群人便是我们的导师
或许他们晨兢夕厉或许他们温婉慈祥或许他们体贴入微或许他们……但关爱之情却殊途同归
接下来就让王东南带大家走近2019年“我最喜爱的研究生导师”获得者建筑学院高源老师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FSVniaOzrhjpCltl0iaITPWT6nZoia3ud5z2lQ0iaKCjia6XOyyGUS4SfrusXYgSBQpGtg6PYtx5SnMaAyZbU6DmvVg/640?wx_fmt=png)
高源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
研究方向主要为
城市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及其理论
曾获江苏省高校教学课件遴选二等奖
校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二等奖
相关教学成果奖多项
在城市规划学科专指委学生作业评优
中国人居环境设计
园冶杯风景园林竞赛等比赛中
累计指导学生获奖20余项
注重教学理论与方法总结
于核心期刊发表教学论文2篇
参编出版教材2部
4篇教学论文获
专指委城市规划优秀教研论文最高奖
主持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
出版专著1部
于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作为项目主持与专项负责完成重要横向课题多项
获国家与省部级城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10余项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随风,如花鲜妍
她真的是一位明媚的女子!小小的身躯,优雅的装束,温柔的细语,亲和的笑容,这是我们每一个人对她的第一印象。她总是这样待人以最舒服的方式,不管是对同事还是学生,都是笑意盈盈。
——高源老师的学生如是说道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FSVniaOzrhjpCltl0iaITPWT6nZoia3ud5z7XA3KguF1A3qW3KzkibZsdroSxiaafGdmzOUHxwicH0YicYab0ibMs3XAtg/640?wx_fmt=png)
采访Q&A
Q1:
高老师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恭喜您被评选为2019“我最喜爱的研究生导师”,请问您和学生平时是如何相处的呢?
A: 我认为老师和学生的相处主要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老师把学生当作求学者看待,对学生就该有相对严苛的要求,例如规定在相应的时间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要对完成的任务进行审批,并让学生不断修改直至完善。
另一方面,老师还可以把学生当作朋友相处,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两线交织并进,但两条线的关系是明晰的,在学业方面,老师需要对学生设置一些相对严格的标准,但在生活方面,老师也需要给予学生一定关心。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FSVniaOzrhjpCltl0iaITPWT6nZoia3ud5zaugvgPBIo8aXCG99pLqsyRJxsZFWuAQIVT2wNoaAwR3Tk1BafIub5w/640?wx_fmt=png)
Q2:
您在教学竞赛中获得了很多奖项,请问您认为在面向研究生和本科生授课时有什么区别吗,更侧重培养什么能力?
A: 本科生刚进入大学时,各个方面的思维都非常活跃,但在大学阶段他们所学的东西体系是不太完整的,比较杂驳。所以面向本科生上课的时候,拿研究生上课的点去刺激他们,他们时常会觉得很有意思。
但我们国家的研究生有个特点,知识基础不是很扎实,所以在研究生上课的时候再去灌输知识点,常常发现灌输不进去,这时候研究生应该重拾起基础的知识,重新梳理一遍,形成系统的网络节点,将会有新的发现。
研究生更多的是培养这样的结构体系观念,大局观和逻辑观。同时还应该去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我发现研究生做事情常常只是个简单的传递员,比如说研究生作为一个联络员和另一方去联系,常常只是个传声筒,却没有进行自己的分析判断。
如果不进行思考,就不会得到能力上的锻炼,比如交往的能力、独立去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其实是现在研究生很多层面缺失的东西。
Q3:
城市设计近几年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有很多建筑学方向的人也选择了城市设计这个方向,请问您怎么看待跨专业的现象?
A: 我本身非常赞同跨专业的选择,因为我本人博士毕业也是建筑设计方向,后来跟随导师转向了城市设计方向,后来转向了规划领域。当你在一个专门的领域经过了几年系统的研究,然后再跨界到另外一个领域,必然需要用这个领域的知识体系去看待这个事情。
但是由于你本身已经有其他方向的一个基础,所以你会自然带入另外的方向的一个优势和观点,所以你是通过两个角度复合性的去思考事情,对于任何一个事情而言,复合性的思维都是一件好事。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FSVniaOzrhjpCltl0iaITPWT6nZoia3ud5zvz9Pzgl8f6v2uLyibCiaUsXJBfDbLZVSDKvoDB3zKsHiadTApCPosrrIw/640?wx_fmt=jpeg)
Q4:
您从本科到读博再到留校当老师,这已经是在东大的第26年,想必和东大一定有很深的情缘,您能说说在东大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吗?
A: 其实也没有特别去想过这件事,好像一切就是顺理成章,从本科到研究生到博士,最后留校任教。每天来东大,见到东大的人,在东大教书,自然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幸好我从未离开,东大早已变成了家啊!
Q5:
除了教学与科研,生活中您还有什么其它的兴趣爱好呢,能否与我们分享一下呢?
A:打乒乓球。我有时会和东大的学生乒乓球队打打球。我的学生曾调侃说:“您以后收研究生的时候可以加一个复试赛,和他们去打场乒乓球。”高老师笑着说,可他们到底是打赢我呢,还是不打赢我呢?
如果平时不是很忙的话,我经常会和学生一起交流,因为我性格相对外向,所以还是很乐意和同学们在一起的。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FSVniaOzrhjpCltl0iaITPWT6nZoia3ud5z9WZVjRibsczGtwMBa6NIeB3OMULh73PWibHaS9M2QDiak09VOVINvWtwA/640?wx_fmt=jpeg)
Q6:
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您认为一名合格的研究生最应该具备什么能力?
A: 在我看来,现如今研究生应该具备相对较全面的素质,主要包括理论学习、实践能力、交际能力、思辨能力。其实现在并不存在特别瘸腿的学生,比如他在某方面很强,而在某方面却低于基准线,现在一般好的学生都相对而言比较全面。研究生需要在各个方面都培养自己,提升综合素质。
Q7:
新入学的研究生普遍都很迷茫,不知道如何更快地熟悉科研道路,小编想代表研一的同学向您请教。
A:一年级通常都是学习各种各样的理论课程,以此去储备和建立知识体系,此时同学们可以针对导师的研究领域寻找一些方向,导师在和大家开题的时候也会结合你们的兴趣,给你选择的方向。
实际上同学们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就是完整地做完一个科研,画好一个完整圆的过程。通过这次完整的科研训练,也会让同学们受益良多。
对于“放养型导师”,作为学生而言,兴趣比较重要,同学们需要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大家可以多听、多读、多看。
读就是多读书,同学们应该在研一的时候,好好地利用图书馆的各种资源,多看高等级的学科期刊的文章。另外还可以参加各个院系举办的丰富多彩的讲座,通过了解前沿的科学研究成果,从中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点,再找老师沟通。莫想着时间去等你,要学会主动。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FSVniaOzrhjpCltl0iaITPWT6nZoia3ud5zo3VhYJLiaKXq1v6mDFOPUCp7NntPjhMxjhc0ywYHTE5riccwP87uOWvA/640?wx_fmt=jpeg)
高源老师的推荐表中写道
自辟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木筑长天
小编想
这便是一位良师的气节与坚守吧!
温婉明媚,姱容修态
良师诤友,润物无声
诲人不倦,桃李争妍
诚朴求实,止于至善
——为人师者当如此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FSVniaOzrhjpCltl0iaITPWT6nZoia3ud5zMqjiaWUR6Msog9zopL82O72bVYiaaJFR6WbWulYPfMR7xWDYgI7zJEYw/640?wx_fmt=gif)
采访丨博士生部 荼蘼 宣新部 十里
责编丨 琛岗 十里
东南大学研究生会 宣传与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