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ttcITLIwEHqzXgpicwyC8KGUR3HoickqbFsfM0rPmXCrt0B08YUxcqcCfwOsHmKbhXpSVX1uBCLMoeBbRFEZACbA/640?wx_fmt=png)
离校三余载,每当闲暇时刻我总会浏览母校网站,回忆起求学时的点点滴滴。毕业了,母校便是一种“剪不断,意难忘”的情结。忘不了的,不仅是风光旖旎的校园,朝夕相处的同窗,更有那些诲人不倦的老师。其中最难以忘怀的,便是我的导师朱嫣然老师。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ttcITLIwEHqsJTRrkloaWGjLyxrLBMl8DrTInocA6icUicoWzyfu4DOibmfm6skdeXdECM4APlAY4w3UgePZ9QhKQ/640?wx_fmt=png)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ttcITLIwEHqsJTRrkloaWGjLyxrLBMl8BSjzVGxNMDXcJIEfSdrVgs4CH3yXbwxWn0t4116VeQ3o739Y25ARZA/640?wx_fmt=png)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ttcITLIwEHqsJTRrkloaWGjLyxrLBMl8xddqRo06HLDSHwCR9OKL4nrWdZsSiaaoGGr2rcibiaZpdeB3WtvxguMag/640?wx_fmt=jpeg)
毕业后回浙师大与朱老师合影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ttcITLIwEHqsJTRrkloaWGjLyxrLBMl8n8Qg1TKPOwE4JvBNlEjH5Ssu9fYYZD2aIetbORt2ViaaamUQSLLFdicg/640?wx_fmt=gif)
“一见钟情”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ttcITLIwEHqsJTRrkloaWGjLyxrLBMl86ib0mefxicvZmzwnaT2o9zMo5dnsFVa4v1HiasSuZNvNjsnleRtMhGsSQ/640?wx_fmt=png)
时钟拨回到2011年秋季,我与朱老师的故事就此开始。大二时我修读了一门“第二语言习得”的专业课程,也正因为这门课我遇到了朱老师。我至今还记得她第一次跟我们见面时的样子——穿着时髦,笑容可掬,和蔼可亲,因此我们私底下都喜欢称她“嫣然姐姐”。更让我折服的是,朱老师把“二语习得”这门晦涩难懂的语言学理论课程讲解得非常透彻,她广博的学识、优美的嗓音、流利的口语、暖心的微笑、严谨的学术态度,无不彰显着她独特的人格魅力。为了尽早写好期末课程论文,以求朱老师的“独家指导”,我与书和电脑为伴,在图书馆埋头苦干了二十多个日夜。2011年11月28日晚上,我鼓起勇气将反复修改的论文发到了朱老师的邮箱。非常欣喜的是,朱老师在课上肯定了我的学习态度,并在课后耐心地给我提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一学期课程结束,我情不自禁地被这样一位优秀而有责任心的老师“实力种草”。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ttcITLIwEHqsJTRrkloaWGjLyxrLBMl8n8Qg1TKPOwE4JvBNlEjH5Ssu9fYYZD2aIetbORt2ViaaamUQSLLFdicg/640?wx_fmt=gif)
爱的鼓励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ttcITLIwEHqsJTRrkloaWGjLyxrLBMl86ib0mefxicvZmzwnaT2o9zMo5dnsFVa4v1HiasSuZNvNjsnleRtMhGsSQ/640?wx_fmt=png)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大三下学期,我们要选毕业论文指导老师了。按规定这是一个双向选择,但由于老师们的精力有限,多数老师最多指导3名本科生。知道这一消息后,我有些忐忑——我知道朱老师学术能力很强,人气一定很旺,为了能成功选朱老师为导师,我决定先给许久没联系的朱老师发一条短信。我在短信中向朱老师简要介绍了个人情况,由衷感谢她先前的耐心指导,并在结尾处诚恳地表达了想选她做导师的意愿。幸运的是,当晚我就收到了朱老师的回复,她还是一如既往地鼓励我,并且同意了我的请求!我激动得一晚上睡不着觉,仿佛买彩票中了大奖一样!事后我才得知,在我之前已经有不少优秀的同学跟着朱老师申报过课题,发表过论文。我何其幸运可以选到心仪的导师,这一定是特别的缘分!
接触时间越长,我越发感受到导师无微不至的关怀。由于在异乡求学,很多时候她待我像妈妈一样,甚至有时候比妈妈还要好。大到人生道路的规划,小到生病时的嘘寒问暖,朱老师一直陪伴在我身旁,用温暖的鼓励给予我无限力量!尤记得大四实习前夕,大家都在精心准备师范生招聘。我看了前几年家乡教育局的招聘要求,顿觉就业不易,前路多艰,朱老师察觉出我的不自信,于是建议我报考本校的研究生。她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如果考取并继续跟着我发奋努力,我保证两年后在科研等方面能够让你出类拔萃,找回自信。”朱老师热切的眼神,真诚的鼓励,让我不觉热泪盈眶,那一刻我心里暗暗发誓一定不辜负老师的期望。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最终考取了本校研究生,并有幸继续得到朱老师的指导。所谓“经师易得,良师难求”,我无比幸运地在朱老师这样的良师引领下,开启研究生阶段的学术之路。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ttcITLIwEHqsJTRrkloaWGjLyxrLBMl8n8Qg1TKPOwE4JvBNlEjH5Ssu9fYYZD2aIetbORt2ViaaamUQSLLFdicg/640?wx_fmt=gif)
“研”途相伴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ttcITLIwEHqsJTRrkloaWGjLyxrLBMl86ib0mefxicvZmzwnaT2o9zMo5dnsFVa4v1HiasSuZNvNjsnleRtMhGsSQ/640?wx_fmt=png)
师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上,朱老师的指导理念与美国教育家杜威所提倡的“做中学”不谋而合。朱老师会让我根据兴趣和特长自主选题,而后在大量阅读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献的基础上草拟提纲。那时我初出茅庐,自信满满地把第一个选题发给了朱老师,可当面对她一连串严肃而又风趣的问题炮轰时,我顿时发现自己的研究设计还有诸多不足。瞬间我感觉断了思路,好在朱老师提出了一些建议并向我推荐了几个相关学者及其研究成果。得到导师的“独家指导”后,对科研所知甚少、忧心忡忡的我一下子豁然开朗,有“法”可依。不得不说,朱老师的启发式教学让我受益匪浅。她常跟我们说,学术研究不仅要付诸实践,从“做中学”,更要善于反思,从“错中学”。
诚然,科研这条路不好走,论文创作之路更是曲折坎坷,但我从中获得的不仅是经验与技巧,更是直面艰辛的韧性与勇气。本科毕业暑假前夕,朱老师建议我把毕业论文精修后去投稿,这也成为我公开发表的第一篇论文。为了改好这篇论文,朱老师从标点符号到语言表达,从整体结构到衔接连贯等,耐心地指导了几十次。在经历这次脱胎换骨的“修炼”后,我的学术水平获得了很大提升。读研期间,从课程论文到毕业论文,我不再像本科时那般手足无措。每次选题后,朱老师都会约我面谈,并提供很有建设性的建议,每次的思想碰撞都能给我带来不少研究灵感,那种感觉真是妙不可言,为此,我们经常因为探讨学术问题而忘记了午饭时间,或是不知不觉聊到深夜,但对于当时的我们而言,没有什么事情比产生学术共鸣更让人开心!读研第一年,我尽可能多写论文并尝试发表,但多次的投稿经历让我不得不感叹在外语类核心期刊发表文章真心不易。有一天,当朱老师告知我们合作撰写的一篇论文过了外语类权威期刊《外语教学与研究》二审时,我的内心激动无比,因为这是对我们学术能力莫大的肯定与鼓励!时至今日,我撰写了18篇论文,其中12篇已公开发表。从一开始对科研的懵懂无知到如今的收获满满,我特别感谢朱老师,可以说:没有朱老师,就没有现在的我!
想要科研上取得突破,课题同样至关重要。朱老师洞悉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学术前沿选题,为我提供了多次机会锻炼课题撰写能力。有一次朱老师让我根据我们的选题及研究思路先写好初稿发给她,两天后我就收到了她的修改稿,打开一看通篇都是满满的批注,随后朱老师又通过电话进行了指导。记得那个将近2小时的电话真是让我如沐春风,带给我课题方面的诸多感悟与思考。一份普普通通的申报书,经过朱老师妙笔生花的多次修改,最终成功立项了2015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此后,我对课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这能带给我非凡的成就感!朱老师还指导我一起成功申报非洲研究专项课题、浙江省高教学会高等教育研究课题。现在,工作以后的我已经独立主持了宁波市德育课题一项,从之前的一窍不通到如今的独当一面,这离不开女神朱老师的辛苦栽培和谆谆教诲!
学术交流也是科研之路上必不可少的一关。为了拓宽学术视野,朱老师经常鼓励研究生要多参加学术会议,聆听学术讲座。在朱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行在2015年参加了上海大学TESOL国际会议并宣读了论文。我们在一场场学术盛宴中汲取智慧,领略了国际知名学者Krashen和Ellis的风采,真是三生有幸;在学院里,我积极参与“丽泽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向师生汇报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有幸被评为“优秀报告人”;研一暑假前夕在朱老师的推荐下,我赴上海外国语大学“区域国别研究”研究生暑期学校进行了为期2周的访问学习。一路走来,朱老师为我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每次想到有朱老师支持,心里都有一种满满的安全感!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ttcITLIwEHqsJTRrkloaWGjLyxrLBMl8DrTInocA6icUicoWzyfu4DOibmfm6skdeXdECM4APlAY4w3UgePZ9QhKQ/640?wx_fmt=png)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ttcITLIwEHqsJTRrkloaWGjLyxrLBMl8BSjzVGxNMDXcJIEfSdrVgs4CH3yXbwxWn0t4116VeQ3o739Y25ARZA/640?wx_fmt=png)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ttcITLIwEHqsJTRrkloaWGjLyxrLBMl8BCbDoeUqLMVyfGB25ic2KM0NtSGvL5xdLaaCialIIUYQsa8hgnFx2mgw/640?wx_fmt=jpeg)
2015年上海大学TESOL国际会议与朱老师合影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ttcITLIwEHqsJTRrkloaWGjLyxrLBMl8n8Qg1TKPOwE4JvBNlEjH5Ssu9fYYZD2aIetbORt2ViaaamUQSLLFdicg/640?wx_fmt=gif)
未来,一路同行……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ttcITLIwEHqsJTRrkloaWGjLyxrLBMl86ib0mefxicvZmzwnaT2o9zMo5dnsFVa4v1HiasSuZNvNjsnleRtMhGsSQ/640?wx_fmt=png)
读研两年,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与导师竭尽全力的帮助,我收获了研究生一等奖学金、学院青春榜样、国家奖学金以及省优毕业生等荣誉。读研期间,我与朱老师的邮件往来达700多封。此刻,当毕业3年后的我再次打开邮箱,惊讶地发现我与导师的邮件已经超过1000封!是的,毕业并不意味着师生缘的终结,相反,这是一个新的开始!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ttcITLIwEHqsJTRrkloaWGjLyxrLBMl82ofD4BXCIq5HJw6Xlwb209PsiaOxdjIMB6qWuvh0E99GAS2y7XK6tQw/640?wx_fmt=png)
与朱老师的邮件往来突破1000封
这就是我的导师,第七届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师!我想在此实名表白我的女神朱老师,真诚地跟您道一声:朱老师,您辛苦了!感谢您一路温馨陪伴与宠爱!您永远是我心目中的最美教师!
导师简介朱嫣然,女,1965年10月生,浙江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1年3月毕业于解放军南京国际关系学院,获得硕士学位(在职)。1986年7月到浙江师范大学工作,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话语分析。2006年9月被聘任为硕士生导师,至今已指导研究生50余人。指导研究生发表二级论文4篇(其中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篇)、二级译文4篇。多人获得研究生创新奖、校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国家奖学金、省优秀毕业生等奖项和荣誉。曾获得第七届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作者简介 郑玲晓,女,1991年1月生,2014年9月—2016年6月在浙江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师从朱嫣然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目前在宁波市江北外国语学校工作,担任党小组组长。曾获区级优秀共产党员、省优秀毕业生、国家奖学金等荣誉。
联系电话:159-5820-9306邮箱:385131447@qq.com
-Moral Integrity and Academic Excellence-
撰稿 | 郑玲晓
编辑 | 朱师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