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经典背诵题)评论萨伊定律和凯恩斯定律.
阅读量:3769288
2019-10-25
例题:评论萨伊定律和凯恩斯定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宏、微观)2018年真题)
答案:萨伊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影响较大的法国著名经济学家。他认为,商品的买卖实际上只是商品和商品的交换;在交换中,货币只是在一瞬间起了媒介作用:卖主得到了货币,马上又会去购买商品,所以卖主同时也就是买主,供给者就是需求者。一种产品的生产给其他产品开辟了销路,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不论产量如何增加,产品都不会过剩,至多只有暂时的积压,社会上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一定是相等的。这就是著名的萨伊定律。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于20世纪30年代否定了萨伊定律,提出了需求能创造出自己的供给,政府应采取措施刺激需求以稳定经济的论点。凯恩斯认为,仅靠自由市场机制是无法保证经济稳定增长、并达到充分就业的,必须加强国家干预。根据其需求理论,他提出在需求出现不足(有效需求不足)时,应当由政府采取措施来刺激需求。而总需求随着投资的增加,可使收入增加,消费也将增加,经济就可以稳定地增长,从而达到充分就业,使生产(供给)增加。
凯恩斯模型主要从短期观点分析收入及就业的决定,假设供给曲线呈水平
状,即当总需求变动时,只导致产量变化,而不改变价格。因此,凯恩斯认为
是总需求决定总供给,而不是总供给决定总需求,这被称为凯恩斯定律。
随着凯恩斯主义的流行,萨伊定律在西方经济学中日渐销声匿迹。但随着
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经济中出现了严重的凯
恩斯主义无法解释的滞胀现象,凯恩斯定律也受到越来越多的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