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北大艺术学院工作坊 | 宋雨喆:电影配乐与音乐人工

北大艺术学院工作坊 | 宋雨喆:电影配乐与音乐人工

阅读量:3781313 2019-10-25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MFA第三场工作坊将以“音乐人工”为主题,跟随著名音乐人宋雨喆,从音符和节奏,探索音乐给予故事的额外能量,带领同学们畅游于旋律的想象中,尝试创作配乐,并深入理解电影配乐师的工作状态。
关于艺术家

宋雨喆
音乐人,风格涉及摇滚乐、世界音乐、现代交响及影视配乐等
1998组建木推瓜乐队,专辑《悲剧的诞生》《孔雀》等;2009年组建大忘杠乐队,签约于德国JARO Medien,作品包括《荒腔走板选段》《金刚喜剧》(制作中),另有个人民谣作品《断歌集》等,配乐专辑《老兽》《情人》等。作品曾获德国唱片评论家奖、奥地利国家电台年度作家专辑等,经常携乐队登台国内外大型音乐节。

《说鸟》影像及配乐作品包括纪录片《曼陀罗上曼陀铃》《玛纳斯的斧痕》《诸天越过的边界》,声音纪录片《"The Music of China's Kazakhs and Kyrgyz"》,温普林作品《寻找乌金贝隆》《雪巴拉姆》,张跃东作品《下午狗叫》,法国电视五台《南京(Nanjing)》,Olivier Meys作品《地下四季(Quatre Saisons Sous la Terre)》《前门前》,舞剧《镜花昙》,电影《老兽》等。

宋雨喆与Tinderbox Orchestra交响乐团表演的《说鸟II》
「一个打破音乐与文化的界限,汇集过去和现在以及亚洲民乐,声乐艺术,中国歌剧和摇滚于一体的乐队。」@BBC
「民间音乐和诗歌,宗教,大地山河,构成大忘杠的强大磁场,然而宋雨喆并不被任何一块磁石吸走。」@张晓舟
工作坊安排

第三场
音乐人工
时间:11月2日 14:00-17:30
课程内容
开场曲及概述音乐人工 
史诗的音乐性 :略述《荷马》与《玛纳斯》《马丁费耶罗》
【节取部分段落节选与学生一块即兴创作,有乐器的可以自带,没有乐器的将分发段落或自己准备】
聆听坊:讲述关于聆听
【学生可以自由讲述自己的思考观点及喜爱的篇章,现场与学生一块配乐】
适合学员
适合想要掌握如何进行影视配乐、尝试独立制作配乐的电影方向及广播电影方向学生
适合专业为乐器演奏或歌曲创作的音乐剧方向学生
适合对影视配乐或即兴创作感兴趣的其他学生
学员要求
有音乐基础者优先
会演奏乐器的同学欢迎携带原声乐器
招募范围:北京大学艺术学院MFA
招募名额:20人
报名方式:ysjgzf@163.com
(邮件主题:学号-姓名-专业-第三场)
截止日期:10月28日 20:00
注意:2019级MFA在艺术家工作坊的学习结果可以计入实践选修课学分
“音乐是我快乐的一面”
《老兽》描绘着一片北方图景,在消费和物价飞速上涨,经济热潮翻涌的泡沫褪去之后,成为一座充斥着建筑废墟的破败之城。被称作“鬼城”的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已经成为了某种具有绝佳象征意味的地方——旧工业时代即将消逝,身处在洪流之中的人们被迷茫和焦虑裹挟着前进,只能通过冲撞的方式来表达自己。
涂们饰演的老杨保留着曾经的“老板”意气,最终他变得无所适从。这样一批人,他们显微知著,长久而深入地融进了这个时代的血液里。这是一个奋进中带着迷茫,热闹中又藏着萧索的时代。那块土地孕育了中国魔幻现实的生发,而它本身又是一个看似自由却无法逃离的困局。

《老兽》剧照
在《老兽》中操刀配乐的宋雨喆,用一把曼达琴为我们带来了一种陌生的质感,一种空旷悲情的意味。在并不能清晰辨析出何种弦乐的旋律中,你仿佛能够勾勒出这样一个嚣张倔强却又充满着矛盾的人物轮廓。
宋雨喆擅长于世界音乐和现代交响,以大提琴模仿马头琴音色,配合以钢琴和电子音效和氛围噪音,恰恰成为他游走于东西方美学之间的绝佳例证。可以说,这是一首送给草原民族那游荡在长生天里的远古灵魂的挽歌。
库斯图里卡曾说,“音乐是我快乐的一面”。他甚至在上海的美琪大戏院带着他的「无烟地带」举办音乐会。那些我们熟悉的名字,莫利康内、汉斯·季默、久石让、坂本龙一、陈光荣、谭盾、林强……他们构成了电影的另一重维度。
2019艺术家工作坊系列第三场我们将带领各位感受聆听和创作,期待你的参与。
以下是宋雨喆出版的音乐专辑封面




艺术家工作坊秘书组
外联统筹:贾璇(2019级MFA)
视觉设计:熊果诚(2017级MFA)
活动统筹:李辉(2019级MFA)
文案推广:郭舟(2019级MFA)
你有什么建议、意见、或者咨询,也可以给我们来信:ysjgzf@163.com

编辑 | 温佳玥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