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整理行装再出发 只缘心中那份牵挂——成华特校承办国家级特教成果推广会暨成都市2019特教优质课表彰培训会

整理行装再出发 只缘心中那份牵挂——成华特校承办国家级特教成果推广会暨成都市2019特教优质课表彰培训会

阅读量:3782566 2019-10-25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National Day
10月24日,秋雨淅淅沥沥也抵挡不了那份特教热情,由成都市教科院、市教科研规划办主办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安置导向的智障学生转衔教育体系探索与实践》现场推广会暨“成都市2019年特殊教育优质课展评活动表彰培训会”在成华区特殊教育学校举行。省教育学会特教分会理事长、省教科院教研员黄汝倩,市教科院院长罗清红、教研员陈军老师、常利梅老师,四川师范大学职教专家李久军博士,四川教育杂志副主编李益众,市特教资源中心主任、特教学校校长杨剑梅、副主任先照勇,区教育局副局长、区特教资源中心主任叶树文,区教育局小教科科长、区特教资源中心副主任李晓静,区政府责任督学荣文利,区教科院院长沈明德、教改所所长邹昌淑、副所长孙倩等专家领导,以及来自全市22个区市县特教校校长、教研员、教师共计130余人参加会议。
成华区教育局副局长叶树文在致辞中表示,我区在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推进“优质教育倍增工程”、着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过程中,坚持“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强师、科研助学”理念,致力于教育科研工作的全面普及、深度推进与个性化指导,专注于科研管理机制的创新完善,服务于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全面发展。我区历来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工作,多元举措不断提高特殊教育内涵和质量。一、加强顶层规划,优化特殊教育工作体系,二、强化改革创新,提高区域特殊教育质量,三、建立完善机制,增强特殊教育保障能力。教学成果专题片《激扬生命.拥抱阳光》情景再现了实践研究始末,让印象深刻,记忆犹新。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第一完成人、区特教校校长刘小龙做了题为《安置导向的智障学生转衔教育体系探索与实践》报告,他从办学基本情况、成果背景、成果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及方法、成果主要内容、 成果创新点、成果推广应用效果等六部分系统深入地分享介绍。
参观校园文创及区残联阳光家园时,大家赞不绝口,纷纷表示校园每个角落都能感受浓郁的特教文化、办学理念和教育特色。
推广会上,成都特教校彭祖红老师分享培智职业教育经验——《以生为本,多元发展一一成都特校培智中等职业教育实践探索》。就培智中职教育的教育理念、目标定位、课程设置、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困惑反思进行交流,引起参会教师共鸣。
川师大李久军博士进行精彩点评,一是从成果本身角度,他认为教学成果是理论实践的大突破,也是特教+职教理论体系深度融合,具有可操作性、可持续性;二是从职业教育角度,其理论研究包含了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实践中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体现了生命价值和社会价值。三是实践操作角度,学校到社会是特殊到普通的融合;四是未来发展角度,该课题是一种引导,是“职业+教育”的融通。

最后,市教科院院长罗清红指出,成华特校的微景观式校园和人性化文化创设,体现了这是一所有温度、有教育情怀、有社会担当的优质学校;人人都有限制,尊重残疾孩子,平等对待每个孩子;孩子虽然身体残疾,但教育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创造无限可能的未来。



下午进行的成都市2019年特殊教育优质课展评活动表彰培训会,常利梅教研员总结颁发优质展评课,其中我区参选课例获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一等奖获得者、成华特校李为苇老师展示一节别具特色的培智戏剧课——《月亮的味道》,引起与会教师热烈讨论和赞赏,区教科院邹昌淑所长在点评中充分肯定了教育戏剧在特殊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价值作用,认为李老师采用多元教学手段和策略,体现了培智课堂教学的理念特点,让特殊孩子在课堂中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张力,展现了很高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省教科院黄汝倩教研员做了《基于方案、课标、教材的特教课堂教学》的专题讲座。她从课程设计方案、课标、教材与课堂教学的关系入手,谈到了目前特殊学校重具体教学方法而缺乏指导方向、培智课程标准与培智教材脱节等现实问题,为融合教育课程建设拨开了迷雾,指明了方向。 
由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举办的成都市培智学校中等职业专业设置讨论会同期在成华特校举行

上帝眼中无残疾
文/罗清红
 2019年10月24日上午,参加成华区特殊教育学校承办的《安置导向的智障学生转衔教育体系探索与实践》成果推广会。智障孩子学校教育结束后,他们该如何迈向社会?是此课题研究的重要现实意义。这是一所不足百人的特殊学校,76位在校轻度中度智障学生,18位需送教上门的重度智障学生。这所学校有尊严的存在,就是这座城市教育信仰、教育情怀与教育责任的最好诠释。
       残疾与健康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健康的人。如果残疾定义为人所不能,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残疾,因为每一个人都会受到限制,无一例外。你能耳听八路,但对自然界的超声波与次声波会毫无感知;你会明眸善睐,那也不过是窄窄可见光的频段,对红外线、紫外线会无从知晓;你喜欢麻辣鲜香,但碰上浓硫酸,会毫无酸度的感触,只有灼烧的痛楚......人所不能者,即是限制,即是残疾。残疾是与生俱来的,能看到人所必有的不能和限制,就是智慧的起点。苏格拉底因为知道人之必然的无知,被阿波罗神赞誉为最有智慧的人。
教育的意义在于促进人的内在精神成长。人的外在生命躯壳是脆弱的,很容易受伤,会严重残缺不全;教育能让内在生命完整而不残缺,每个人才能够活得高贵而伟大。世上每天都在发生不测的灾祸,灾祸落在谁的头上,完全是偶然的,是个人无法选择也不能抗拒的。事实上,每个人都是候选人,谁也不能排除明天的灾祸会落在自己头上的可能性。但我们可以保有一个完整的、健康的内在生命,从而克服残疾所造成的沮丧和自卑,这就是精神或灵魂。        
特殊教育着眼于孩子离校后的社会适应,这是全人的教育,也是全生命周期的教育。
编审:刘小龙
图片:蒋新文
文字:廖小琴
编辑:张雨琳
 Happy Halloween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